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抽样率处理技术检测反辐射导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盛利  朱力 《电子对抗》1999,(1):24-28,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弹机分离时刻检测反辐射导弹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变抽样率处理技术,可有效地在强噪声中检测出反辐射导弹在主动段的加速度所产生的线性调频信号。文中作出理论分析,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载机信号比反辐射导弹信号大13db,载机信号比噪声信号大3db的条件下,可明显地分离出反辐射导弹信号。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技术对抗多模制导反辐射导弹难以奏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新途径,即高功率雷达通过辐射高能量微波攻击反辐射导弹。首先介绍了高功率雷达概念和基本功能,然后分析了高功率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作用流程和损伤效应,进而推导出在反辐射导弹不同角误差漂移速度下高功率雷达的有效对抗距离,最后对高功率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进行了仿真分析。对于研究新型体制雷达和反辐射导弹对抗方法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火控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迫切需求出发,基于雷达组网理论,提出了组网火控雷达间歇辐射抗反辐射导弹方法;对非相干两点源干扰单脉冲雷达测角理论进行拓展分析,提出了两点源或多点源间歇辐射对反辐射导弹的闪烁诱偏方法;建立了反辐射导弹攻击效果评估模型,在设定的仿真背景下,对不同来袭方向的反辐射导弹的闪烁诱偏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来袭方向的反辐射导弹,通过调整雷达的组网形式可以获得最佳的对抗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反辐射导弹(ARM)的特点及其雷达回波信号中速度、加速度等特征,研究了利用非合作外辐射源对反辐射导弹的检测技术,仿真了该雷达系统的探测范围,采用模糊函数和短时傅里叶变挟(STFT)的算法,得出导弹目标加速度,利用解线性调频的方法对导弹信号进行积累,实现导弹目标检测与告警。  相似文献   

5.
双基地机载预警雷达杂波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洪  王永良 《电子学报》2006,34(12):2209-2213
建立了双基地机载预警雷达杂波模型,并通过对双基地机载预警雷达杂波空时谱结构的分析,得出了双基地机载预警雷达任意几何配置条件下,杂波谱结构随双基地机载预警雷达探测距离和变化趋势的一般性规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规律的正确性.对双基地机载预警雷达杂波谱结构的认识有助于开展对双基地机载预警雷达杂波抑制与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航母战斗群对反辐射导弹的电子对抗和火力对抗环境,建立了航母雷达群目标模型。利用ADC方法建立了反辐射导弹攻击航母雷达群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并开发了反辐射导弹对航母雷达群作战效能评估系统软件。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反辐射导弹的设计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定量分析评估反辐射导弹的作战效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空地反辐射导弹抗点源诱偏全弹道作战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空地反辐射导弹在多点源诱偏作用下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瞄准方向,建立了导弹被动雷达导引头抗诱偏模型,分析了影响反辐射导弹抗诱偏效能的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得出了减小导引头分辨角是实现导弹抗点源诱偏的有效途径的结论.最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及导引方程对反辐射导弹抗三点源诱偏进行了全弹道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对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裴云  刘利利 《现代雷达》2004,26(9):26-28,42
给出了空面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计算公式.讨论了雷达对抗措施对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的影响。着重分析了雷达采用反侦察技术、对反辐射导弹的告警和干扰技术、双基地雷达技术及火力对抗措施对反辐射导弹的截获、命中、生存概率和作战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雷达机动作战时的生存能力,研究了车载式机动雷达采取间歇关机战术时对反辐射导弹攻击命中概率的影响。根据影响反辐射导弹命中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建立了车载式机动雷达在不采取和采取间歇关机战术时反辐射导弹对雷达命中误差的数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反映了车载式机动雷达关开机时间比、开机时间值以及反辐射导弹自身参数对反辐射导弹命中概率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表明车载式雷达机动作战时选取恰当的关开机时间比值可以极大地降低反辐射导弹的命中精度,提高雷达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0.
0323092假目标诱骗对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刊]/马东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29(6).—497~500(L)0323093用交叉技术对抗射频(RF)捷变的单脉冲处理[刊,译]/沈志明//电子侦察干扰.—2003,25(2).—32~40(L)单脉冲处理雷达是机载平台的真正威胁,现有的对抗技术不能对付具有随机的脉间射频(RF)捷变的单脉冲处理雷达。本报告将讨论目前的交叉技术对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