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影响深井采场凿岩硐室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将影响因素分为4类。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硐室稳定性的评价模型, 该模型包含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共考虑了18个影响因子。此外, 还建立了相关因子的隶属函数。以铜陵冬瓜山深井开采为实例, 对采矿方法试验采场凿岩硐室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其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凡口铅锌矿VCR采场的构建中凿岩硐室的施工问题,采用FLAC3D软件,对两种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对施工过程中顶板稳定性和边帮片帮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施工过程中拉底巷、切采、薄压和支护的施工顺序,从而确定优化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河南磴槽煤矿十平巷泵房硐室因受复杂围岩应力条件、埋置深度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支护难度较大。针对此硐室的破坏情况,采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对硐室失稳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临近水仓施工对泵房硐室的应力、位移的影响,进而采用“三锚”支护手段,对泵房与水仓间的岩体进行整体加固,以达到对泵房硐室稳定性的控制。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深井软岩硐室近距离跨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400泵房变电所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合理的跨彩卸压方案,研究了峒室加固参数,并进行了注浆锚杆设计和硐室变形监测,保证了跨采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深井高压防水闸门硐室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高压防水闸门硐室主体工程应力分布特征,并对国内第一座5.5MPa高压双门硐防水闸门硐室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给出应力测试,安全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和高压防水闸硐室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在铜坑矿91号矿体大直径深孔采矿法试验过程,对采场凿岩硐室夺的应力状态和岩移进行了监测,文中介绍了监测结果,用弹性和弹塑性理论研究了硐室围岩的应力状态,分析了硐室的稳定性和支护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徽某铜矿采用大直径垂直深孔阶段矿房法开采,首采采场开采深度为800 m,跨度达到30 m,爆破振动对周边岩体及采场结构产生了极大扰动,加之大爆破过程引发岩体能量的释放和转移,极有可能形成采场主要结构失稳,威胁回采安全。为研究大跨度凿岩硐室在动静组合作用下的稳定性,依据矿山实际情况,利用FLAC3D 5.0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首采矿段201大跨度凿岩硐室在动静荷载组合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开采过程中,最大主应力以及塑性区主要集中于条柱上,顶板在失去条柱支撑后位移增加较大,条柱支撑作用明显;开采结束后,条柱全部回采,顶板位移达到最大值,间柱成为主要支撑结构,整个开采过程中凿岩硐室较为稳定,分析结果与监测结果相吻合。建议后续开采之前适当增加凿岩硐室条柱宽度并实施锚网联合支护以提高抗压能力;通过优化爆破参数降低爆破振动对顶板的影响,并对凿岩硐室中间区域的顶板施加长锚索支护;对模拟分析和监测中容易出现破坏的区域进行布点监测,为后续开采中地压灾害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安徽某铜矿采用大直径垂直深孔阶段矿房法开采,首采采场开采深度为800 m,跨度达到30 m,爆破振动对周边岩体及采场结构产生了极大扰动,加之大爆破过程引发岩体能量的释放和转移,极有可能形成采场主要结构失稳,威胁回采安全。为研究大跨度凿岩硐室在动静组合作用下的稳定性,依据矿山实际情况,利用FLAC3D 5.0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首采矿段201大跨度凿岩硐室在动静荷载组合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开采过程中,最大主应力以及塑性区主要集中于条柱上,顶板在失去条柱支撑后位移增加较大,条柱支撑作用明显;开采结束后,条柱全部回采,顶板位移达到最大值,间柱成为主要支撑结构,整个开采过程中凿岩硐室较为稳定,分析结果与监测结果相吻合。建议后续开采之前适当增加凿岩硐室条柱宽度并实施锚网联合支护以提高抗压能力;通过优化爆破参数降低爆破振动对顶板的影响,并对凿岩硐室中间区域的顶板施加长锚索支护;对模拟分析和监测中容易出现破坏的区域进行布点监测,为后续开采中地压灾害防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针对司家营南区矿块大结构参数连跨凿岩硐室布置特点,建立了以载荷、跨度、拱失为变量的超静定三铰拱力学模型,并对硐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提出加宽硐室间柱至3 m,减小硐室跨度至6 m,实施锚网喷联合支护,约束间柱横向变形的加固措施。同时,研究得到锚杆长度为2 m,间排距为1 000 mm×1 000 mm,采用直径为6.5mm的钢筋,网距300 mm×300 mm,喷射混凝土厚度150 mm的锚网喷支护参数。最后,利用FLAC~(3D)对联合支护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硐室结构尺寸经过锚网喷联合支护能够满足承载要求,限制顶板沉降约72.7%。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参考有关岩体工程分类的基础上,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采场的具体情况,选取六个因素作为影响采场稳定性因素的主要参数,把对单个参数的优劣评价视为采场稳定性等级论域上的模糊子集,提出了综合评价采场稳定性的模糊数学方法,井结合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采场回采质量评价系统影响因素众多,影响因素权重确定存在很大主观性。文章运用基于向量相似度的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给出一种采场回采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马路坪矿深部开采岩爆倾向性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阳集团马路坪矿经过40多年的开采,某些中段即将进入深部开采的范围。为预测马路坪矿4种主要岩石在750中段、700中段和600中段的岩爆倾向性,对这4种岩石进行岩石力学试验,同时提出由不同影响因素构成的多种评判指标,通过理论预测法进行岩爆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最后运用级别变量特征值Hj作为评判准则来判断这4种岩石在3个中段的岩爆倾向性,得出这4种岩石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而岩爆倾向性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RMR及Q系统岩体分类方法对灵宝铁矿采场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运用AN-SYS软件综合评价采场细部稳定性数值分析的结果及该矿采场的稳定性。分析得出该矿在当前条件下采场稳定性良好,为安全回采矿区残留矿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RMR及Q系统岩体分类方法对灵宝铁矿采场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运用ANSYS软件综合评价采场细部稳定性数值分析的结果及该矿采场的稳定性。分析得出该矿在当前条件下采场稳定性良好,为安全回采矿区残留矿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金属矿地下采空区治理一直是矿山开采需要克服的难题之一。为探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应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构建某矿采空区稳定性二级模糊评价模型,采用四逻辑分区法确定隶属度函数,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分配矩阵,从而得出该矿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目前该矿采空区的实际情况,为该矿空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场稳定性的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矿山开采工艺与采场地压控制方法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基础上,构造了地下采场稳定性的复合模糊物元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物元的事物M(采场的稳定性分类等级),各项评价指标C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μ(x).为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采用了熵权法与专家打分法相结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根据关联度的计算结果与最大关联度原则,实现了对铜绿山矿采场稳定性等级的综合评判.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法进行采场稳定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为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实测的采场回采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传统采场回采质量评价中存在如何准确获取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建立合适的数学评价模型困难的现实,提出了基于采场实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运用CMS三维探测成果准确计算获得采场回采过程中的贫化、损失等技术参数,并结合矿山信息系统提供的回采经济指标,构建起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和确定权重值,运用拓展最小二乘方最优准则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起了采场回采质量评价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获取的评价指标参数能准确反映采场回采的实际情况,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能较有效地实现对采场回采质量的定量化评价,从而为回采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景山  刘玉洲  左秋玲 《煤矿安全》2007,38(8):38-39,46
简单介绍了微地震监测的原理,结合监测工作面的具体应用情况,应用矿山压力理论建立了采场顶板运移规律模型,并计算得出了直接顶和老顶的厚度。与微地震监测结果比较,结果基本一致,证明微地震监测可以用于预测覆岩运动规律。微地震监测技术对于确定采场覆岩高度、预报采场顶板破坏、预测煤与瓦斯突出从而预防灾害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并提高资源回采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