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了我国的公众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认为科学文化总体的不断发展,是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传统文化与科技普及,科技普及的文化内涵,以及科学素质的评价体系3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得科学文化持续不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逐渐凸显其重要作用,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将英语作文一种文化来教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应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生活、道德、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3.
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通过辨析科普文化与科学文化、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的关联,指出发展科普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题中之义与必然要求,进而简述了科普文化建设的成效,并对科普文化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往往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由于要处理的信息量较大,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人为失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我们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学生综合素质统一管理平台,实现了科学有效且量化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作为执政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关乎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苏州市委和市政府认真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通过探索"菜单式"选学、运用城市文化助推科普、建立多元化培训渠道等机制,完善了"提升素质"的科学传播、教育和普及体系,创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提升执政者科学素质的"苏州模式"。  相似文献   

6.
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制定对于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指导科普活动的开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针对美国科学素质基准的研究较多,对日本科学素质基准的研究较少.以日本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建设的重要成果——《综合报告书》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归纳研究等方法,并以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日本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框架构筑中包含了植根于本国文化传统、注重多领域知识融合、重视基准的长效落实等优秀理念.最终为我国目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薛永红  王洪鹏 《科普研究》2014,9(2):73-78,90
"学科文化"理论作为欧盟HIPST研究计划的核心理论,为科学文化建立起了"内核—躯体—外缘"的结构模型。研究者以此模型为基础,解释了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发展的模式。将这一模型应用在科学教育领域,阐明了科学本质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选择和组织科学课程内容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有效的科学学习等问题。目前,依据该理论所开发的教学案例已经在欧盟地区广泛使用,期望以此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它在英国起着全国科学院的作用,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并重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发展宗旨。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发展概貌和科学文化传播的基本情况,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与社会对话、建立科学传播奖项构成皇家学会重要的科学传播特色,引领与示范科学传播在全球的发展。最后,本文就加强我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河北、福建、陕西3省6个县(市)9个乡的350位农村妇女进行了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现状、影响因素及意愿需求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妇女科学素质普遍偏低,家务劳动繁重;年龄、文化程度两个因素与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的关系比较密切;科普活动时间与地点安排的不合适是农村妇女不能参加的主要原因;教育培训仍是当前较受欢迎的科普方式;农村妇女提高科学素质的愿望很强烈,最关注种、养殖技术、子女教育和卫生保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开始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为全面深入落实《科学素质纲要》,促进科学传播,推动广大科普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浙江省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展开问卷调查,获取关于浙江省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利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性别、年级、专业和院校批次等因素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之间,科学素养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亦大致相同;而性别、专业、院校批次和大学生的科技态度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结构,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九要素模型”,并从群体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学习科学的途径等四个方面,阐述影响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编制了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量表和背景调查问卷,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进行了测评,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家的媒体素养在科学传播对话模式的背景下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要实现科学与公众的有效对话,除了强调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之外,还必须关注科学家媒介素养的提高。近几年,英国机构推行了一系列项目,旨在提高科学家的媒介素养,促进科学家与媒体、公众的对话交流,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探讨了科学家媒介素养概念的重要意义,其次,对英国此类项目具体方案和特色进行分析,为国内开展提高科学家媒介素养的项目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准试测的基本情况,对江苏测试数据进行了重点整理,进而对江苏公民的科学生活能力进行了相应分析,反映江苏公民科学生活能力基本现状及特点,并就提高江苏公民科学生活能力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璐  蔡雪斌  甄瑞 《科普研究》2014,9(3):41-44,64
幼儿园教育是国民教育链条的开端,而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科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达成,且决定幼儿科学素养水平。本研究采用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对安徽省3市14个幼儿园的166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不同学历、职级、年龄、教龄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幼儿教师科学普及提出了如下建议:(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普及;(2)充分利用当地科技资源进行科学普及;(3)采用多种形式(如科普剧、科普知识大赛)进行科学普及。  相似文献   

16.
科技馆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素质、科技馆能够通过何种途径更好地实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至今仍然没有十分系统清晰的思路。本文以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切入点,对科学素质涉及的三个重要维度——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进行细分,将抽象的概念细化为可操作的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技馆观众不同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科学素质培养内容和具体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7.
佟贺丰 《科普研究》2009,4(6):49-52
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外科技馆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并结合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我国科技馆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对我国的科技馆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红方 《科普研究》2013,8(4):11-16
本文聚焦脱域机制视域下我国科学普及的反思及运用,论述了以理性为主的科学思维在社会基本信任遭到冲击的情况下,重构社会普遍信任基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普及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