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缺点分析,研制出符合煤矿安全要求的织物叠层阻燃输送带。重点解决了叠层阻燃输送带覆盖胶与贴胶的安全性能,明确了高强度叠层阻燃输送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肖亮 《同煤科技》2001,(2):24-25
通过高强度整芯阻燃输送带与钢丝绳芯输送带各种性能的分析对比,说明高强度整芯阻燃输送带的优越性及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 阻燃整芯输送带因其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及安全性能可靠等优点,已被广大煤矿使用,作为高产高效工作面所急需的高强度阻燃整芯输送带。也纳入了研制与开发计划。“七五”期间高强度阻燃整芯输送带已列入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并开发研制出了强度等级为1400N/mm的高强度阻燃整芯输送带。煤炭工业部要求1994年内研制出2000N/mm的阻燃整芯带。然而,输送带的  相似文献   

4.
任拥军  王克峰 《煤炭技术》2007,26(8):138-139
介绍了煤矿用PVC整芯输送带的阻燃原理、配方,分析了主要组分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实践证明,采用协同效应好的阻燃体系组合,能够达到良好的阻燃效果,大幅度提高PVC整芯输送带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5.
矿用整芯输送带接头技术的发展山东煤炭研究所李咏梅上海机用皮带扣总厂范全书,任英广70年代以来。我国矿用纤维织物芯体输送带经历了由棉帆布分层带、尼龙分层带到PVC树脂整芯阻燃输送带的发展,强度逐步有所提高。有关单位正在加紧开发更高强度等级的阻燃带芯输送...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丙烷巷道燃烧试验的技术检验水平,按MT914-2008《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标准的规定,设计了一种新的丙烷巷道燃烧试验装置。该装置把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试件固定在试验台架上,利用丙烷气的燃烧对其进行阻燃试验,试验此过程中实现丙烷气流量以及试验时间的精确控制。重点论述试验的工序流程,试验装置关键部位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气控制模块的设计思路。该试验装置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 80年代以来,我国煤炭系统为了确保井下安全,对煤矿用输送带提出了强制执行的安全性能要求。由于阻燃整芯输送带(以下简称阻燃整芯带)较分层输送带更易达到煤矿安全要求,因而在短期内获得了迅速发展。阻燃整芯带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在井下使用与分层带相比,具有不分层.抗撕及寿命长等优点。几年来通过煤矿井下使用,也确实没有发生过由阻燃整芯带引起的火灾事故,但比较集中反映的问题是:与引进设  相似文献   

8.
鹤壁局运输带厂研制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00S(8级)阻燃强力运输带,于1990年11月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组织鉴定,为我国煤矿长距离大运量安全快运输提供了条件.1400S阻燃强力输送带具有以下优点:1.强力高.径向拉断强度每毫米宽度1400牛顿;撕裂力每毫米1540牛顿.2.安全可靠.由于输送带上下复盖层和芯体都含有阻燃材料和抗静电材料,表面电阻小于(或等于)3×10~8欧姆,在运转过  相似文献   

9.
我国矿用阻燃输送带的进展郑州矿务局张芳民,李超俊80年代初,煤炭科研总院上海分院根据煤炭部1119号文规定的阻燃带三项安全性能规范,开始研制出以尼龙分层带及维纶整芯带为代表的第一代矿用阻燃输送带;从1986年起开始研制出尼龙/棉或涤纶/棉整芯PVC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煤矿用PVC、PVG整芯阻燃输送带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与国外产品的技术差距,提出了我国整芯阻燃输送带今后的发展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辰宇 《中州煤炭》2022,(11):220-225
以提升矿井开采工作面安全性为目的,设计于5G通信技术的矿井开采工作面环境监测系统。利用矿井开采工作面传感器采集其环境数据,利用定位基站获取相关位置数据,通过5G无线网络将环境数据经由协调器、交换机传输到服务器内;利用驱动程序启动工作面环境监测模型,输出矿井开采工作面环境监测结果,并将该结果发送到显示器内,实现矿井开采工作面环境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访问用户较多时,其反应时间仅为900 ms,具备较好的抗压性;在监测数据量为8 000个时,其监测结果Loss值仅为0.17,监测结果精度高;可有效监测矿井开采工作面环境温度并呈现给用户,应用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制定土地管理计划,针对土地覆盖变化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利用数学量化方式,计算土地覆盖综合指数和动态变化率,建立土地覆盖变化模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架构描述资源、环境和人文三者间关系,遵循系统性、动态性等原则建立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最大特征根,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指数,将环境安全划分为5个等级。探究在时间段内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及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由此得出二者间影响机制为:土地覆盖情况受人为破坏程度越大、环境质量越差,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降低;反之,如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林地、草地覆盖率,可对生态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刘毅 《中州煤炭》2022,(6):181-185,192
为了研究具有轻质高强、稳定性极佳特性的装配式构件,综合评估其在绿色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与节能环保价值,分析了装配式构件的物理学性能,计算其抗弯性、极限载荷、抗弯能力、抗弯强度以及延性系数,明确构件的墙体保温应用价值,建立竹木构件和绿色建筑墙体坐标系,计算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二者间最大限制距离变量,利用约束函数降低构件误判率及出界率。最后,凭借墙体内外热流导热系数,评估构件的应用与节能环保价值。仿真实验证明,应用装配式构件后的绿色建筑保温性能强,取暖耗电总量降低,具有极高的节能环保价值,可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钻井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大庆油田在中浅层探井钻井设计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从井身结构设计入手,同时对钻井液设计、钻具组合设计、固井设计一系列的设计方案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改进后的井身结构设计不仅提高了钻井施工过程中的井控安全性,而且较好地保护了环境,特别是对深层地表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了储层潜在损害方式,分析了钻井保护技术的作用原理、应用情况与取得的效果,经过2010年已钻的15口中浅层油气深下表层探井的后效跟踪,包括整个钻井过程和后续的采油过程,均未发现出现污染地表水和周围环境的现象,较之以前石油钻井更加环保,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这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调研分析基础上, 采用模糊数学、解释结构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等方法, 构建了包含环境风险、事故风险、社会风险等方面共19个指标的城市地下矿山地表感知风险评价模型, 建立了城市地下矿山地表感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并将该体系应用于某城市地下铜矿山地表感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该铜矿山地表感知的安全风险等级为Ⅳ级(即风险较低状态), 其中影响地表感知风险的关键性因素为地下水化学性指标和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6.
刘波  钟家民 《煤炭技术》2013,32(4):54-55
针对每款安全监测系统的监测功能进行研究,以改良后的Apriori算法和数据挖掘为基础,使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影响煤矿安全的环境因素进行计算和分析,促进了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监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假定滑动面为圆弧面,考虑土钉的受拉和受剪作用来分析研究土钉剪力作用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将土钉视为弹性梁,将土体作为弹性介质,根据土钉的最大弯矩来计算土钉的极限横向抗力,并且考虑土的分层分布提出的土钉支护的稳定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分析了各种土质情况下土钉支护的最危险滑动面位置和最小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高峰矿区新洲地表塌陷坑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峰矿区新洲地表塌陷区等是国家特大事故隐患区,其综合治理对矿区环境与安全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明新洲塌陷区状态,从环保与安全的角度研究综合治理方案,并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地表、陷坑和边坡的处理和监控,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工程施工,投入约600万元,全面实现了地面水沟、边坡和塌陷坑综合处理,为深部开采创造了安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了任意型态的边坡面与滑动面普遍表达式后, 针对圆弧型滑动, 根据Mohr-Coulomb破坏准则, 推导出了沿滑动面上的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精确积分式(取名“精确解法”)。结合新疆蒙库铁矿实例, 比较了精确解法与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Ordinary(常规法)、Bishop、Janbu、Spencer、Morgenstern-Price、GLE(通用极限平衡法)), 并将精确解法的最小安全系数与包括精确解法在内的7种方法的最小安全系数取平均值相比较, 发现精确解法的最小安全系数与7种方法取平均值的最小安全系数比较接近。故此认为精确解法的结果可以在工程中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20.
论环境边坡工程的设计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建设工程中,通常遇到环境边坡工程问题.环境边坡的设计与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及安全与否,涉及到主体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建成后的安全可靠度以及整个工程的造价问题.对山区边坡的类型、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以及边坡的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并对边坡工程的设计、勘察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