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科学性、幻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科幻电影,按照题材主要分为星际探索、时空穿越、自然灾害的浩劫、机器人的发展四种类型.科幻电影本身即具备相当的科技内涵,从科技传播功能分析,科幻电影包括有专业交流、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推广三个传播层次.  相似文献   

2.
作为科技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科幻电影在其百余年历史中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对互联网电影资料库 (IMDb) 科幻电影加权平均分Top100 从所属发展历程出发进行多个方面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百余年发展历史中 科幻电影涉及类型元素逐步多元,科技恐惧感渐趋减轻;涉及科技种类有所丰富,同时具有时代烙印;主题倾向及世 界观与现实贴近性渐趋增强,晦涩影片近年来不断减少,观影门槛有所降低;国际合作逐步多样,受众更倾向于技术 性与思想性兼具的影片。科幻电影创作主体科学哲学素养的培养、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对时代现实的关注,以及创作传 播环境中科学领域的助力、政治环境的张弛有度和社会审美的转向是提升我国科幻电影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4.
科学传播和技术传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学传播研究和技术传播研究在国内已经成长为颇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但一些基本概念的不甚清晰,人们的理解也不甚一致。科学传播与技术传播的区别并不在于传播的内容是科学还是技术,而是在于传播的目标与任务、技术的角色、流动的关键信息、面对的对象群体、利用的渠道手段等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5.
1975年美国186位知名科学家,在18位诺贝尔奖得主带领下,联名批判占星术。费耶阿本德却对此举提出严厉批评。本文通过对这一案例及相关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提出科学传播必须借鉴主要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在内的科学文化研究的成果,才能避免朴素过时的科学观的干扰影响,实现科学传播从朴素向反思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与青少年科学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峥 《科普研究》2007,(3):46-50
网络时代的来临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方法。网络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和多媒体等特点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更为青少年的交流和学习开辟了重要阵地。网络使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方式及过程变得主动、开放、交互,使资源得到共享。本文结合网络科学传播的优势和目标对青少年科普网站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它在英国起着全国科学院的作用,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并重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发展宗旨。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发展概貌和科学文化传播的基本情况,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与社会对话、建立科学传播奖项构成皇家学会重要的科学传播特色,引领与示范科学传播在全球的发展。最后,本文就加强我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影艺术从诞生之初就与商业资本联系在了一起,变成了一种被消费的艺术,几次工业革命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胶片到数字。特别是进入21世纪,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电影艺术自然而然搭上了这一趟“超特快列车”但是在这辆车上,却没有乘客知晓是谁在驾驶,也不知道开往哪里,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条永不停止的车上。本文试图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和电影艺术发展的互相影响,并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立军 《科普研究》2009,4(2):30-36
提升科学传播的影响力,离不开工作创新。"首都科学讲堂"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其准确的定位以及在传播机制和运作方式上的创新。这个新形势下科学传播的有益探索,既满足了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给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传播提供了条件,并为科协组织开展科普工作、促进科普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渐引人关注,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世界第二大排放国,中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有关全球气候的谈判中,其地位至关重要。然而,与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具有的重要性相比,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却有很大不足。在本篇论文中,笔者结合了对媒体报道内容的分析与面向气候变化科学家及科技记者的问卷调查,试图得出那些造成媒体报道气候变化问题不充分的社会的、科学的和传播方面的因素。在中国,缺少制度化的科学传播途径导致了媒体对这一题材上报道能力不足。在传播技术上,缺乏对科学争议、细节和与读者相关性的报道,则让这类新闻的影响力相当有限。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在科学传播方面进行更加系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呼思乐  刘兵 《科普研究》2012,7(1):45-51
科学幻想画这种科幻题材的视觉文本,亦有科学传播方向的意义。对科学幻想画和科学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尝试通过视觉文化这一独特的视角,开拓科学幻想画在科学传播领域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罗子欣  张放 《科普研究》2013,8(5):25-29
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搜索引擎以及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等自媒体应用,人们获取科学信息的能力与速度有了大幅提高。传统强调科学信息传播的“科学普及”,逐渐被强调从受众出发的“科学传播”所替代,后者更加注重传播过程的趣味性、情节性和传播效果的影响力。科幻小说在传播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方法与知识方面,尤其符合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显现出其他通俗科普读物难以匹及的科普功效。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拟借助说服传播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将其中的AMO (能力、动机、机会)三因素作为分析视角,对科幻小说科学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出了分众化、娱乐化、多媒体化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黎明  钟琦 《科普研究》2016,11(4):27-34
聚焦科技文本的媒体监测可以反映出媒体上的公众科学的基本结构,并揭示出大众媒体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围绕这些媒体监测目标,可将针对科技文本的结构分析作为实现途径,其中基于主题索引和特征词筛选的文本编码和特征降维是主要的技术手段。基于对《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部分科学传播文本的结构分析,笔者对国内大众媒体上的科学议题分布取得了基本理解,并建构了一套初步的科学传播语料库和特征词库,为后期全面开展科普信息化监测奠定了理论和工具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赵海虹 《科普研究》2011,6(6):75-80
毋庸置疑,中国科幻在重要的世界级作品《三体》出版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科幻小说不再被等同于"儿童文学"和"科普文学"。但若固守一个类型文学的小圈子,显然也不利于科幻文学自身的发展。笔者尝试结合个人15年科幻创作的体会,浅谈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如何寻找在文学大园地中的位置,建立与儿童文学、科普文学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传播要素演化的角度探讨科技博物馆的科学传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书昆  张勇 《科普研究》2011,6(3):14-19
科技博物馆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和公众需求的变化,科技博物馆的科学传播实践也在变化,包括传播过程中主客体界限的模糊化、传播媒介运用的多元化等。本文试图对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活动进行要素解构,分析其传播要素的演变过程,并从传播要素演化的角度来探讨科技博物馆科学传播的模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健 《科普研究》2012,7(6):93-94
长期以来,科幻小说经常被有意无意的当作一种普及科学知识的手段,科幻小说的创作也被简单化地理解为“用故事送服科学知识”。如今,这种偏颇的创作观念已经被很多科幻作者和科幻文学理论工作者批判和扬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幻小说要放弃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的功能,而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如何让科学自然而然地融入故事情节中去,并让读者欣然接受,获得阅读享受。在这方面,被誉为中国科幻界“科普派掌门人”的绿杨老师是这种创作的典型代表。他的科幻小说总体上以硬科幻为主,文笔平实流畅,故事性强,善于把深奥的科学概念自然地融入曲折而富有悬念的情节之中,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选取政府科普组织和民间科普组织中的典型微博各一个,首先从阶段运营数据方面进行监测和比较,再深入到两个典型微博的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考察二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政府科普组织微博科学传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技术实现、业务实现、项目实施、建设投资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集中化建设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集中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原创科幻在默默耕耘中已有相当的基础,近年来,西方科幻图书和科幻影视的大量引入,带动了中国科幻向社会辐射,中国当前的文化现实对原创科幻发展亦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原创科幻如何发展?这个问题即将或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一般而言,文学的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本文欲通过中西方对照研究,找出目前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主因,为推进中国科幻创作的繁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出版作为科学传播的主要手段,正在成为独立的力量,并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科技书刊出版业的发展究竟对科学传播起多大作用呢?本文根据现有的历年来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主要分析的是传统出版物中的图书出版物,从科技图书的品种、数量、结构以及阅读率的变化,分析社会对科学技术接受和利用的程度,评估科技图书出版业发展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分析发现,科技出版物的品种和印数都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品种齐全,印数稳定增长,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科技出版物的结构日趋优化,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突出的问题是:每种科技图书平均印数和每种科技图书平均销售量却呈下降趋势。这直接影响了科学技术传播的水平。针对科技出版物中影响科学传播水平的两方面因素,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