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月坪沟钼矿位于秦岭造山带中南部,胭脂坝—四海坪岩体外接触带,镇旬盆地西缘一带,属南秦岭江口—旬阳坝—杨泗钼钨矿集区。矿床类型为热液脉型,矿体产出严格受控于NNE—NE向节理、裂隙系统,赋矿岩性主要为石英脉。通过对月坪沟钼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模式进行分析总结,结合邻区桂林沟钼矿、月河坪钼矿等典型矿床,总结出区域钼矿成矿时间主要为燕山期,空间上具有分布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以及"上脉下体"的矿化分布特征,以及"三层楼"成矿规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月坪沟一带钼矿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2.
湛岭钼矿位于江南深断裂南侧与茂林岩体的交汇处部位,地质构造背景为桃花潭志留系背斜轴部,其间发育S—N、NE、NW向断裂构造及花岗闪长班岩、花岗班岩等岩脉。钼矿化与接触带、构造及热液蚀变都有密切的关系。矿床工业类型目前认为属斑岩型钼矿。  相似文献   

3.
基于1∶50 000官道口矿产地质调查和河南省卢氏县大阳沟矿区钼矿预查成果,分析了大阳沟钼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找矿意义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1大阳沟钼矿及邻区找矿成果对比分析表明,燕山期为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的钼钨矿成矿期;2大阳沟钼矿是与岩体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可能为岩浆期后气化-热液期产物,矿体主要产于蟒岭岩体与宽坪岩群接触带(凸凹转折)部位,次为蟒岭岩体内部的断裂带或附近,矿体总体呈脉状产出,矿体产状主要受接触带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裂隙控制;3矿石自然类型为浸染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网脉状矿石,花岗伟晶岩脉型钼矿石、石英脉型钼矿石为区内的主要矿石类型,石英脉型钼矿石、片岩型钼矿石的品位相对较高,其工业类型为脉状钼矿。上述分析对于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内寻找同类型矿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绿岩带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金成矿带,目前已发现数个世界级的金矿床。通过对ML553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该矿床主要为黄铁绢英蚀变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共分为4个矿化期、4个分带。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地处扬子地台西南缘,区内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第四段为主要的含矿层位。区内热液脉状矿化发育普遍,矿脉以石英脉为主,多产于张扭性NE—SW向和NW—SE向断裂构造及其旁侧裂隙带中,构成多条近平行排列的矿脉带,具有数量多、连续性差、范围广等丛聚性分布特征。在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矿化成因、成矿模式、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区内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大红山矿区热液脉型多金属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地层(含矿层);2针对热液脉型矿化沿不整合面或层间构造裂隙的"顺层"产出特征,找矿工作应在矿化产出相对集中且构造发育的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6.
嵩县八道沟萤石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纸房乡八道沟一带,处于华北地台南缘,为马超营断裂成矿带北侧萤石矿区综合找(钼)矿的一个成功的典范,通过对以往物、化探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在矿区内多处出现缓倾斜产出的石英脉与化探异常扣合较好,认为钼矿化受构造控制并与缓倾斜的石英脉有关,从而为这一地区的钼矿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 一、地质概况该矿床主要赋存于前震旦系片麻岩中,受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构造所控制。矿床多赋存于北东走向北西顷斜的断裂带中呈单脉产出,在空间分布上与花岗岩及后期的闪长玢岩密切相关。该区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硫化物石英脉类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冀东马兰峪复式背斜一带的钼矿找矿成果令人瞩目,本区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钼矿矿集区。众多证据显示区内钼矿化与燕山期花岗岩类侵入体关系十分密切,对花市钼矿地质特征和成矿阶段进行了总结和划分,阐述了花市钼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为多期岩浆侵入及构造活动产生的复杂节理裂隙,钼矿化主要以辉钼矿—石英脉形式或辉钼矿呈薄膜状、细脉状沿裂隙充填。分析认为花市钼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热液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9.
山东栖霞前山顶矿区Ⅲ#、Ⅳ#金矿床位于栖霞—蓬莱成矿带内,为栖霞地区东南部较典型的缓倾斜薄层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区矿体受NNE、近EW向断裂控制,呈薄层脉状展布,主要分布于郭家岭序列西石硼单元的斑状中粒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和罗家单元的含斑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内。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金矿床属岩浆中—低温交代-充填热液型金矿床,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浩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及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震旦系莲沱组含金较高,为金成矿提供一定的物源;矿区金矿化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含金石英脉型金矿;震旦系莲沱组为一套磨拉石堆积及火山碎屑沉积,其地层岩性对区内金成矿具专属性;该区的NE向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矿床定位,旁侧派生的近EW向次级构造控制矿体产出,次级裂隙带、后期构造叠加与岩体外接触带联合控制金矿化富集。  相似文献   

11.
冀北丰宁县千佛寺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华北地台北缘新发现的中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上黄旗岩浆岩亚带上,处于NE向乌龙沟—上黄旗成矿带和近EW向丰宁—隆化成矿带的交接部位。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千佛寺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矿床成因类型属成矿物质来源多样化并受岩浆活动尤其是燕山期石英斑岩体影响形成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白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金矿区位于大别—桐柏隆起中段,新城—黄陂断裂北侧,澴水断裂以东的大磊山弯窿的核部和东冀部位。核部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大别群,周边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红安群。该矿床是一个以石英脉为主要矿石类型的岩金矿床。它的产出地质特征除具有一般脉金矿床的特征外,同时它还具有厚度薄而稳定,并由穹窿核部向东,矿石类型由单—石英脉过渡到石英脉与蚀变岩型并存的矿石类型,矿石中的矿物组合由简单到复杂、围岩蚀变类型简单,自然金的成色由高变低、矿种由单—金矿床变为金、银共存的复合矿床等特点。根据矿床中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在总结研究各类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矿机理作了初步剖析,并指出本矿床的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南东侧,处于福建政和—广东大埔北东向深大断裂及上杭—云霄北西向深断裂的复合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从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等方面介绍了永定大兴矿区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初步认定本矿区钼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脉型钼矿床,控矿因素以构造为主,钼矿成因与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云英岩化、钾长石化关系密切,是指导找钼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龙王江金锑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赋存于板溪群五强溪组一套浅变质的碎屑岩系中。矿床主要产在2条NE向逆冲断层所挟持的陶金坪复背斜中。依据矿体构造、矿脉(体)产出形态,可划分为3类:即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和糜棱岩型。在扼要阐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和平县金山堂萤石矿位于湘东—赣南—粤东萤石矿矿集区的中部,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深部控制了萤石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萤石矿体呈脉状产于F1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产状受断裂构造所控制,产状与其基本一致.矿脉为复脉型,局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萤石型、萤石—石英型,多呈致密块状构造、角砾状、网脉状构造及少量梳状构造.根据矿体产出特点,结合区域类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西北部八字脑锡(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比国内同类型矿床,对景德镇西北部八字脑锡(钨)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的二云母—白云母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北北东向断裂为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在岩凸的顶部易形成蚀变花岗岩型矿体,而北北西向次一级张扭性裂隙控制着含锡钨石英脉带的分布和产状。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带)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锡钨矿床,从而来指导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新干县新衡萤石矿位于钦杭成矿南带的武功山—铅山亚带萤石矿集中区的中部,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浅深部控制了萤石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萤石矿体呈脉状、大透镜状产于F1断裂硅化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产状、富集规律受断裂带所控制,产状与其基本一致,矿脉为复脉型,局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根据矿体产出特点,结合区域类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横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三大主要构造单元,钨钼矿产于陕西南部的秦 岭造山带中,其构造位置独特,成矿条件优越,钼矿资源丰富,钨矿资源找矿潜力大。通过对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 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钨钼矿床(点)的形成与分布严格受印支—燕山期陆内构造岩浆 岩带控制,印支期近 EW 向与燕山期 NNE—近 SN 向两组构造组成的“格子状”交汇部位,即为最有利的钨钼成矿区 域,中酸性大岩体(基)旁侧的小岩体(岩脉群)是控制钨钼矿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条件,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特 点。钼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钨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钼 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印支—燕山期及燕山期,而钨矿主要集中在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在秦岭造山带内,沿 NE 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形成了金堆城—黄龙铺、蟒岭西部和镇安西部—宁陕旬阳坝等 3 个重要的钨钼矿集区, 进一步划分出了蓝田—八里坡钼矿、蟒岭西部钼矿、杨斜钨矿、蔡家庄—杨木沟钨钼矿、大菜子沟—大西沟钨钼矿 等 5 个找矿远景区。建议灵活运用“小岩体成(大)矿”理论,并充分借鉴南岭地区先进、成熟的“上脉下体、上钨下 钼”、“五层楼”或“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在矿集区及周边的找矿远景区开展新一轮的钨钼找矿工作,有望取 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东江口岩体属印支期花岗岩,位于商丹断裂带南侧,山阳—凤镇断裂北侧,主体侵位于中上泥盆统中。在岩体和围岩地层中发育一系列燕山期NE-NNE向断裂,其中上磨子沟断裂破碎带具明显断裂控矿特征,上磨子沟金矿床即严格受控于该NE向断裂。其成因类型属于热液石英脉型+断裂破碎蚀变岩型叠加改造矿床。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对金、钼矿化富集控制明显,是秦岭地区燕山期成矿阶段的一类重要控矿构造,应引起矿田构造研究和找矿预测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大宝山斑岩型钼矿床是粤北地区典型的多金属矿床之一。结合该区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而系统总结了矿区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矿区斑岩体由NNE向SW推覆并超覆于侏罗系地层之上,推覆体的主体即为钼矿体,区内矿化以钼为主,大体上具有浅部局部地段钨相对富集、深部钼相对富集的特征;(2)钼矿体产出于花岗闪长斑岩与寒武系碎屑岩、次英安斑岩的接触带,多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类型以辉钼矿石为主,有少量辉钼矿-黄铁矿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辉钼矿和黄铁矿,钼矿化以不规则细脉、网脉状产出;(3)花岗闪长斑岩、次英安斑岩等燕山期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侵入体以及硅化、绢英岩化等蚀变为矿区斑岩型钼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矿区主矿体(Ⅲ~#钼矿体)产于斑岩体底部、推覆断裂构造面之上,与斑岩体的钾化、绢英岩化以及硅化关系密切,矿区已初步控制的矿体走向长大于600 m,倾斜长大于650 m,矿体自58~#线往东和深部尚未有工程控制,因此,沿该矿体走向往东以及沿矿体倾斜方向宜进一步开展工作,有望扩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