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根据赋存倾角的不同,煤层划分为缓倾斜(0°~25°)、倾斜(25°~45°)和急倾斜煤层(45°~90°)。大倾角煤层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比较公认的是指倾角>30°的煤层。肥城煤田地质构造特别复杂,受数十条大断层影响,形成较多的30°以上的大倾角区域,特别是陶阳矿、白庄矿和查庄矿比较突出。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肥城矿区对大倾角煤层均采用了高档普采工艺和走向后退式采煤方法,安全地进行了开采,取得了较好效果。大倾角煤层开采需要解决的问题:(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的冒落矸石沿工作面下滑,使采空区沿倾斜方向形成不均匀充填带(工作面下部…  相似文献   

2.
1现状和发展一般定义缓倾斜煤层倾角≤25°,中倾斜煤层在25~45°,急倾斜煤层>45°。大倾角煤层是指倾角在35~55°的煤层。中国大倾角煤层综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从德国、英国、波兰、苏联引进的一些大倾角煤层综采设备在鹤壁、开滦、沈阳、南桐、攀枝花等矿务局使用,国产缓倾斜煤层综采设备在沈阳、鹤岗等矿务局用于开采≤35°的煤层.1985年煤科总院上海分院、煤科总院北京开采所和张家口煤机厂开始研制中国第一代大倾角煤层综采成套设备(图1),1988年末通过试验室试验.1900年在北京14届国际采矿博览…  相似文献   

3.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设备拆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亮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5):41-42,45
赵各庄矿3137综采工作面终采位置倾角局部达到26,°设备拆除采取由上而下的方式,给顶板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拆除条件的充分准备,拆除期间的顶板安全管理,达到了大倾角情况下综采设备由上向下拆除的理想效果,实现了安全、快速拆除。  相似文献   

4.
<正> 经济型综采在20°以下缓倾斜煤层已取得很好效果,但在25°左右大倾角或极破碎顶板条件下困难较多。为摸索在大倾角破碎顶板条件下提高采煤机械化的途径,我矿于1988年初在1256工作面上了一套经济型综采,已采煤12个月,累计产量257705t,平均月产21476t。现月生产水平已稳定在3万吨以上,最高月产35042t,最高月工效14.2t,最高月推进61.5m。一、基本情况 1256工作面原是炮采,以后改作综采准备,采面剩余走向长度410m,工作面平均斜长134m,倾角20~26°煤厚一般3.8m,局部在2m左右,层间有一夹矸层,厚0.1~0.3m。采面上已暴露的断层落差在1.5m以上的有6条,与走向成斜交。还有一直径  相似文献   

5.
柳锋 《煤矿机电》1993,(3):32-34
<正> 1 大倾角采煤机的特点大倾角采煤机是指适用於煤层倾角为35°~55°的采煤机。它是大倾角煤层综采成套设备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具有足够大的牵引力采煤机在向上牵引割煤时要克服割煤时的运行阻力和自重在倾斜方向上的分力,要有  相似文献   

6.
在对淮南矿业集团大倾角煤层工作面1988—2002年间发生的顶板伤亡事故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倾角煤层采场顶板事故类型、特点、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计立体模型架 ,实现了在不同倾角条件 ( 0°~ 75°)和不同开采体系 (真、仰、俯伪斜 )下 ,大倾角煤层矿压显现的模拟研究 ,得到不同结构条件顶板在煤层开采时活动、破断和稳定规律及其力学行为特征 ,并对大倾角煤层开采方法及支护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在大倾角“三软”煤层条件下,选择了走向长壁采煤方法和合理的支护设计;坚持了初撑力第一的观点;实施了单体液压支柱“阻力监控”方法;保证了支护系统具有良好增阻性能和初撑刚度;成功地解决了倾角25~75°,煤层松软,顶板破碎,支柱扎底、复杂困难条件下安全开采;实现了稳产,高产,高效,安全生产,为大倾角安全开采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三软”大倾角煤层综采面生产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淮北矿务局桃园矿,在“三软”大倾角27~42°煤层综采工作面,通过采用先进的装备与工艺进行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大倾角综放开采液压支架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从静力学角度对大倾角条件下综放开采液压支架抗倾覆、滑移、扭斜稳定进行了分析,结合王家山煤矿的大倾角(29~43°)工作面的煤层条件和生产实践,对大倾角综放开采液压支架的3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煤层倾角、顶板压力、支架几何参数、支架工作状态对支架稳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保证大倾角综放液压支架稳定的途径和王家山煤矿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