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光纤受射线辐照响应机制,计算了光纤对射线吸收率、效应截面、Compton电子的能通量及角度分布;提出了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的测量方法,采用波长分别为405、660、850、1 310、1 550 nm的模拟宽带光纤传输系统,设计了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的实验测量系统。在平均光子能量0.3 MeV、剂量率2.03107 Gy/s和平均光子能量1.0 MeV、剂量率5.32109 Gy/s的两种脉冲射线辐照条件下,获得了4种光纤瞬态辐射感生损耗与剂量的关系、永久性感生损耗的谱分布和折射率变化结果:(1)脉冲射线对光纤的瞬态辐射感生损耗随探测波长在近红外到可见光范围内的减小而增大;(2)在相同辐照条件下,多模光纤的瞬态辐射感生损耗稍大于单模光纤;(3)辐射致光纤折射率降低;(4)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模光纤瞬态辐射感生损耗和剂量呈近似线性关系。研究表明,射线导致光纤基质原子产生新的色心和光纤折射率降低,色心对传输光子的共振吸收导致光纤吸收损耗增加,折射率降低导致光纤波导损耗增加,感生损耗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国内长途传输光缆系统在扩容过程中,因光信号色散而影响传输质量的现象,结合实际工程建设,分析了光信号色散的危害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4.
色散补偿光纤的折射率剖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色散补偿光纤折射率剖面分布的通用模型。这一模型可用来设计色散补偿光纤的结构参数,也可用来分析纤芯折射是任意分布的匹配包层型光纤和W型光纤的传输特性,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光纤的色散特性,色散对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的影响,长距离1550nm模拟光传输系统的设计要求,以及现有的色散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6.
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有效折射率模型 ,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 ,定量给出了光子晶体光纤双折射特性与光纤参数之间的关系 ,指出了光子晶体光纤具有多个零色散波长 ,对相关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8.
9.
介绍光纤的色散特性,色散对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的影响,长距离1 550 nm模拟光传输系统的设计要求,以及现有的色散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光纤的色散特性,色散对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的影响,长距离1 550 nm模拟光传输系统的设计要求,以及现有的色散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高斯近似建立了一种研究单模色散位移光纤的理论模型。可以直接从实测的色散位移光纤本身或其预制棒的径向折射率分布计算出光纤的色散、模场直径(MFD)和非线性效应有效截面积等参数。理论计算和用仪表实测的光纤传输参数相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纤芯失配多模干涉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多模干涉效应的单模-多模-单模(SMS)结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通常需要进行包层腐蚀来提高灵敏度,而且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为克服SMS结构的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纤芯失配多模干涉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由单模光纤-色散补偿光纤-单模光纤(SMF-DCF-SMF)级联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构成,长度不超过100mm。对其灵敏度、线性范围和温度特性等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测量折射率为1.33~1.39的折射率液时,特征波长与折射率呈线性关系,灵敏度为232.8nm,级联的FBG具有良好的温度校准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15.
The performance of optical power transmission through a side-polished fiber on which materials of different refractive indices were overlaid i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ransmitted optical power through the side-polished fiber varies with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overlaid material. The result of our experiments fits well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Side-polished fiber manufactured by wheel polishing method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control optical power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fiber core but also as a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高灵敏度的折射率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模干涉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为单模-多模-单模光纤(SMS)结构,其中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具有相同的直径和纤芯折射率。剥去多模光纤的包层,将其置于待测环境中,多模光纤中激发出的两个模式之间会发生干涉,当待测环境折射率发生变化时,干涉谱中的波谷会发生移动,可根据光谱中波谷的移动量来实现对折射率的测量。利用FDTD Solutions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不同折射率下的干涉谱,结果表明,位于1 517.32nm的干涉谷对折射率的敏感度为1 848.2nm/RIU,最小分辨率误差仅为2.74×10^-5 RIU。该传感器较传统光纤传感器而言,结构简单,有着高灵敏度、低分辨率误差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18.
在光纤研制过程中掺铒光纤(EDF)的纤芯折射率控制尤为关键。对采用改进型化学气相沉积(MCVD)技术沉积纤芯疏松层,并用溶液浸泡法,采用不同铝离子浓度的氯化铒溶液制作的四种掺铒光纤进行了折射率测试和电子探针微小分析(EPMA)。提出了掺铝将改变原疏松层中的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锗的比例,铝离子进入疏松层越多,最后得到的掺铒光纤纤芯的二氧化锗的摩尔分数就会越少,用氧化铝生成和二氧化锗挥发两个化学反应式进行了解释。掺铝和掺锗都会提高纤芯的折射率,但由于锗减少引起的折射率降低量大于铝提高引起的折射率提高量,导致掺铝后纤芯的整体折射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可于生物传感的侧边抛磨多模光纤(SPMMF)折射率传感器。针对1.300~1.430折射率范围传感特性,研究了纤芯直径50.0、62.5和105.0μm的多模光纤(MMF)侧边抛磨不同深度时SPMMF折射率传感器的光谱特性和光功率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在1.300~1.430折射率范围内,光纤纤芯直径和剩余半径(抛磨面到纤芯中心的距离)越小,传感器灵敏度越高;纤芯直径为50.0μm、剩余半径为0μm时,可以获得最高达42.23dB/RIU的灵敏度,最小分辨率为2.37×10-5RIU;纤芯直径为105.0μm、剩余半径30μm时,SPMMF折射率传感器仍有10-5 RIU量级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