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运载能力及卫星平台的限制,星载雷达要求雷达天线具有重量轻、功耗低、体积小、效率高等特点,尤其是对天线口径面积限制较为苛刻,双频段天线要想适用于星载条件,就必须考虑全新的结构形式。介绍了一种适应于星载条件的Ka/Ku双波段双极化共口径阵列天线,其中Ku波段天线双极化工作、Ka波段天线单极化工作。Ku波段天线阵采用了具有两阶零点滤波性能的微带耦合馈电辐射缝隙单元,这种天线单元具有易实现双极化、工作频带宽等优点。Ka波段天线阵采用侧馈微带帖片天线单元,其优点是易于实现与Ku波段天线共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运用双层贴片和口径耦合馈电拓展了微带天线的带宽,设计了一个工作在Ku 波段的宽频带双极化微带天线。利用在架高层介质上开腔体的方法实现对于寄生贴片的架高,既能有效降低天线成本,又可实现较低的等效介电常数。基于这种双极化单元组成了一个2×2 的微带天线阵列,仿真结果表明两端口分别拥有20.5%和20.1%的阻抗带宽,两端口隔离度大于31dB,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极化隔离大于41dB 和46dB。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宽带微带贴片天线单元及2元阵列的设计方法,天线工作的中心频率为rl_5OHz(S波段)。天线单元设计中采用口径耦合理论和层叠贴片天线结构,有效增大了天线的阻抗带宽。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列实际增益达到11.9dB;在2.27~2.78GHz频率范围内端口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为20.4%;交叉极化电平为-31dB,证明该天线阵具有宽频带、低交叉极化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4.
5.
摘要:运用口径耦合理论、腔模理论、反相馈电技术和多层贴片结构设计出一种新型的P波段(中心频率为0.75GHz)宽带双极化微带贴片天线。天线的两个极化端口采用共面馈电;馈电网络设计中采用短路耦合线实现反相馈电。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两个极化端口实际增益均达到8.5dB,水平极化端口在0.64-0.85GHz频率范围内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为28%;垂直极化端口在0.68-0.85GHz频率范围内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为22.6%,两端口隔离度高于53dB。 相似文献
6.
介绍Ku波段线极化馈源极化调整机构设计思想,对比Ku波段与C波段馈源结构设计方法。在不增加机加工难度和精度的情况下,提高Ku波段馈源系统角运动误差。 相似文献
7.
运用电磁耦合的馈电方式及叠层贴片形式设计出一种用于Ku波段通信的宽频带微带贴片天线。天线单元的设计采用了倒L型微带线馈电的形式,并在叠层贴片间引入泡沫材料,以降低介质板的平均相对介电常数,减小微带天线的Q值,从而达到了增大频带宽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单元天线驻波比小于2(VSWR〈2)的相对带宽达到20%。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X波段的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天线利用宽带定向耦合器实现双圆极化特性,切换馈电端口可辐射左、右旋圆极化波。耦合器通过金属化通孔与圆形贴片连通,获得了良好的轴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单元天线的工作频带为9.5-11.0GHz,带内轴比小于2.04dB。单元天线剖面高度约为0.09倍波长,相对带宽为14.63%。辐射右旋圆极化波时,XOZ面、YOZ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分别为98.5°、96.7°;辐射左旋圆极化波时,XOZ面、YOZ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分别为97.8°、96.9°。并将单元天线排列成十六元线阵,仿真阵列的性能。十六元阵列的工作频带为9.6~10.9GHz,带内轴比小于2.61dB,最高增益18.16dBi,相对带宽为12.68%。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S波段双极化十字缝隙天线单元,利用电磁仿真软件仿真分析了缝隙宽度对驻波和交叉极化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天线的驻波和方向图特性较好,增大缝宽展宽驻波带宽但没有明显提高天线的交叉极化电平。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微带传输线模型进行分析,设计了W 波段微带串馈微带贴片阵列天线,并用幅度加权实现方向图副瓣控制。而该微带天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作简单等诸多优点,从而使该天线在W 波段具有加工可实现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12.
提出了一种具有倾斜波束辐射特性的新型双极化天线。该双极化天线由两个正交的纺锤形偶极子
组成,根据准八木天线原理,在偶极子两侧加载寄生振子作为反射器和引向器,用以实现倾斜波束辐射。这种纺锤
形偶极子可以增加电流长度从而减小天线的整体尺寸。同时在每个偶极子贴片上蚀刻两个梯形槽,以实现良好的
阻抗匹配。另外,通过连接到同轴线的金属短截线对纺锤形偶极子进行激励,简化了天线馈电结构。测试结果表
明,天线的阻抗带宽为3. 36~3. 69 GHz(S11 <-10 dB),两个极化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16 dB,波束倾斜度为30°,波
瓣宽度约为85°,可适用于单侧大角度扫描阵列。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基于传统的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的原理和结构特点,结合微带天线的优势,改进设计了一种工作在1.2~3.2 GHz的以楔形夹角相连的16单元微带贴片对数周期单极子天线。利用VB软件设计了一款天线计算器,方便了天线尺寸参数的计算和优化调整,使用Ansoft HFSS软件搭建天线的模型并进行仿真优化。利用PNA3621网络分析仪对制作的天线进行了测试。测量结果表明,在该频带范围内,天线方向对称性较好,旁瓣较少,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天线输入端的电压驻波比(VSWR)和回波损耗(RL)较为理想,宽带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设计并加工了一种采用同轴背馈方式馈电的小型化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针对单点馈电微带天线轴比带宽窄的问题,通过增加馈电网络对天线辐射贴片进行双点馈电以展宽轴比带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馈电网络根据带状线理论设计,利用U形接地板巧妙地实现了宽带天线的结构小型化。通过对辐射贴片的双点馈电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电压驻波比带宽和良好的圆极化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际测试表明,该天线VSWR≤2的带宽达到了30%,3dB圆极化带宽约为26%,同时频带内天线的增益达到4dB。 相似文献
19.
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设计了中心频率为35 GHz的微带方形缝隙直线天线阵列与圆环天线阵列。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CST)微波工作室仿真可知,直线阵列的方向性系数达到17.32 dBi,当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小于2时带宽为4.371 GHz;圆环阵列的方向性达到10.1 dBi,带宽为5.07 GHz(VSWR<2)。因此其符合相控阵雷达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