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和3G网络都还无法满足人们对移动多媒体通信的需求。IEEE802.20——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工作组的目标是使高速移动的用户也能获得与有线链路相媲美的数据业务体验。为了支持网络层的移动性,MBWA系统中引入了移动IPv6技术。介绍了一种可以应用于MBWA系统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机制,此机制是对标准IPv6切换的改进,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由于IP协议操作引起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IPv6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发展。通过对移动IPv6~作原理以及其优势的研究,指出了移动用户不需要固定的IP地址,只需在终端采用移动IPv6技术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需要的数据。最后通过移动IPv6在无线局域网和4G移动通信网中的应用探讨,研究认为移动IPv6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将会给移动用户带来更多方便。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WLAN环境下移动IPv6的低时延切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波  刘云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05,33(4):590-595
提出了一种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移动IPv6的低时延切换方法NDPR.在不依靠链路层触发的条件下,NDPR使用非均匀检测模型来减小切换检测产生的时延,降低了切换检测过程的开销.通过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机制和转交地址的预注册机制,NDPR减小了移动IPv6的移动检测和转交地址配置过程的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节点切换过程的时延,而且其性能优于以往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勇 《通信世界》2002,(25):35-35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预示着以无线方式进入互联网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这就要求互联网从目前的IPv4协议向最有前途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协议转移。朗讯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院近日推出了移动数据接入网关解决方案,其核心部分为IPv6无线接口和IPv4/IPv6转移网关。其中IPv6无线接口主要用于将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连接,使电话用户得以在IPv6的基础上以移动无线的方式进入互联网。如今,电信市场上以GPKS为基础提供IP服务的蜂窝电话产品数量正在迅速上升,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增多,电信运营商将会对IP移动技术提出更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移动IPv6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移动通信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这种方式不适用于移动数据业务和移动多媒体业务。采用电路交换的无线网络将逐步改造为以IP分组交换为基础的无线网络,并最终实现无处不在的无线多媒体通信的梦想。介绍了移动IP的产生及移动IPv4存在的问题.移动IPv6的基本原理以及IPv6为移动分组网络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IPv6链路层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时业务(如VOIP)的快速发展,移动IPv6技术的切换过程时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的需求,因此改进切换时延,提高切换质量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了当一个移动节点(MN)尝试进行基于无线局域网的MIPv6链路层的切换时,利用邻居图算法或邻居缓存机制来减少扫描延迟,从而减少总切换延迟.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无线局域网的不足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介绍集成移动IP无线局域网的基本体系结构,研究集成移动IP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栈,提出新的子层———IP关口层,详细分析无线局域网在IP关口层和数据链路层对移动IP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IPv6的移动互联网络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移动IPv6支持主机在Internet上移动,但它并不支持任意一个网络在Internet上移动。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推动着IPv6(其是移动IPv6)和3G不断向前发展。文章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和移动IPv6中的关键技术,然后分析了移动Ipv6直接应用于移动网络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移动IPv6作一些改进来支持移动网络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本的移动IPv6(MIPv6)切换延迟非常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本文基于对MIPv6的切换时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环境下MIPv6的低时延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使用连接触发器和快速路由器公告,并通过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机制来优化切换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节点切换过程的时延,同时其性能优于以往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IPv6的移动数据网络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移动需求,并将移动IPv6作为IPv6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IPv6在移动环境下可更好地支持端到端以及多媒体业务.随着IPv6标准的成熟,移动网络中逐渐引入IPv6也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介绍移动数据通信和IPv6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在移动网络中引入IPv6的策略,并给出了3G网络环境下IPv6地址分配方式以及移动IP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的优点,列举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及目前在Windows、FreeBSD和Linux操作系统上开发出来的各种移动IPv6实验系统,并建立了实验环境,对Linux下的MIPL移动IPv6实验系统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2.
汪幸  臧伟 《信息通信》2014,(7):254-255
借助上海移动互联网IPv6应用示范项目,研究了适用于本次移动互联网IPv4向IPv6过渡的关键技术,制定了手机视频IPv6应用改造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通过在多终端类型以及多网络条件下,对改造后的手机视频应用进行一系列测试,文章得出了安卓客户端在WLAN网络下表现最佳的结论,并提出了增加手机终端对IPv6协议的支持度,以及优先在WLAN和LTE网络中推广IPv6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洁  赵钦  杨天乐 《通信学报》2014,35(Z1):24-128
各运营商因缺乏必要数据,无法预估升级移动网络到IPv6后对用户体验造成的影响,因此未敢轻易推进。测试了当前各主流移动终端在IPv6 Wi-Fi网络环境下的行为特性,汇总数据后分析了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点,研究了移动互联网IPv6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同时亦说明了整个平台的搭建步骤要点。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推广移动互联网IPv6的主要障碍是高占比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对IPv6支持不完善,影响网络互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移动TPv6原理,在基于PXA270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移植了对IPv6有良好支持的 Linux操作系统及图形系统,随后在WLAN环境下采用MIPL实现移动IPv6协议,搭建了移动IPv6试验床,测试了开发的嵌入式移动IPv6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未来移动网络首选的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作了详尽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的各种切换方案作了深入的探讨,进而引入了类比于3G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的思想,最后提出了移动IPv6切换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比较经典的三种切换机制是快速移动IPv6、层次型移动IPv6和快速层次移动IPv6。在简单介绍了三种机制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不足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移动IPv6切换时延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移动IPv6切换时延优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MN)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既不中断与通信对端(CN)的通信,也不用改变其本身的IP地址.但是当MN与其家乡代理(HA)之间相距较远时,移动IPv6切换时延较大,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无法适用.本文分析比较了目前移动IPv6常用的切换时延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快速层次移动IPv6切换时延优化方法,减小了移动IPv6切换时延,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several key improvements offered by the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over current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v4). The topics covered include IPv6 addressing and routing concepts, changes to the minimum IPv6 packet size, flows, and traffic classes, the neighbor discovery and node auto-configuration mechanisms, and an overview of mobile IPv6 and the network security architecture. Transition mechanisms, such as dual stacks and the 6bone, are also discussed. The 6bone is a virtual network that is used to help test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IPv6. Key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 6bone, such as setup requirements, IPv6 DNS support, and tunnel mechanic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