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艳 《信息技术》2013,(9):114-116
微博传播是刚刚兴起的一种传播新媒体,是网络传播的新模式。将微博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发布品牌、服务业务信息,让粉丝了解品牌内涵、获悉新服务项目及业务优惠活动信息。从而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市场认知度、提高营销效率、减少营销成本、达到产品营销和提供服务的目的。随着微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或企业也都注册了自己的微博,加入了微博传播信息的行列。但是,怎样扩大微博传播的范围,缩短微博传播的时间,防控引发负面影响的办法,是微博传播管理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有序的健康传播生态,本文结合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当前健康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并为打破健康传播当中存在的传播主体泛化、传播壁垒、把关机制缺失、“伪健康”盛行等困境提供思路,具体包括多元化传播,降低健康信息接收门槛;寻求与专家学者通力协作,提升把关力度;纠正“健康营销”套路,回归“健康传播”本意;巧用技术赋能,深耕优质内容,以期助力有序、健康的传播生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PM2.5议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为例,探讨社会化媒体对科学传播模式的影响及因应策略。研究发现,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用户参与科学传播内容生产”、“传播路径社群网络化”、“沟通不确定性与谣言自我澄清”等方面,并提出改造科学信息话语形态、凝聚科学网络社群、培养科学传播意见领袖等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及时性、海量性等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然而,网络传播过程中凸显的各种问题决定了这种新型传播方式仍然需要“把关人”,但传统的“把关人”角色面对新问题不能再有效地“把关”.因此,网络传播时代新的“把关人”应运而生.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的现状和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呈现的新特点:把关技术手段的升级、把关可行性的弱化以及把关人角色的多样化,并提出了面对网络传播带来的种种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于洪  杨显 《数字通信》2013,(2):6-10
在基于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发现了微博信息传播速率所具有的普遍规律及信息传播路径所具有的典型传播模式。首先,通过微博开放平台,采用应用程序接口对微博信息的转播/评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信息传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性,得出不同话题类型的微博信息传播特征具有非常相似的结论:信息发布后,其转播/评论数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然后便很快衰落;然后,通过可视化软件NodeXL对采集到的数据发现了微博信息传播的3种典型传播模式:一触即发传播模式、多级传播模式和多点触发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口碑已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有效营销工具。本文在阐述网络口碑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口碑的作用、传播机制及其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给出了企业口碑营销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通信》2009,(6):46-47
进入21世纪,一种全新的营销新浪潮正在席卷而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营销传播不再像以往一样单纯追求对消费者进行信息灌输,而是以媒体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传播沟通方式的创新去征服目标受众——相比于以大众营销为核心的Marketing1.0时代、以分众营销为核心的Marketing2.0时代,我们将这种新的营销传播浪潮命名为“创意营销传播”,也即是Market—ing3.0时代。在营销3.0时代,以下几种营销传播新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商业化运营,其所带来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与附加价值都将无比惊人。  相似文献   

8.
王宇光先生的沙龙报告侧重于网络传播,他首先强调指出:“策划、制作出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资源,建立网络传播的工作模式,是达成好的传播效果的关键条件。”他说,“传播的效果,取决于活动策划、内容制作、传播渠道,再传播,四个环节缺一不可。而做好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精心策划,精细制作,联合协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运营商开展互联网传播的行业背景,并结合运营商互联网传播的现状与困境,提出了运营商基于互联网营销的媒体传播转型举措。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基于流形排序的显著性检测算法缺乏子空间信息的挖掘和节点间传播不准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低秩背景约束与多线索传播的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融合颜色、位置和边界连通度等初级视觉先验形成背景高级先验,约束图像特征矩阵的分解,强化低秩矩阵与稀疏矩阵的差异,充分描述子空间结构信息,从而有效地将前景与背景分离;引入稀疏感知和局部平滑等线索改进传播矩阵的构建,增强颜色特征出现概率低的节点的传播能力,加强局部区域内节点的关联性,准确凸显节点的属性,得到紧密且连续的显著区域。在3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与图像检索领域的应用证明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口碑传播日益受到营销学者和实践者的重视。但在现有的口碑传播研究中,口碑信息的类型和特征对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的影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借助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归因理论深入探讨了负面口碑信息类型与特征对消费者品牌转换的影响,以及对企业营销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基于流形排序的显著性检测算法缺乏子空间信息的挖掘和节点间传播不准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低秩背景约束与多线索传播的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融合颜色、位置和边界连通度等初级视觉先验形成背景高级先验,约束图像特征矩阵的分解,强化低秩矩阵与稀疏矩阵的差异,充分描述子空间结构信息,从而有效地将前景与背景分离;引入稀疏感知和局部平滑等线索改进传播矩阵的构建,增强颜色特征出现概率低的节点的传播能力,加强局部区域内节点的关联性,准确凸显节点的属性,得到紧密且连续的显著区域.在3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与图像检索领域的应用证明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综艺节目的产生和发展,实为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媒体创新的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网络综艺节目的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其传播模式日趋多元化,传播效果显著。网络综艺节目的传播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流行为目的的线性传播模式,以商业为目的的网络传播模式和以交流为目的交叉传播模式。网络综艺节目依托发达的互联网,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它的传播形式丰富,传播机制灵活。但同时在其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节目形式雷同、传播受众单一等问题。为了促进网络综艺节目更好地发展,需要大胆改革传播模式,精准迎合受众需求,并加大国家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代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代媒体”的不断推陈出新,将媒体传播带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媒体、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电子杂志等一大批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极大的丰富了媒体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呈现海量化、调整化、快捷化的特征,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必须牢固树立“大传媒”理念,积极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广电立体化传播格局,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BBC(英国广播公司)在2006年7月19日宣布其“创造性的未来”计划,超越按照固定的播出时间表单向传播的传统广播电视模式,转型成新颖传播媒体,其特征是:传播网络结构以数字化的地面无线、卫星直播和有线三种广播电视传播平台为主,以构建于其他信息网络上的传播平台为辅;主要运营模式是应索提供视听节目和视听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点对点"带有信息时代下的自由主义以及共享主义的精神,很快的演变为一种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随之出现的MSN、QQ、微信、百度Hi、易信、来往、LINE等即时通讯软件的网络传播,都是"点对点"中的代表。在这些网络传播模式中,信息的传播在用户之间展开,用户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用户的发布者。而基于这一平台,网络中的图形设计也得到了发展,图形的创意设计也得到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传播     
科技的发展进步、媒介形态的日新月异、文化形态的融合增进等诸多力量正前所未有地合力影响着这个世界.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也开始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复杂”,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大环境.世界交往与世界贸易也日渐频繁,不同的文化交融与碰撞也越来越多,使得跨文化传播开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采用个案研究与理论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下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间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及障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的相关含义与理论,对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进行了分类研究,将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控制尝试性地作为一个整体予以分析,并将其与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和控制理论有效结合后,创造出多种同构模式,并将其予以对比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微博作为社交网络平台,其自身更加重视随意性和失效性,用户可通过某种关注机制分享实时信息(单帖字数在140字符之内).目前,品牌竞争逐渐将营销策略转向微博中,并为企业带来更多关注度和经济效益.微博营销属于新生事物,相关传播技巧有待加强.本文通过总结微博营销优势,探讨微博营销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20.
张岚  李娟  孙艳 《西部广播电视》2023,(7):36-38+66
为了解暴雨灾害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笔者围绕关键词“河南暴雨”,对从新浪舆情通平台采集到的2021年7月17日—8月2日的19 962 718条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梳理“河南暴雨”事件在网络平台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微博热词和媒体报道进行聚类,分析此次暴雨灾害中的网民行为、媒体报道和社会各界响应特征,同时分析暴雨灾害的信息传播模式和舆情风险,以期为今后类似事件的灾害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