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第四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年,完成于1878年1月7日,同年2月22日由尼古拉·鲁宾斯坦指挥,在莫斯科“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会上首演。12月7日由纳普拉夫尼克指挥在彼得堡初演。作者自己对这部作品很满意,他说,“……在这部交响曲中,没有一个乐句不是经过我深切感受的,没有一个乐句不是心灵的真诚吐露的反响。”“我以前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从来不曾给我带来过这样的困难,但我也从来不曾以这样地爱去爱我的任何一部作品。” 1877年夏天作曲家经历了生活中的不幸事件,  相似文献   

2.
爱乐随笔     
柯辉 《高保真音响》2009,(10):129-130
早上送完女儿去幼儿园,神清气爽,这是我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时候。挑了一张富特文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绎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的黑胶唱片放到唱机上。在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中,“英雄”不是我最喜欢的曲子,可是在富特文格勒的棒下,这个老曲目面目一新,他指挥的速度稍慢,  相似文献   

3.
王彤 《高保真音响》2014,(4):126-127
丹尼尔·哈丁的履历颇具传奇色彩.可谓当今古典乐坛新生代指挥家中最亮眼的一位。丹尼尔.哈丁1975年生于英国牛津,童年时代的哈丁在牛津度过.14岁时他坐在小号席上参与演奏了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就此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能站在指挥台上指挥演奏这部作品。17岁时他毛遂自荐成为指挥大师西蒙·拉特尔的助理指挥,19T被克劳迪奥·阿巴多聘请担任自己在柏林爱乐的助理指挥。哈丁首次登台即被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最佳新人奖”.20岁便登上了柏林爱乐大厅的指挥台,28岁首度指挥维也纳爱乐.29岁成为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相似文献   

4.
詹永 《高保真音响》2009,(4):124-129
近两年,世界古典乐坛刮起一阵飓风,一位名叫杜达梅尔的委内瑞拉毛头小子横空出世,柏林爱乐音乐总监西蒙拉特赞誉他为:“最令人惊叹的天才指挥家。”指挥大师阿巴多评价说:“他是我见过的最富才华的指挥”。  相似文献   

5.
一言 《视听技术》2006,(2):87-88
尽管有人对“指挥帝王”卡拉扬有不同的评价,但是作为古典音乐圣殿指挥台上的这位君王,卡拉扬在20世纪下半叶的统治地位以及影响力,是无法撼动更不能抹杀的。这位指挥泰斗有自己的个性,他的指挥魅力不仅体现在他对作品的深入探索与挖掘,同时也反映在他具有强烈自信的肢体语言和冷峻威严的面部表情上。卡拉扬生前曾无数次地演绎过贝多芬交响曲。他的一系列录音版本同样具有权威性。而环球DG的这套DVD的问世, 最大的诱惑力就是让广大爱乐者对卡大师的演绎能够“耳闻目睹”。  相似文献   

6.
“我的将来就是我的过去,而我的过去存在于我的现在,我必须现在就创造将来。” “我是个不知名的名人。” “我的外貌就是我的护照。” “宁可自己弹错,也不可照袭他人。” “完美的本身就是不完美。” ——霍罗维兹  相似文献   

7.
王士昭 《视听技术》2002,(12):67-69
老易: ——因为以前搞过指挥,所以我会很自然地用指挥的心态来看一个乐队或者一个乐手的演奏平衡不平衡,是不是有美感,能不能感动人。如果你没有去感受它,你录出来的声音不会有生命的! ——我现在拥有的这些制作设备总共价值应该有两百多万吧!我觉得做一个事情的时候,你的工具你的设备都必须是最先进的! ——雨果出的唱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封面是我自己拍摄的。我曾经在新加坡、香港、澳门举办过摄影展,11月份会在巴黎。明年3月份在洛杉矶亚洲艺术博物馆会有我的“香格里拉摄影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指挥大师、英国指挥家Simon Rattle如是评价他:“他拥有无与伦比的指挥天赋,是我所遇到的指挥家中让我感到最为惊叹的。”《时代》杂志则称他为地球上最为炙手可热的指挥家。能得到这位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以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的充分首肯,年仅26岁的Gustavo Dudamel无庸置疑地成为了当前指挥界倍受瞩目的闪耀之星。正当这颗来自委内瑞拉的新星冉冉升起之时,Deutsche Grammophon不失时机地推出了Gustavo Dudamel的首张个人指挥录音作品集,并定于06年2月全球首发。  相似文献   

9.
谭毅在一家北京知名的网站当网管。我的一个朋友听说了这期专题的选题,就极力向我推荐他:“无论是他,还是他家里那些老古董,都值得好好写一写。” 在朋友的引见下,我来到谭毅自己租的房子:“虽然家在北京,可我生活没规律,住在一起会影响父母休息。”谭毅有一副标准“网虫”的装扮,松松垮垮的外衣、蓬乱的头发,只是不知道这身打扮,他每天是如何混进那个网站所在的高级写字楼。  相似文献   

10.
哈佛名教授李欧梵在回首往事时,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段香艳故事:当时三十岁的他就已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正是少年才俊,春风得意:然而貌似老成的外表下,却暗藏着一颗“维特”的心,他恋上了一位异国佳人,岂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加之名花早已有主,痛苦不堪的年轻教授,只得把自己灌醉,关上门来,把唱机打开,拿出塞尔指挥克利夫兰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的《第三交响曲》翻来覆去地听,直到自己筋疲力尽,泪眼滂沱。  相似文献   

11.
1893年,就在布鲁克纳即将度过人生的第七十个秋天时,他的健康状况恶化了。其时,这位退休的维也纳音乐院管风琴教授及宫廷教堂的管风琴师正在艰难地谱写他的《第九交响曲》。他预感到这将是他最后一首交响曲,不仅是自己一生音乐生涯的总结,也象征着自己向生活的告别。他安详又有些忧伤地说道:“现在我把最后的作品献给众神之主,我亲爱的上帝,我希望他能保证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它,并乐于接受我的礼物。”“我  相似文献   

12.
“我认识的美才至少有500个!”叶建骄傲地说。“但是,”他又话锋一转“她们大多风光一时,对于自己后期的计划完全处5=--片迷茫的状态。其实未来长远的发展才是一个美才最应该关注的。要做到对过去,不留念;对未来不迷茫。”所以在他看来,为众多美女解决“转型”问题,是他必须要做的事并且只有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心里的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3.
全盛时期(1933~1953) 普罗科菲耶夫早就想回归祖国,然而由于 他当时还没有认识到苏联发生事件的全 部意义,并且被许多业务(出版作品、校 改、音乐会日程等)和家庭事务耽搁了归期。他曾于1927年、1929年和1932年三次回国访问。1933年,他对一位法国评伦家说:“外国的空气不能给我灵感,因为我是俄罗斯人。没有什么事情比流亡生活对我更为有害了……我必须使自己再次投进我本国的气氛中去……我必须听俄罗斯人说话,而且同我所爱的人民交谈。这将会给我那些我在此地所缺乏的东西,因为他们的歌曲就是我的歌见……我怕要陷入学院气了。是的,我的朋友,我要回家去。”  相似文献   

14.
我有这么一位朋友,姓张,单名一个木字。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张木做过一阵生意,也算是创业吧,开了一个小公司,赚了一点钱,约摸十几万的样子。不过说实话创业这碗饭可真不好吃,最近张木先生就厌倦了(说实话是知难而退),洗手上岸,把公司盘给了别人,自己则进了一家公司做起了白领,准备居家过过小日子。当初辛苦攒下的那笔钱于是就闲了下来。 有人劝他拿这笔钱去炒炒股,可他觉得自己胆子不够,“赔了找谁伸冤去?”。有人建议他干脆存银行得了,他又觉得不划算,说那点利息他也不在乎。前两天,张木先生又一脸惆怅地跟我提起了那笔“闲钱”,唠叨了半天,最后还长吁短叹地说了一句“要给自己那点闲钱找一条出路真难。”“靠”,当时就把我这个穷得正到处蹭饭的穷光蛋惹急了,跳骂:“你丫在我面前摆什么阔?”骂得那家伙当时就闷声不响。  相似文献   

15.
1、利帕蒂钢琴/阿克曼指挥苏黎世乐团 在我拥有的肖邦协奏曲的CD中,有不少老一代大师的单声道录音,几乎可以另外写一篇文章,但我在这里仍然要提到利帕蒂的肖邦第一协奏啦,尽管其录音不佳。提起利帕蒂,用钢琴大师巴克豪斯的说法:“他带给我们无尽的美丽回忆与哀悼。”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条件下,处置突发事件信息处理流量大、指挥控制实时性强、处置行动协同性强,要求通信保障必须发挥好“平台”作用、“纽带”作用和“枢纽”作用。实现“全时通、动中通、可视通、防护严”,确保组织指挥高效顺畅,确保部队行动实时控制,确保现场情况高度透明和确保指挥信息安全保密。  相似文献   

17.
第五交响曲(作品64) 第五交响曲的创作与第四交响曲相隔十年之久,在这个时期内,作曲家无论从艺术思想上和技术上来说,都更深刻、更成熟了。 E小调第五交响曲于1888年8月完成。作曲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这部交响曲持怀疑态度。最初他认为“并不比以前几部差”。1888年11月17日,作曲家指挥了第五交响曲在彼得堡的首演,受到“听众兴高采烈的欢迎”;而报刊评论颇为冷淡,对这  相似文献   

18.
Henry Yaffe从美国Swarthmore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在以色列的Weizmann科研所获得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显然是研究所的理想人选。他于1991年作为博士后加入朗讯贝尔实验室后,帮助把一项很有希望的技术产业化,但此后他发现自己的未来并不在实验室里。他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我加入产业实体时,我知道自己想站到生产、销售的一方。有了产品,你就能让很多人受益,让他们的生活能变得美好一些。于我而言,目标不是赢得诺贝尔奖,而是生产出产品。”1996年他加入Ciena公司。在那里他研究极大扩展光纤网络容量的密集波分复用,帮助创…  相似文献   

19.
钢琴大师里赫特这个人是一种“稀有现象”他同时植根于西欧与俄罗斯两种文化,他对待自己近乎于严酷无情,他将自己全球性的声誉视为一种负担,他讨厌恭维,他拒绝采访,他不看电视,他让人掐断了自己家的电话……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冯小刚这个名字是和喜剧、和笑联系在一起的。从《集结号》开始,对冯小刚的认识开始有了转变。在我心里,他其实就是谷子地,一个在电影世界里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固有追求的男人。只是,没想到,在这个夏天,他会释放这样一颗“催泪弹”,让人泪腺大开。让电影院在散场之后不得不留下一地的纸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