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基于水介质中纳米氧化铈(CeO2)难以稳定分散的技术屏障,在分析纳米氧化铈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药剂分散方法,研究了碱性水介质中纳米CeO2稳定分散的条件与机理。结果表明,在颗粒浓度1 000 mg/L的纳米氧化铈母液中加入无机电解质SPP或PSPP,用去离子水稀释并调pH值为10.0,超声波分散-玻璃棒搅拌10 min,当SPP或PSPP浓度为1×10-3 mol/L时,静置30 d期间纳米CeO2的平均粒度几乎不随静置时间变化,平均粒度稳定在160 nm左右,此介质中样品具有良好的长效稳定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5.
6.
超细滑石粉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超细滑石粉在水介质中的分散行为 ,讨论了超分散剂 PSE系列与传统分散剂对滑石在水介质中的分散行为的影响 ,并通过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的计算进一步分析了超分散剂PSE系列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当滑石颗粒表面电位达到 5 0 m V时 ,滑石仍处于明显的团聚状态 ,说明滑石颗粒表面具有的疏水作用能是决定其在水介质中基本分散行为的重要因素 ;A- B嵌段超分散剂 PSE系列对超细滑石粉颗粒的分散效果优于传统的分散剂 ,且不受介质 p H的影响 ,其分散稳定作用实质上是增强了颗粒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 ,减弱了范德华吸引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8.
9.
水介质旋流器在选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介旋流器作为一种简易可行的分选设备,具有它独特的优点,本文从选煤工艺的角度,对所组成的9种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证明采用水介旋流器对简化工艺流程,减少高效设备入选量,有效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哈密钾长石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白炭黑.根据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钾长石煅烧熟料溶液A质量分数8%,反应时间3h,陈化时间2h,钾长石与分散剂正丁醇用量比为1∶1.875(g∶mL).按HG/T 3061-2009标准对白炭黑进行分析,白发黑中SiO2含量为93.55%,其DBP为2.95 mL/g,比表面积为137.645 m2/g.采用XRD、SEM和TEM对白炭黑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XRD分析表明,白炭黑具有无定型结构.SEM分析表明白炭黑颗粒表面呈现蜂窝状微孔,表面较为疏松.TEM显示白炭黑为球状粒子,平均粒径为16nm,并且其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1.
用硅藻土制备超细白炭黑工艺中氨基硅烷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藻土为原料,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中,就氨基硅烷KH-550的用量对白炭黑吸油率和比表面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白炭黑产品粒度分布均匀,可达纳米级,用W4的氨基硅烷改性后的产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其值为250.184m2/g,改性剂分子与白炭黑颗粒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对以锆硅渣为原料,通过煅烧—酸洗方法制备白炭黑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浓度对产物SiO2品位影响最显著,确定的优化试验条件为煅烧温度300℃、煅烧时间4h、酸浓度2mol/L、液固比10∶1、酸洗温度90℃。所制得白炭黑产物主要由无定形SiO2组成,SiO2品位大于95%,产出率98%。产物粒度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孔径分布范围较广,孔体积较大,孔道较发达。 相似文献
17.
18.
亚微米重质碳酸钙水中分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亚微米重质碳酸钙(GCC)的应用及制约其应用的关键——均匀稳定的分散,阐述了目前对于亚微米重质碳酸钙在水中分散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目前国内利用锆硅渣制备白炭黑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锆硅渣制备白炭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改性高岭土(MK)和白炭黑(PS)作为补强荆,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气密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性高岭土和白炭黑在EPDM中分散良好,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MK单独填充复合材料的透气率降低了25.5%~47.0%,50份PS填充的透气率降低了51.5%,MK与PS配合填充的降低了43.2%~53.1%,复合材料的气密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颗粒细小、分散性较好的PS阻隔性能略好于颗粒尺寸较大、分散性较弱的MK,配合填充的阻隔作用比单独填充的更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