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颜军 《移动通信》2020,(2):58-63
电力无线专网是解决电力终端接入网的主要方案。目前有230 MHz和1800 MHz两种基于TD-LTE的技术体制,对两种技术体制从频率、覆盖能力、速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合电力无线专网的业务特点,分析两种技术各自的优劣势。最后,对两种技术体制从性能、产业链、业务适配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小结,给出两种技术体制各自的优劣势和适合的业务承载方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230 MHz频段电力无线专网连续分配载波的情况,给出了提高频谱效率的优化设计。通过取消载波间的预留保护带,采用连续子载波频域资源映射、自适应FFT与滤波处理,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业务速率。针对230 MHz电力无线专网两种技术制式标准统一的问题,给出了必要性和重用公网成熟终端与系统设备产业链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IoT-G(Internet of Things-Grid)230 MHz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电力无线专网制定的体制标准之一.针对配用电业务终端的接入需求,基于IoT-G 230 MHz电力无线专网研发了远程通信终端,分别开展了软硬件设计、定时同步算法优化,以及性能测试,并选取用电信息采集业务进行挂网试点验证,结果表明该远程通信终端的性能指标满足测试规范的要求,能够承载用电信息采集业务.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WIMAX标准通信技术与接入实现,详细描述并分析了当前WIMAX标准中的安全机制及其漏洞分析。在230MHz电力专属频段构建Wi MAX通信系统,提出内嵌独立的数据加密算法确保通信安全设计方案。实际使用表明230MHz电力专属频段Wi MAX系统适合电力通信需求,其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TD—LTE技术在配用电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现有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体制杂乱、不能统一规划、不能有效支撑智能电网新型业务的现实问题,国家电网公司首次采用TD-LTE技术构建新型电力专用230MHz频段无线通信系统,并在浙江省电力公司搭建实验网。实验网承载用电信息采集、视频监控等电力业务,可大幅提升配用电系统的传输速率、系统容量、覆盖半径以及传输可靠性,显著提升电力专用频段的服务能力,提高电网的互动化水平,为国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通信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信息通信技术》2019,(4):70-75
介绍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中230MHz数传电台系统的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种种局限。随后着重分析230MHz电力无线专网与现有数传电台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基站共址建设的必要性和难点。结合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错时共址"方法来实现系统的平稳割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4G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无线TD-LTE技术特性与建设原则,以及在全国首个电力无线宽带专网的基础上,论述了1.8GHz TD-LTE和230MHz TD-LTE无线通信技术在丘陵地区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2019,(4):124-127
电力无线专网是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支撑,国家电网公司积极研究提高电力无线专网可靠性、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的方法,文中基于智能电网中不同业务应用场景和终端的通信需求,研究电力多频段无线通信系统中融合核心网(EPC)的实现方法,提出1800MHz和230MHz双频段融合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研制了融合核心网系统,并在现场构建实验网进行了验证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技术可靠,满足设计要求,对电力无线专网的灵活组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的现状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推荐性行业标准于2000年12月28日由信息产业部发布,标准推荐了TETRA和iDEN两种体制。2004年11月2日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又发布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基于GSM技术的GT800和基于CDMA技术的GoTa两个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技术参考性文件》,编号分别是YDC 030-2004和YDC 031-2004。我国集群通信工作频段为800MHz和350MHz两部分。800MHz为806~821MHz/851~866MHz,共600对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230 MHz无线专网的平板天线,天线工作频率228~237 MHz,相对带宽3.9%.该天线由单层1 mm厚度FR4印制板的倒F结构辐射体组成,天线整体尺寸300 mm×260 mm×1 mm.天线通过匹配传输结构将馈电点放置于辐射体背部,便于安装.经过仿真天线增益性能良好,水平全向增益1.5 dB...  相似文献   

11.
新型电力无线宽带系统是为满足智能配用电系统的通信需求,在电力专用230 MHz频谱资源上研究开发的电力无线专网,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与230数传电台共用同一段频谱的情况.为保证两个系统同时稳定、高效地运行,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根据用户行为特点将感知用户分为受信感知用户、失效用户和干扰用户,并对非受信用户给出相应的判定方法;分析受信用户本地检测结果与参与协作的感知用户及其通信信道信噪比之间的关系,进而定义出各感知用户可信度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度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硬判决协作频谱检测方法,基于感知用户信任度的协作感知算法能获得更高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中产生大量的交互式数据。为了解决电力专用230MHz频谱资源短缺问题,引入频谱感知技术。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概念参考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响应管理,并分析了对通信性能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出频谱感知技术可以提高频谱效率,同时减少中断,提高效益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230MHz频段不连续的问题,本文定制开发了适用于230MHz无线专网的基带芯片,并着重介绍了230MHz无线专网架构,列举了芯片开发使用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芯片的实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现有230MHz无线专网存在的通信速率低、接入点较少、采集成功率不高、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GWM的230 MHz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系统的技术方案及其功能实现,分析了载波聚合复用、智能路由、异频组网等通信组网技术,阐述了SGWM无线通信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对组网方案的设计及分析表明,基于SGWM的230 MHz无线宽带通信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效果较好,为推广应用信息双向交互和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电力行业无线公网不安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230MHz无线局域网来建设电力无线专网,利用国网的国密安全体系,该网络具有高安全性等特点,对智能电网通信系统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北电力正在开展城网传输网的建设工作,城网传输网技术体制主要考虑在MSTP、PTN两者之间选择。文章对MSTP、PTN技术作了比较,根据网络业务的需求对两种技术体制网络进行分析,给出了网络技术体制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力通信无线专网选用的230MHz网络,选择适合的传播模型并进行校正,从而确定适合重庆地形的覆盖半径。通过网络覆盖仿真,对电力无线专网覆盖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后期专网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5年2月27日,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扬州市管理处举办了"打击考试无线电作弊新手段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业内知名专家主讲。扬州无管处和无线电监测站全体同志参加了讲座和交流。专家重点介绍了市场上主流的130MHz~150MHz和220MHz~230MHz语音转发设备、423MHz对讲机转发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的通信需求,将230MHz广覆盖LTE系统和无线网桥技术结合,既能够发挥230MHz频段LTE系统的信号传播距离远,绕射能力强的广覆盖优势,又能提供一定能力的定点数据回传能力,在远距离集中传输发挥网桥点到点通信的灵活、低成本优势,文中基于Okumuram-Hata模型,采用精确的链路预算,给出LTE230系统的理论覆盖能力,同时,根据南方勘探在海南建设的LTE异构试验网测试结果,验证LTE异构无线通信系统在油气生产物联网应用中的实际覆盖能力与理论值相符。  相似文献   

20.
输电线路高压走廊地处偏僻地区,线路巡检和抢险抢修应急指挥现场,需要将数据和图像实时传输到指挥调度中心,基于电力频段230MHz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内置高功率的射频传输模块,终端与基站之间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非视距的数据传输,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通信;在基站可以接入电力专网或者通过无线公网接入互联网,完成与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的IP数据通信,并接受应急指挥中心的远程监控,实现双向交互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