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陆锦华 《移动通信》2001,25(10):49-52
本介绍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数字集群体制标准基本概况,主要内容包括:1.标准编制的背景;2.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3.标准编制的意义;4两种体制的主要特性;5数字集群系统的业务;6工作频段和信道配置。第二部分介绍数字集群系统组成,内容包括:1网络结构;2外部接口要求;3编号;4安全性;本期介绍的第三部分是进一步了解数字集群体制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空中接口;2电性能要求介绍。  相似文献   

2.
陆锦华 《移动通信》2001,25(7):37-39
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子行业标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是指导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应用和开发的重要标准,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的运营业、制造业都要遵照执行。为了使专用集群网运营者、共用集群网运营商、各类用户、质量检验监督机构和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电信管理部门的读者正确理解和执行本标准,特编写本系列介绍。本介绍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数字集群体制标准基本概况,主要内容包括:1标准编制的背景,2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3标准编制的意义,4两种体制的主要特性,5数字集群系统的业务,6工作频段和信道配置;第二部分:数字集群体制基础,内容程序包括:1网络结构,2外部接口要求,3编号,4安全性;第三部分:进一步了解数字集群体制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空口接口,2电性能要求介绍。  相似文献   

3.
MT9075在TETRA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言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数字集群标准主要有TERA、IDEN、FHMAA三种,尽管它们在系统性能上各有干秋,但从标准的公开性和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方面考虑,TETRA更有利于我们进行研究与开发,所以我们研制的数字集群系统就以TETRA标准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部发布数字集群体制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行业标准。 从90年代末期开始,美欧的数字集群系统逐步代替模拟集群系统,集群专用网和共用网两个市场都得到很快的发展,数字集群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信息产业部电子七所等二十余个单位组成的体制标准工作组从1997年开始关注国际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在分析研究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七种数字集群体制的基础上,筛选出三种候选体制,对候选系统进行了考察和系统设备测试,并与有关厂商展开多轮知识产权谈判。通过评估技  相似文献   

5.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体制综述及优选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良 《移动通信》1999,23(3):16-20
本文首先按ITU-R报告介绍了数字集群的总目标、业务类型、信道设计和接入技术,并列表比较了7种系统技术体制。为优选适合我国国情且技术先进的体制,提出了性能价格比、标准公开性、技术先进性、系统灵活性及环境适应性等五项优选准则。  相似文献   

6.
《电信技术》2004,(4):47-47
中兴通讯宣布推出全球领先的GoT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这是国际范围内首次由中国企业发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通信产品。GoT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基于CDMA技术的真正的(具备快速接续和信道共享等数字集群的公共特点)数字集群系统。GoTa(GlobalopenTrunkingarchitecture)的含义是开放式集群架构。GoTa采用目前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最新的无线技术和协议标准,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其能够符合集群系统的技术要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共网运营能力和业务发展能力,可充分满足集群未来发展的需求。与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种集群技…  相似文献   

7.
数字集群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走向成熟,国际电联(ITU)推荐了一些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标准,我国推荐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Tetra(陆地集群无线通信)和美国的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作为数字集群行业标准。近几年,数字集群技术在国内得到逐步应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设备厂商在数字集群通信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曾少华所撰《新一代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oTa》一文在简要介绍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兴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GoTa技术,并介绍了GoTa的系统概况及网络结构,分析了技术优势、市场应用前景,及其GoTa技术出现的意义和作用。国内数字集群通信产业的崛起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开展这方面的讨论也将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对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认识过程,阐述了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并提出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数字集群体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企业窗口     
近日,中国铁通正式公布了首次数字集群商用试验网络建设招标结果。作为全球首个基于CDMA2000技术的数字集群标准GoTa的建立者,中兴通讯在此次招标中力拔头筹,获得了三个标的城市中的两个——即沈阳、长春的数字集群网络的建设权。这是中兴GoTa数字集群产品在国内运营商领域的首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日前,中兴通讯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oTa数字集群产品,它是全球第一个基于CDMA技术的集群系统,具备快速接续和信道共享等数字集群的共同特点。“该产品的推出填补了我国在数字集群通信方面的标准空白,将彻底打破国外产品对中国数字集群通信市场的垄断局面,对于中国集群通信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企业拓展国际数字集群市场具有重大的意义”。与目前国际主流的几种集群技术相比,GoTa集群系统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空中接口和体系结构采用了目前CDMA系统中最新的无线技术和协议标准,频谱利用率更高,容量更大,支持业务更多,而且投资…  相似文献   

11.
Zahari Taha  K.C. Yap 《Mechatronics》2011,21(1):132-14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board system of a small-sca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helicopter. Bo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parts of the system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hardware part, several components are carefully selected or custom made for five separate systems including PC/104 computer system, sensor system, telemetry system, power system and bypass circuit system. The constructed hardware exhibits low weight, small size, anti-vibra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easy interfacing. In the software part, the onboard software periodically manipulates the hardware components in a specified order. In every cycle, the system collects data from a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and a Counter/Timer (C/T) card, and records them in a Compact Flash (CF) card as well as sends them to a ground station. The onboard system has been tested in actual flight,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a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are plotted and analyses have shown that the collected data is sufficiently accurate for modeling the helicopter.  相似文献   

12.
基于OFDM下行系统,提出并比较了自适应天线阵列和分组调度算法结合的三种方式:(1)分组调度选择用户,自适应天线服务用户;(2)自适应天线参与选择用户,并且服务用户;(3)空分方式选择用户,自适应天线服务用户.仿真结果显示自适应天线阵列可以明显提高小区吞吐率等指标,并且(2)和(3)的性能优于(1).  相似文献   

13.
系统级电磁脉冲模拟源辐照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全系统进行了抗电磁脉冲分析,分别阐述了系统各耦合环节辐照试验技术和全系统考核验证试验技术。针对高空核爆产生的高空电磁脉冲对地面电子学系统产生的耦合效应情况,分析在系统内部和外部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过程;在不同的屏蔽条件下,全系统不同部分将面临不同的耦合效应,采用不同的实验测试方法。重点分析了高空电磁脉冲对电子学系统的作用,在系统内部和外部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过程;阐述了不同模拟试验对应的具体对象,并对不同模拟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施俊杰  王琳 《信息技术》2005,29(7):35-36
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相似的基本问题,它们都可以建立相似的数学模型,并且用数学工具或仿真工具加以解决。文中以实际项目中3个不同的通信系统模型为例,说明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并具体阐述了如何利用MATLAB设计语言所提供的各种函数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FTIR遥测北京城区大气中的CO和CO2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微量大气组分的有效方法.使用自行组建的开放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系统于2005年夏季和2006年冬季对北京城区的CO和CO2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气体在冬季的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夏季浓度值,并且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基本趋势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两次测量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气体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和0.856.  相似文献   

16.
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MIMO-OFDM技术都存在高峰均比的问题,大多数方法都是把降低OFDM峰均比的方法直接使用MIMO-OFDM系统,但在与MIMO-OFDM系统的匹配上存在较大问题。分析了OFDM和MIMO-OFDM的系统模型及PAPR,从理论上分析了OFDM和MIMO-OFDM两系统的关系,给出了在MIMO-OFDM系统中降低PAPR需要注意的问题,为OFDM和MIMO-OFDM系统的技术实用化做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和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的结构,给出两者关系,比较了两者的系统特性以及它们的系统容量,并且将比特误码性能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协同通信方案(WCC-STBC),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系统的误码率传输特性,并给出了Monte Carlo仿真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WCC-STBC方案通过临近用户之间的空时协同发送可获得分集增益,增益的大小与协同信道及各用户信道的传输特性有关。在误比特率为10-3,两用户间协同信道的传输特性优于各用户(假设各用户传输特性相同)5dB时可获得约3dB的分集增益;一个用户信道的传输特性(假设其与两用户间协同信道传输特性相同)优于另一用户5dB时,信道传输特性较差的用户可获得约5dB的性能提升,且较好信道用户的性能损失并不大,仅约0.5dB。  相似文献   

19.
Interference scenarios and methodologies between a terrestrial mobile service (MS) system and mobile‐satellite service (MSS) system in a co‐channel environment are established. Taking into account a practical deployment situation for both systems, we perform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of interference in terms of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 and interference‐to‐noise ratio (I/N) to evaluate the cofrequency interference from an MS system into an MSS system, and from an MSS system into an MS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guide when planning the deployment of MSS and MS systems with no unacceptable interference impact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20.
The implementation of TS MAC system for KOREASAT DBS (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 system is presented. This TS MAC controls and monitors the status of the TS equipment and gathers the alarm for them. The advantage of this system is the center-concentrated, real time processing, remote control, and object oriented module decompo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