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吉林某铜钴镍多金属硫化矿品位低,成分复杂,对其开展了生物摇瓶浸出与柱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对铜钴镍浸出率的影响显著,生物摇瓶浸出的适宜条件为矿浆浓度15%,初始pH值1.5,浸出温度30℃,不添加Fe~(2+);酸浸预处理7d后进行生物柱浸试验,矿石粒度为-10 mm,接菌浸出60 d后,铜、钴、镍的浸出率分别为7.32%、27.47%和27.08%,与矿石粒度-20 mm无菌浸出的条件相比,钴镍浸出率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说明细粒有菌条件有利于金属的浸出;分析浸矿菌群组成,优势菌主要为嗜酸硫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和钩端螺旋菌属(Leptospirillum)。  相似文献   

2.
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At.f菌)对钼镍尾矿进行生物浸出试验,探究初始Fe2+浓度、pH值、钼镍尾矿矿浆浓度对钼镍尾矿中Ni、Zn、Mo、Cu浸出率的影响。对比研究At.f菌的生物浸出和Fe3+及稀硫酸的化学浸出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At.f菌浸出体系初始Fe2+的质量浓度在9~12 g/L时,At. f细菌浸矿最佳;pH值在1.0~2.6时,pH值对At. f细菌浸出浸矿体系的整体影响不大;矿浆浓度越低,对金属矿的浸出效果越好。At.f菌的生物浸出对尾矿中Ni、Zn浸出效果明显好于Fe3+及稀硫酸的纯化学浸出,浸出16 d后,Ni和Zn最大浸出率分别为66.93%和82.71%。而Fe3+的化学浸出体系对Mo的浸出效果优于At.f菌和稀硫酸浸出体系。At.f菌、Fe3+及稀硫酸浸出第16 d时,Cu浸出率分别为85.46%、61.52%和92.35%。At.f菌在浸出体系中不断产生的Fe3+和H+对尾矿可进行持续氧化作用,后期主要是以At. f菌的直接氧化为主。XRD结果显示,在At. f的浸矿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铵黄铁矾,钝化尾矿金属的浸出。量的铵黄铁矾,钝化尾矿金属的浸出。  相似文献   

3.
刚果(金)某铜钴矿尾矿铜、钴品位分别为1.33%和0.33%。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该二次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回收工艺研究,着重介绍了浸出、除杂、沉钴工艺条件研究情况。研究表明,两段浸出—萃取—电积提铜—低品位萃余液除杂—沉钴回收铜、钴工艺中,第1段浸出2 h、pH=2.0,第2段浸出4 h、pH=1.5、矿浆电位350 mV;除杂沉淀6 h、终点pH=4.0;沉钴6 h、终点pH=8.9等为适宜的主要工艺技术参数。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适应性好,铜、钴回收指标高,硫酸、水、药剂等消耗低,生产稳定,生产指标达到甚至优于设计值,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刚果(金)某低氧化率铜钴矿选冶联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刚果(金)某铜钴矿氧化率低、直接浸出回收率低的问题,采用浮选回收硫化铜钴精矿、硫酸浸出浮选尾矿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结果表明,采用硫化矿闭路浮选得到的硫化精矿中铜品位50.81%、钴品位1.62%,铜回收率24.79%、钴回收率11.10%; 浮选尾矿在液固比2∶1、硫酸用量202 kg/t条件下常温搅拌浸出3 h,铜浸出率93.98%,钴浸出率72.44%; 选冶综合回收率铜95.47%,钴75.50%,酸耗199.58 kg/t。与原矿直接硫酸浸出工艺相比,铜回收率提高了14.95个百分点,钴浸出率提高了6.93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矿物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细菌浸出金川含镍磁黄铁矿混合精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枚  柯家骏 《矿冶》2002,11(Z1):157-160
细菌浸出金川含镍磁黄铁矿混合精矿的研究结果表明,用适量的硫酸预浸出吉镍磁黄铁矿混合精矿,可以加快细菌浸出的反应速度.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f.)与氧化硫硫杆菌(T.t.)混合菌株(按11接种量比)进行浸出的效果,稍高于单一T.f.菌株的浸出效果.经含镍磁黄铁矿混合精矿矿浆驯化后的T.f.菌株,比原菌株的浸出效果有明显提高,浸出10天的镍、钴、铜和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8%、78%、40%和45%,镁的溶出主要与体系的酸度有关.细菌浸出硫化矿物的次序是含镍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被酸溶浸的次序是绿泥石、方解石>蛇纹石>橄榄石>透闪石、滑石.  相似文献   

6.
四川会理某铜钴尾矿铜钴品位分别为0.84%和0.33%,-400目含量占65%,铜钴矿物氧化程度较高。为了充分回收其中的有用成分,减少金属残余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采用硫化浮选-硫酸酸浸工艺进行了铜钴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粗2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硫化浮选流程处理该尾矿,最终可获得铜、钴品位分别为7.14%、4.15%,铜钴回收率分别为76.11%、87.16%的铜钴混合精矿;在硫酸与铜钴混合精矿质量比为15%,液固比为4∶1,浸出温度为75 ℃,浸出时间为100 min的情况下用硫酸酸浸铜钴混合精矿,铜、钴的浸出率分别为86.74%、81.36%。对应试样的铜、钴回收率分别为66.01%、70.91%,较好地实现了该尾矿中有用成分的回收。  相似文献   

7.
低品位铜矿微生物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颖博  林海 《金属矿山》2010,39(1):11-15
介绍了目前细菌浸铜技术的概况,阐述了微生物浸出低品位铜矿的现状,包括优良菌种的培育、完善的浸矿工艺和生物反应器的改进,并指出了低品位铜矿、特别是低品位铜尾矿微生物浸出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氧化铁硫杆菌的微波诱变及对低品位黄铜矿的生物浸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微波辐照诱变氧化铁硫杆菌T.f菌以及浸出低品位黄铜矿的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够引起浸矿细菌产生变异,提高菌种的活性。诱变菌比原始菌的活性提高了39.96%。T.f菌经微波处理,浸矿性能有明显提高。与T.f菌相比,诱变后的T.f菌对原生铜矿的浸出率提高了31.44%,对易浸的次生硫化铜矿浸出率从53.66%提高到74.97%,总铜浸出率从32.43%提高到56.58%,浸出终点比原始菌提前了5~10d。诱变后的T.f菌对以黄铜矿为主的多金属铜矿具有较好的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已驯化的碱性细菌对铜尾矿进行单纯的生物浸出时铜浸出率不是很高的问题,通过添加适量的氨水进行生物-化学联合浸出试验,并与不添加菌的氨浸这一单纯的化学浸出试验进行对比,来寻求合适的尾矿浸出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单纯的氨浸试验中,当氨水增加至较高浓度后,铜浸出率增长缓慢;在联合浸出试验中,当初始氨水的浓度40 g/L,浸出时间30 d左右,可达到较好的浸矿效果,铜浸出率可达35.57%。而单纯的碱性细菌浸矿时的最高浸出率为24.51%,同等条件下单纯的氨水浸出时的浸出率仅11.98%,联合浸出率分别提高了11.06个百分点和23.5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低浓度的氨水对细菌浸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藏某高结合率氧化铜矿含铜1.23%,根据其矿石性质,采用浮选酸浸联合工艺回收铜资源.硫化-黄药浮选法回收较易选的氧硫铜矿物,浮选尾矿通过加温酸浸回收其铜资源.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粗一扫二精的浮选闭路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7.33%,回收率为34.88%的铜精矿.浮选尾矿中铜品位为0.81%,对浮选尾矿进行加温酸浸,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液固比为3∶1,酸矿比为100kg/t,浸出时间4h,铜浸出率达82.26%.总体实现了该氧化铜矿资源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混合菌对低品位硫化铜矿进行槽浸研究,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监测浸出过程中菌群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浸矿菌共同作用20 d,硫化铜矿中铜的生物浸出率达到85.66%,而酸浸仅为24.43%。在生物浸出的2~12 d,At.ferrooxidans是主要的浸矿菌,浸出液中Fe2+浓度快速下降、Eh上升,促进硫化矿的快速分解,Cu的浸出率达到79.50%;12 d以后,混合菌中的优势种逐渐被At.thiooxidans取代,浸出速度逐渐降低。此外,Mantel test结果表明,浸出液中Cu和Fe与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混合菌对永平铜矿低品位黄铜矿矿石细菌浸出的效果,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银离子的催化效应。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银离子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和提高铜的浸出率,其中添加初始银离子浓度10 mg/L时,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600 h时内铜的浸出率可以从20%增加到65%,比不添加银离子时提高了45%。添加初始银离子使矿石中铁的浸出和溶液中二价铁的细菌氧化明显受到抑制。当有银离子时,低品位黄铜矿矿石在低氧化还原电位下比高氧化还原电位更有利于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13.
某硫化铜矿尾矿碱性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尾矿坝中富集培养的碱性硫杆菌, 进行某硫化铜矿尾矿的浸出试验, 从接种量、细菌的适应时间、矿浆浓度等方面探讨细菌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样结果显示, 当接种量为25%, 细菌的适应时间为5 d, 矿浆浓度为5 g/L, 在浸出时间为50 d时, 尾矿中铜的浸出率最高达24.51%。浸出试验优化后, 铜浸出率预期最大值33.4%, 可提高8.8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生物浸出时细菌对铀矿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某铀矿石为菌浸对象,通过实验,观察了菌浸过程中细菌发育的状况以及体系中pH、Eh和Fe2 的变化规律,发现浸出液pH值、Fe2 的稳定下降以及Eh值的持续升高可以分别作为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适应铀矿石并良好发育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生物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细菌浸出脱硫。研究表明,酸性溶液中磁黄铁矿比黄铁矿更容易溶解,其浸出脱硫率比黄铁矿的高。细菌的氧化作用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脱硫率明显升高,且随浸出时间的增长,脱硫速度也明显加快。磁黄铁矿细菌浸出的最大脱硫率达65.65%,比无菌浸出时提高了23.57个百分点;而黄铁矿细菌浸出的脱硫率最高达50.49%,比无菌浸出时提高了17.29个百分点。生物浸出磁黄铁矿的过程中存在细菌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钼尾矿中钼、铜和铁的生物浸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浸矿微生物对钼尾矿进行生物浸出,在钼尾矿质量10 g、矿浆浓度10%(w/v)、微生物加入量10 mL(微生物初始浓度2×107个/L)、浸出温度28 ℃条件下,经过21 d生物浸矿,钼尾矿中的Mo、Cu和Fe浸出率分别达到82.87%、83.73%和88.78%,钼尾矿中的重金属含量大大降低。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浸矿微生物对尾矿中的辉钼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氧化作用,以及铁离子对辉钼矿的化学浸出作用,实现了尾矿中Mo、Cu和Fe的有效浸出。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浸出深海多金属结核中有价金属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李浩然  冯雅丽 《有色金属》2000,52(4):74-76,94
对微生物浸出深海多金属结核中有价金属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考察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结核中有价金属的工艺条件:矿浆浓度、浸出过程中pH、接种量、浸出过程中的温度和还原剂,同时对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了驯化。菌体的直接作用是结核中有价金属浸出的关键。实验证明:用氧化亚铁硫杆菌,采用Leathen培养基和染料污水制成的混合培养基,黄铁矿为菌种的营养基质和浸出过程中的还原剂,多金属结核无需干燥、磨细,在常温、酸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金川二矿区贫矿的矿石性质和选矿工艺技术,通过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含镍6.16%、铜3.53%、氧化镁7.54%的铜镍混合精矿,铜镍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0.11%和75.57%。  相似文献   

19.
低品位磷矿的生物浸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传统的选矿方法已经越来越难处理低品位的磷矿,生物浸出技术由于其经济、环保的特点在湿法冶金领域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但在浸磷方面的应用国内外都较少。本研究采用从安徽省某煤矿酸性水分离出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采用紫外线和微波诱导方法,培养出的硫杆菌种能够产生更多的硫酸。使用经过诱变的微生物浸出中国湖北钟祥的低品位磷矿,可以达到比原菌更好的浸出效果。在生物浸出的过程中加入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提高磷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20.
泥型废弃铜矿的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细菌对Cu2+、Fe2+离子的耐受性能及其氧化活性,对泥型废弃矿进行了细菌浸出研究.结果表明,细菌对Cu2+、Fe2+有较强的耐受性能,但要保持其高效的氧化活性,其浓度应分别控制在2 g/L和4 g/L以内.泥型废弃矿经脱泥处理后,采用柱浸和堆浸法,50 d后铜的浸出率高达62.2%和6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