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对城市效率、矿业城市效率的概念和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效率的研究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研究区域尺度、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梳理,指出现在矿业城市效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1)基本内涵等基础研究不足;2)从城市综合效益角度系统的对比分析相对缺乏;3)动态的评价分析薄弱;4)机理研究相对欠缺。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未来矿业城市效率的研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理论研究;2)强化矿业城市效率的实证研究;3)完善矿业城市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4)加强矿业城市效率的动态评价研究;5)注重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资源型城市效率的DEA方法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12个代表不同类型的矿业城市为样本,构建7个DEA模型,利用2004年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石油类城市综合效率最高,煤炭类城市综合效率最低,大、中、小型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规模收益不变和递减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模型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评价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汤建影  周德群 《煤炭学报》2003,28(4):342-347
结合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特点,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对1999年我国50个地级以上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指出了不同类型矿业城市在发展效率方面的不同特点,验证了矿业城市的发展与所依托的矿业资源、城市规模、所处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同时表明,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型矿业城市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国家应当从地区经济发展均衡的角度出发,鼓励西部地区中小型矿业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龙如银  汪飞 《煤炭学报》2008,33(11):1319-1324
以50个矿业城市为样本,运用Malmquist-DEA模型测算了其1990-2004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变化来源,并对矿业城市的规模报酬状态及投入拥挤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矿业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轻微提高,平均增长率为3%,技术进步显著;不同类型、区域的矿业城市效率差异明显;达到合理规模收益的矿业城市很少,大部分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投入拥挤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矿业城市投资环境评估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矿业城市及其投资环境特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矿业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并选取9个矿业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旨在为受资地区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老新矿业城市"三化三早一改制"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魁 《资源与产业》2005,7(3):12-14
老矿业城市解决三大突出困难要实行"三化"发展战略,其核心指导思想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新兴的矿业城市实行"三旱一改制"发展战略,其核心指导思想是认真吸取老矿业城市的经验教训,见事早、规划旱、动手早、防患于未然.许多矿业县城正处在实行"三早一改制"发展战略、建设新型矿业城市的关键发展阶段,切不可把它们排除在矿业城市之外,贻误机遇.尽管矿业城市的困难突出,但矿业城市的优势是难得的资源条件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固定资产投资、市区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和制度变迁五个因素为解释变量,对1990~2002年中国不同地区矿业城市经济增长作了回归分析。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投入仍然是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制度因素对东、中部矿业城市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说明西部矿业城市仍需要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实现矿业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将我国75个典型矿业城市从生命周期和资源类型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利用2015年矿业城市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人口数据和经济数据(GDP)来对比不同矿业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探索不同类型矿业城市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高值城市和低值城市在空间上较为集中,且二者差距较大;成熟型的煤炭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普遍较高,成熟型的有色金属型城市或非金属矿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普遍较低;不同类型矿业城市分能源类型二氧化碳排放占比情况异中有同,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正相关性。要实现矿业城市的低碳发展,应紧抓高碳排的矿业城市,稳定住低碳排矿业城市,加快矿业城市的经济转型,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生产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了矿业产业依存度概念(简称矿业依存度),据此从中国663座城市(2000年)中划分出95座矿业城市,并将95座矿业城市划分为3类:高度依赖型矿业城市、中等依赖型矿业城市和一般依赖型矿业城市。初步总结了矿业城市矿种、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等基本特征,并与全国城市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0.
矿业依存度与中国矿业城市定量分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提出了矿业产业依存度概念(简称矿业依存度),据此从中国663座城市(2000年)中划分出95座矿业城市,并将95座矿业城市划分为3类:高度依赖型矿业城市、中等依赖型矿业城市和一般依赖型矿业城市。初步总结了矿业城市矿种、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等基本特征,并与全国城市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矿业城市,随着城市中原有工业的日渐衰退,曾经繁荣兴旺的城市日益萧条。如何构建和谐的矿业城市?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是矿业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矿业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矿业城市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和谐的矿业城市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徐君 《煤炭工程》2004,(3):53-55
通过比较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方法,在充分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矿区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的状态趋势评价模型,它既反映某一时点的矿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又能综合对比出矿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状况。最后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又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尤其是金昌这样的矿业城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文立足金昌实际,探讨了金昌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思想和任务并对金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如果忽略或者轻视了协同问题,则从根本上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内部互相独立的、条块分割的孤岛式运行的系统也是无法长期生存和演进的。本文打破原有的矿区和城市的界限,创建矿城耦合系统,为今后矿区和矿业城市建立具有协同发展作用的运行机制和研究给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徐君 《煤》2002,11(3):4-7
首先界定矿区城市的概念 ,然后从矿区城市动力体系构建、加强矿区城市经营、数学化矿区城市的建立等几个角度 ,探讨了矿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矿业城市是以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带动和支持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城市经济类型。受矿产资源储量的制约以及资源开采过程的影响,矿业城市的发展一般经历前期开发、增产期、稳产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但是又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对于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Logistic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矿业城市的成长和发展轨迹。对矿业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模拟表明,当发展要素基数达到零时,矿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阀值;矿业城市在进入衰退期以前,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可摆脱对单纯产业的依赖性,从而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色金属矿区与所在城市的关系可将矿区分为城市矿区型、矿区城市型和城镇型3类,在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有色金属矿区实施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徐君 《煤》2003,12(3):1-3,31
首先界定矿区城市的含义 ,然后从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探讨了矿区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鲁尔模式对河南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城市是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城市转型是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河南省有较多的矿业城市,如何应对其城市转型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河南省矿业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足迹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可持续发展程度为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武安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结构和生态承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5个矿业城市进行生态足迹比较、区域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和可持续发展测度3个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业城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出现生态预警,处于恶性发展状态。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矿业城市的能源消耗需求量大。本文针对矿业城市的资源特殊性,提出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