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近10年我国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掌握煤层气资源情况、阐明了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规律,重新对全国30个主要含煤盆地埋深在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开展评价工作。第4轮评价继承并更新完善了以往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体积法为主,按照计算单元-区带-盆地的层级顺序开展,将全国煤层气资源按照大区、煤阶、埋深、煤系几方面进行了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在2 000 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29.82×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2.51×10~(12)m~3;首次建立了樊庄、三交、保德3个不同煤阶的解剖区,开展类比法评价,进一步落实了含气量、可采系数等关键参数;并且首次评价了埋深在1 500~2 000 m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煤层气资源的最新勘探结果,有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快速推进和进一步落实并提高资源等级。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42个主要含气盆地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6.8×1012m3,埋深1500m以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10.9×1012m3,地质资源量大于1×1012m3的含气盆地(群)有鄂尔多斯、沁水等9个盆地(群).文章通过对中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和资源潜力的深入剖析,预测了中国煤层气储量和产量未来的增长趋势,我国煤层气产业将在201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1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000×108m3,瓦斯(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108m3.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12000×108m3,产量超过300×108m3.并指出了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区带.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建议,即重视和加强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大基础性地质工作投入、加强科技攻关、优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加强煤层气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3.
最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6.8万亿m3,1500m以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10.9万亿m3。  相似文献   

4.
我国深煤层煤层气资源量巨大,埋深在1000~2000m的煤层气资源量占2000m以浅资源总量的61%。由于深煤层所具有的“高温、高地应力、高孔隙压力、低渗透率”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储层物性,与浅煤层相比,深煤层储层物性特征较差,目前我国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浅部,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对深部的勘探已大势所趋。但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与浅煤层相比,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适用于浅煤层煤层气的开发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深煤层煤层气开发。鉴于深煤层储层的独特特点,注CO2提高采收率增产技术、煤层气与煤系地层砂岩气共采技术将是提高深煤层煤层气井产气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范立民 《陕西煤炭》2007,(6):103-103
1996年王双明、王晓刚等完成的《陕西省韩城矿区煤层气赋存规律及资源评价》,预测韩城煤层气资源总量为134.48亿立方米。日前,在韩城进行煤层气田勘探工作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发现并探明韩城某区块首个煤层气田,探明地质资源量达50亿立方米。初步印证了该预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全国煤层气资源动态评价与可利用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道勇  朱杰  赵先良  高煖  庚勐  陈刚  焦健  刘思彤 《煤炭学报》2018,43(6):1598-1604
按照统一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框架,运用体积法,对陆上41个主要含煤盆地(群)煤层气资源的品质、分布状况以及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0.05×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2.50×10~(12)m~3。煤层气资源区域分布较为集中,鄂尔多斯、沁水等10个大型含气盆地煤层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层系上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煤层气整体品质一般,类型以II类为主,其次为Ⅰ类,可采性差异大,可采性较好的地区有限。与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相比,本次动态评价地质资源量减少了6.76×10~(12)m~3,可采资源量增加了1.63×10~(12)m~3,主要由于含气量数据可靠程度增加和对埋深认识的变化。我国煤层气具有地面规模开发条件的可采资源量在4×10~(12)m~3左右。沁水、鄂尔多斯、滇东黔西、准噶尔等几个大型盆地具有优先开发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鹤岗煤田煤层气赋存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鹤岗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侏罗统石头河子组 ,总厚度 730~ 1310m含煤 40余层 ,可采和局部可采36层 ,含煤总厚度 2 9 46~ 85 80m。含煤系数 4 0 %~ 6 5 % ,矿区煤层埋深 2 0 0 0m以浅煤层气含量大于 4m3 /t。至保有储量界线范围内 ,煤层储量可达 40 8亿t,外围预测煤炭储量达 8 1亿t。煤类以气煤为主。煤层气含量南山、新一、兴安台矿平均值为 13m3 /t。经计算煤层气资源量达 6 31亿m3 ,因此 ,从煤层气赋存特征入手 ,深入研究本区煤层气赋存规律 ,对煤层气评价及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据煤田地质钻孔、煤层气参数井获取的详实资料,通过对煤层及煤层气地质信息的有效提取,对比德向斜煤储层渗透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煤层气资源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区内主要为中-薄、中灰、低挥发份、相对富氢煤;主要煤层6号煤煤体结构较大程度地受到构造破坏,其余煤层原生结构较完整;裂隙较发育,孔隙度较大;煤层试井渗透率较高为中渗透率煤储层.向斜内煤层气总资源量为323.63亿m3,埋深1000m以浅资源量为306.46亿m3,大于15m3/t含气带资源量为243.85亿m3;区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130.58亿m3.目前化乐勘探区可作为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资源评价项目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技术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新一轮煤层气资源评价中,中国石化对煤层气风化带下限深度、煤层气可采系数和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可靠性评价等重要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旨在通过评价方法技术的讨论,推动我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工作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层气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组织全国各省煤田地质局开展煤层气资源评价工作。1996年至1998年接着进行《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研究。这是在四十多年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和煤田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最新的煤层气资源量。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和部署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扼要阐述了全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本次计算结果:含气量大于4m^3/t,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4.34万亿m^3。我国煤层气资源蕴藏丰富,但主要集中于华北聚气区和华南聚气区西部,东北和西北聚气区煤层气资源量较少.目标区煤层气资源丰度相对较高,>1.5亿m^3/km^占54%,但多为1.5-3.5亿m^3/km^2之间,最高仅为8.77亿m^3/km^2。在深度分布上以1500m以浅深度内煤层气资源量为主;由于以往勘探深度较浅,预测储量的比例低。 结果表明,华北聚气区煤层气资源巨大,资源丰度较高,目标区规模较大,大型目标区数量多,华南目标区资源规模小。大、中型目标区局限于黔西、滇东、川南、黔北等西部地区,而且目标区的资源丰度低,平均约0.97亿m^3/km^2。而煤层埋深较浅。东北聚气区的目标区规模偏小。但煤层气资源丰度较高。西北聚气区总的特点是目标区以小型为主,面积小,资源量少,资源丰度高。煤层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淮南煤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影响煤层气可采性的资源量条件、渗透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建立了煤层气可采性的事故树模型;根据西山矿区勘探开发资料,建立了该区煤层气可采性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该区不同矿井的评价值。结果表明:西山矿区杜儿坪矿最有利煤层气开发;屯兰矿、东曲矿、马兰矿和西铭矿仅次于杜儿坪矿;官地矿开发潜力一般;西曲矿、镇城底矿和白家庄矿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分值小,不具备开发潜力。西山矿区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为降低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风险和成本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黔西都格井田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可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预测评价黔西都格井田煤层气资源的可采潜力,推进黔西地区薄至中厚煤层群发育条件下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基于在该井田内实施的煤层气井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分析了可采煤层和顶底板发育条件、储层压力、含气性和孔渗性等重要储层地质特征,利用等温吸附曲线、相似地区储层类比和实际排采结果拟合等方法预测了煤层气可采性。结果表明:都格井田可采煤层含气量为3.94~29.95 m3/t,平均12.48 m3/t,含气饱和度平均为60%,煤储层以常压为主,含气饱和度较高,并有含气量高、孔渗性好的特点。通过等温吸附曲线法、类比法、排采试验数据拟合等3种不同方法预测都格井田可采系数分别为:0.49~0.68,0.40~0.53和0.41,综合评价可采系数为0.41~0.68,说明了井田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开发条件和可采性。  相似文献   

13.
《煤炭学报》2005,30(2):236-236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据专家测算,我国陆上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1.46万亿m^3,其中可采资源量约为8.8万亿m^3,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尽管沁水盆地已进入煤层气规模开发利用阶段,成为我国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之一,但其储量产量增速放缓,距离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本文梳理总结勘探进展,开展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沁水盆地煤层气地质资源量4.00万亿m3,可采资源量1.53万亿m3,资源潜力巨大。盆地北部太原组15#煤层和南部山西组3#煤层是当前及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盆地南部夏店-沁南区块是未来储量增长的重要潜力区。面对地质、技术、效益、管理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和挑战,要坚定发展信心,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沁水盆地煤层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红阳煤田采集煤样的煤岩显微组分、煤级、煤相、煤岩显微裂隙分析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研究了该区的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煤层气生气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物性特征.并采用基于G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区的煤层气资源量,预测了煤层气资源分布的有利区.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217.87×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1.54×108m3/km2,该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其中,红阳矿的东南部及红菱-红阳的东南深部预测区,煤层累计有效厚度大,煤层气资源丰度高,煤储层物性较好,是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6.
在煤炭资源枯竭矿井残煤、残气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煤层气资源量估算方法,服务于我国报废矿井煤层气资源潜力初步评价及开发有利矿井筛选工作。资源可采性分类法基于"涌出下降曲线"与"物质平衡原理"分别对煤层气可采及不可采资源量进行估算,该方法涉及数据量少,适用于当前尚未关闭的煤炭资源枯竭矿井煤层气资源量估算。解吸过程法对具不同解吸特征的残煤分别计算其残气量,涉及参数的获取难度小,适用于当前已关闭的煤炭资源枯竭矿井煤层气资源量估算。  相似文献   

17.
依据韦州矿区煤炭勘探煤层资料、煤层气参数井获取的储层资料,通过对煤层气开发地质信息的有效提取,对韦二煤矿煤储层物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并采用数模方法预测了煤层气抽采率,确定了地面煤层气抽采相对有利区。研究认为:区内煤层含气性整体偏低,煤层甲烷含量在0.20~11.73 m3/t,气含量高值区仅出现在部分煤层、局部区域。多期次构造运动致使裂隙发育复杂化,硬度变小,煤体结构多为碎粒—糜棱结构,渗透率降低。主要可采煤层煤层气资源量为5.55×108 m3,资源丰度为1.51×108 m3/km2,属中等丰度、小型煤层气藏。各煤层煤层气采收率较低,约为15%,可采潜力较差。资源量在煤层分布上相对集中,12、14、15煤层气含量4 m3/t以上重叠区域为煤层气地面抽采相对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8.
安阳-鹤壁矿区有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及煤矿瓦斯灾害治理,以煤田勘探、煤层气勘探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煤层气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通过对构造背景、煤的储层特征、煤的吸附特征、地应力特征、二1煤层气含气量等的分析,指出含气量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该区深部二1煤层煤层气含气量,评价了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二1煤层气含量和渗透性较高,煤层气资源较为富集,煤层气资源量达1132.98亿m3,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开发潜力,区内存在3个较有利于煤层气地面开发的区块,其中彰武伦掌-鲁仙-铜冶可作为首选开发区块.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埋深15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018亿m^3。多年来,重庆市各矿区一直致力于煤层气抽放工作,而且已经取得了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的成功经验。本文从煤层气的储层特征、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开发条件等方面,论述了重庆市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必要性和良好发展前景,提出了开发煤层气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利用煤层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深部。鄂尔多斯、准噶尔等盆地部分煤层气井勘探成功表明深部煤层气资源在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储层压力及临界解吸压力等关键参数方面较浅部有利,开展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是重要前瞻性课题。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川南煤层气田的勘探,尤其是万宝山构造带延3井组的成功开发是我国深部煤层气开发获得突破的1个典型实例。一般来说,影响深部煤层气开发的因素较复杂,是一个系统工程,通常可以将这些因素划分为资源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两大类。延川南煤层气田开发的经验表明,影响深部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受地质条件控制的压裂技术与排采技术,提高深部煤层气单井产量的途径是做好富集高渗区选区评价和预测,加强以压裂为核心技术的工程工艺攻关研究及做好排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