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焕淋  蒲欣  陈勇  黄美娜  陈金林 《电子学报》2021,49(10):1920-1926
为了有效地管理VLC-WiFi异构网络的小区间干扰,该文设计基于用户中心接入的动态载波分配(DCAUCA)方法,该方法依据用户请求速率构建大小不同的multi-AP小区,对各multi-AP小区依据用户请求速率与网络服务速率的差值降序排列,并依次为各multi-AP小区的VLC AP分配载波.同时,提出基于VLC AP发射功率控制的小区残余干扰抑制(RISPC)策略以进一步优化干扰管理效果.仿真结果表明,DCAUCA方法相较于对比方法最高可提升52.15%的系统吞吐量与7.10%的用户满意度,RISPC策略相较于DCAUCA方法最高可提升9.66%的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虚拟网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种服务于异构网络融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动态自适应的分配虚拟网络资源,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给出面向虚拟网络的动态资源分配模型,同时提出虚拟资源描述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3.
针对认知异构蜂窝网络中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的优化问题,提出认知异构蜂窝网络中改进离散蜉蝣算法的资源分配算法。认知异构蜂窝网络模型中,考虑用户层间干扰和带外干扰引入功率控制策略控制发射功率来干扰抑制,基于用户服务质量(QoS)需求和干扰阈值约束,最大化能量效率为优化目标,利用改进离散蜉蝣算法优化求解得出最优分配方案。引入不完全Gamma和Beta分布函数的动态自适应权重、黄金正弦位置更新策略,提升蜉蝣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搜索能力。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接收SINR的闭环功率控制动态调整用户端的发射功率,能有效抑制用户间的干扰,GSWBMA求解资源分配问题具有良好的寻优效率和收敛性能,有效提升系统能量效率和用户传输速率,保证用户QoS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宏基站和微微基站(Macro-Pico)的异构网络中,资源分配可以有效地抑制基站间的干扰。基于降低用户的干扰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提出一种自适应的频率资源分配方案。考虑分配给宏基站的每个资源块,如果距离宏基站较近的微微基站用户所受到的干扰高于最高限,采用不给宏基站分配这个资源块的方法,从而降低其对邻近微微基站用户的干扰,保证微微基站用户一定Qo S(Quality-of-Service)。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正交频率资源分配方案和共信道频率资源分配方案相比较,所提出的自适应频率资源分配方案降低了干扰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提高无线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日益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和有限的可用传输资源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基于多点协调(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传输技术的异构网络在提高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研究基于CoMP技术的异构网络资源分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方法的分布式频谱资源调度算法。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在系统吞吐量、能量效率以及用户公平性等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多用户OFDM系统中基于QoS的跨层资源分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用户OFDM系统的下行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跨层资源分配策略.建立了基于有限长缓存的用户分级模型,推导了有限长缓存引起的用户速率限制条件.根据等待时延将用户分为"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在保证所有用户QoS的前提下为"高级用户"优先分配子载波和功率,同时系统的吞吐量达到最大.仿真结果表明,在报文到达率较高的情况下该策略有效降低了系统丢包率,保证了吞吐量.  相似文献   

7.
由于当前已有方法未能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导致可见光通信异构网络系统吞吐量以及平均满意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可见光通信异构网络频谱资源分配算法。将可见光通信异构网络系统最大容量作为目标,综合考虑用户需求以及最大功率限制等约束,构建可见光通信异构网络频谱资源分配模型。将模型中的对偶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子问题,通过定向变异的遗传算法进行信道分配,采用拍卖算法进行信道内功率分配,最终实现网络频谱资源分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提升可见光通信异构网络系统吞吐量以及平均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资源分配和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分块跨层资源分配算法。此算法考虑物理层的信道状态信息、媒体接入层(MAC)的有限用户缓存队列长度、用户的丢失率和时延等QoS要求,以提高系统频谱效率为总体目标。通过从实时视频业务和混合业务两种业务类型下进行大量对比分析,得出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降低系统时延。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蜂窝多用户异构网络中收发机处信号畸变、用户信息泄露和传输中断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硬件损伤的异构网络鲁棒安全资源分配算法。考虑小蜂窝用户最小安全速率约束、小蜂窝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和宏用户干扰功率约束,建立了基于有界信道不确定性的能效最大化资源分配模型。基于Dinkelbach法、最坏准则法和连续凸近似理论,将原非凸资源分配问题等价转换为凸优化问题,并利用拉格朗日对偶算法得到解析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能效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吴燕  张申 《半导体光电》2017,38(6):853-856,861
对室内VLC-WiFi异构网络进行研究,提出了基本的组网结构及改进的切换策略.根据室内VLC-WiFi异构网络的特点,确定了上下行传输方案,即上行数据使用WiFi链路传输,下行数据使用VLC和WiFi链路传输.当下行VLC链路不可用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换间隔和运动趋势的动态驻留时间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切换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在不增加乒乓效应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下一代网络的重点候选技术,可见光通信(VLC)以其超高的传输速率有望提供严格的时延服务质量(QoS)保障。现有VLC研究大多假设终端在接收信号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向上。然而,在实际VLC系统中,终端晃动将对接收端入射角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对VLC的信道增益与传输速率产生影响。该文针对统计时延QoS约束下多光源VLC系统晃动终端的可达传输速率展开研究。首先,基于3维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提出VLC终端3自由度晃动模型,从时间相关性的角度刻画了VLC终端的随机晃动过程;其次,将终端晃动下多光源VLC系统的矢量传输过程映射为马尔可夫式服务过程,基于有效容量理论,研究支持终端晃动的VLC系统在统计时延QoS约束下的可达传输速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终端晃动对VLC系统容量的影响并验证了所推导有效容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有限的网络资源,从而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社会福利,该文提出了一种效用及实时业务QoS联合保证的资源分配方案,将效用模型与具有不同服务质量需求的业务相结合,引入需求带宽和期望带宽,建立优化模型。方案不仅体现了资源分配效率的要求,达到系统效用的最优,同时优先保证实时业务的QoS要求,并达到QoS保证业务和尽力而为(Best Effort, BE)业务之间的公平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较传统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总效用,实现了面向服务的资源分配目标,优化了网络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刘涛  邱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31(8):1908-1913
该文给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MAC层可实现的评价用户VoIP业务和实时视频业务满意度的方法,该方法根据MAC层统计的丢包率及丢包模式等信息计算当前业务的用户满意度。基于文中的业务满意度评价准则,该文进一步提出一种在WiMax系统中基于满意度的包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系统获得较高吞吐率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保证实时业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时变信道下基于有效容量的OFDMA系统资源分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给出时变信道下多用户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系统的有效容量表达式。为了最大化系统平均有效容量,该文利用泰勒近似得到了渐近可达的多用户调度准则,根据用户移动速度、业务时延敏感特性和有效容量的关系调度用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更好地提高移动用户有效容量。  相似文献   

15.
The rapid growth and innovation of the variou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e caused a change in the paradigm of internet access. Wireless technologies such as WiMAX, WiFi and UMTS/LTE networks have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dominating the wireless access markets.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access technologies requires a means for seamless internetworking to provide anywhere, anytime services without interruption in the ongoing session, especially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with rigid Quality of Services (QoS) requirements. The IEEE 802.21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MIH) working group was formed to develop a set of mechanisms under a standard framework with the capability to support migration of mobile users acro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ndove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e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guarantee various QoS requirements during handover execution especially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MIH-based capacity estimation algorithm to execute handover with QoS provision supporting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handovers across UMTS and WiMAX networks.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chanism achieves lower call dropping rate (highest approximate 3% ) and higher system throughput (average 92% ) than the basic handover method does.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室内自由小区VLC网络照明和吞吐量联合优化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VLC协作用户接入和功率动态调整(VCUA-DPA)方法。在用户接入阶段,设计考虑网络的负载均衡、用户速率需求和协作小区数目限制的用户和VLC协作的用户接入算法;在功率分配阶段,设计联合优化照明均匀度和系统吞吐量的功率动态调整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VCUA-DPA在明显提升系统吞吐量的同时能优化室内照明均匀度。  相似文献   

17.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have successfully been applied into wire‐lined networks (e.g., the Internet) in developing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congestion control schemes. The resource (e.g.,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s been modeled into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the source aggregate utility subject to the network resource constraint. However, for wireless networks, how to allocate the resource among the sof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traffic remains an important design challenge. Mathematically, the most difficult comes from the non‐concave utility function of soft QoS traffic in the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NUM) problem. Previous result on this problem has only been able to find its sub‐optimal solution. Facing this challeng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some key theorems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and then present a complete algorithm called utility‐based allocation for soft QoS to obtain the desired optimal solution. The proposed theorems and algorithm act as designing guidelin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soft QoS traffic in a wireless network,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e total available resource of network, the users’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sers’ channel qualities. By numerical examples, we illustrate the explicit solution procedures.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该文首次研究了可见光通信(VLC)与射频(RF) 聚合系统稳健波束成形设计。具体来说,在VLC和RF信道状态信息(CSIs)都不完美的情况下,该文提出了稳健波束成形设计方案,研究了同时满足最小速率要求和调光控制约束的总传输功率最小化问题。然而,稳健波束成形设计问题存在无限多的约束,这是难以处理的。通过半正定松弛(SDR),首先对非凸原问题进行松弛,然后利用$mathcal{S}$引理将其重新表述为凸半正定规划(SDP),用内点方法可以有效地求解。最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稳健VLC-RF聚合系统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提出了一种传统TCP技术的改进方案基于区分业务的 Fast-TCP 机制,简称区分业务F-TCP。通过探讨和借鉴相关的流控、调度及队列管理策略,进一步提出了区分业务F-TCP的实现算法。大量的仿真结果证实了这种机制及其实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相关的缓冲区占用量突发的估计公式。该机制可在现有的Internet网络中有效地提供业务区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组播的流调度算法能够有效降低服务器和网络带宽消耗。但研究表明,在用户进行VCR交互操作情况下,这些算法的性能将急剧恶化。该文提出一种有效支持用户交互的视频点播系统流调度方案:常规组播固定调度RMFS。RMFS采用基于请求类的接纳控制策略,并通过流合并机制来合并单播流。分析了RMFS方案的最佳组播间隔、最佳请求阈值和最小服务器容量需求。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RMFS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