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虑围岩等级、隧道净距等因素,对小净距公路隧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将S.M.F理论推广到Drucker-Prager材料,用以描述中岩墙的复杂应力状态,并基于此评价两隧道间的相互影响;以中岩墙的塑性区贯通作为临界条件,分析了Ⅲ级和Ⅳ级围岩小净距隧道的最小抗震安全间距。研究表明,地震波动在介质突变面上的反射、叠加导致小间距隧道的中岩墙处于非常复杂的应力状态,一旦两隧道间距过小,很可能导致中岩墙的破坏。根据计算,Ⅲ级围岩下的小净距隧道的极限净距不宜小于0.75B,Ⅳ级围岩下不宜小于1.0B(B为隧道断面的开挖宽度)。  相似文献   

2.
确定小净距公路隧道合理净距的突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居义  黎冬林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136-138,141
基于突变理论非线性特性,通过对不同净距情况下小净距隧道的有限元计算,首先建立了小净距隧道中夹岩柱塑性应变能随净距变化的能量多项式函数,然后采用变量代换,得到判断其合理净距的尖点突变的理论模型。最后,把Ansys有限元程序和Matlab数学计算软件相结合,通过一个接口程序,把两个程序之间的数据互相调用,编制了一个基于突变理论的确定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智能系统。运用该系统,对某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果与现场实际量测反映出的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是有很大实际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小净距隧道由于不受地形条件以及总体线路线型的限制,较连拱隧道有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用有限单元法对小净距隧道不同中柱厚度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格里菲斯破坏判据以及德鲁克-普拉格判据,拟合出最大拉应力及各判据屈服函数与净距的拟合曲线,在保证其稳定的基础上,对小净距隧道最合理净距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某V级围岩小净距隧道为研究对象, 借助数值分析手段寻求小净距隧道在多种荷载分担比组合下的力学行为特征, 研究了先行洞和后行洞围岩支护的荷载分担比优化问题。结果表明, 先行洞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共同荷载比不变的情况下, 围岩相对初期支护承担较小荷载为宜, 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的优化值为从大往小趋向60%;后行洞在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60%条件下, 二次衬砌支护对地表沉降抑制效果较差, 确定二次衬砌支护荷载分担比的优化值为从大往小趋向70%。研究成果为类似小净距隧道围岩支护荷载分担比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生秀 《采矿技术》2004,4(4):79-81
以石狮小净距双洞隧道为例,介绍小净距双洞隧道的超前支护、洞身开挖、中央岩柱加固、锚喷支护、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小净距隧道是指并行双洞公路隧道间岩石厚度较小 ,一般 <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公路并行双洞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及关键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小净距隧道是有别于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的一种特殊的隧道结构形式,其施工方法和中岩柱加固技术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论述了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法和中岩柱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8.
结合并行超小净距公路隧道工程实践,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主要对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洞周收敛和围岩内部位移等监测项目进行了相关探讨;基于监测结果,分析了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规律和特点,为隧道支护合理时机和衬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小净距隧道施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福建三明—福州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介绍了小净距隧道的施工细则。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州某小净距大断面市政道路隧道的工程实践,总结针对浅埋段围岩特性所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的成功经验,以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小净距隧道施工中的施工方法及工序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刚 《采矿技术》2009,9(3):29-30,65
由于地质勘探技术自身的限制,无法全面反映围岩的整体情况,使得工程设计与实际地质条件往往不符,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充分了解复杂地质条件下围岩的特性对于隧道施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衡炎高速公路上的官冲隧道为背景,对小净距隧道利用TSP203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进行地质预报,通过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预报效果较好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论述了三线并行小净距大跨度隧道群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小净距大跨度隧道群施工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数值模拟计算手段,以初支拱顶沉降、边墙收敛变形以及中岩柱的水平位移等稳定性指标为依据,对开挖顺序、净距、埋深、围岩级别和隧道群掌子面错距等因素对于四洞并行山岭隧道群开挖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净距控制在1.0B(B为隧道开挖跨度)时,隧道群初支结构的拱顶沉降和收敛位移最小,中岩柱的水平位移也相对较小,对四洞并行隧道是较为合理的净距;相邻开挖隧道的掌子面错距越大于0.75B,对隧道群开挖的稳定性越有利。  相似文献   

15.
魁岐2号隧道位于福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A3标段,隧道跨度达到19.9 m,中间岩柱最小净距为11.7 m,为国内首座双向八车道小净距隧道工程。针对魁岐2号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利用离散单元法对节理岩体中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可靠度理论,通过对魁岐2号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的可靠性分析发现,对于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最薄弱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岩柱上部,因此,对于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宜重点对岩柱上部进行加固处理。同时,根据不同围岩级别中中间岩柱的可靠度值显示,魁岐2号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净距取值基本上是合理的,整体上能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河源洞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模拟研究比较不同施工方法下的塑性区、位移、应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侧壁导坑法施工中对围岩开挖次数较多,围岩受到的扰动较大,塑性区范围比台阶法大;在相同的开挖次数下,CRD(中隔墙)法施工产生的塑性区范围又大于侧壁导坑法.对于围岩条件较差的情况,控制位移是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一项重要工作,侧壁导坑法施工对于控制位移的增量有明显优越性,所以在软弱地层可以优先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围岩力学响应特征在某Ⅴ级围岩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优选中的应用,基于FLAC数值分析,建立了隧洞围岩应力释放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隧道地表累积沉降、隧洞封闭位移、中夹岩柱位移、围岩应力分布和围岩塑性区分布5个力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施工方法在地表累积沉降、中夹岩柱位移、封闭位移、典型部位应力特征上各有优势,但两者在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上几乎无差别。结合两种施工工法的施工特性,确定右RC左CD为某Ⅴ级围岩小净距隧道优选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襄渝铁路新建二线中的小净距隧道从勘察、设计、施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实现襄渝二线施工后保证既有隧道安全,铁路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19.
小净距隧道关键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春峰 《西部探矿工程》2004,16(10):111-113
介绍了小净距隧道中夹岩体加固技术及特殊地质段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小净距隧道施工时,左右洞相互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断层等不良地质区段,前进洞爆破恶化后进洞的围岩条件,后进洞对前进洞的围岩稳定性及结构安全存在较大影响。该文以寒牛寨隧道施工为例,介绍了该隧道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成功预报了F1断层的位置,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提供了依据,并制定了针对断层区的监测方案,对塌方和大变形进行了及时预警,及时避免左洞与右洞初支出现严重变形等涉及到施工安全以及隧道结构安全的情况,为断层破碎带动态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