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详细分析了鸡东盆地新生代含煤岩系沉积体系主要有河流沉积体系、冲积扇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部分地区发育湖泊三角洲体系。并对沉积相在垂向上的展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井田含煤岩系地层沉积演化史 ,结合含煤岩系岩性组合、砂体形态及平面配置关系、垂向沉积层序、沉积构造等特征 ,综合分析井田煤系地层沉积体系 ,探讨了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的沉积环境及其聚煤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构造、含煤地层特征、含气量和储层物性特征四个方面探讨了鹤岗盆地煤层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鹤岗盆地煤层厚度大、埋藏适中、含气量较高都显示出较好的生气能力;断裂十分发育导致煤岩结构破碎、渗透率差,是破坏煤层气发规模富集的不利因素;鹤岗盆地资源量丰富,及时调整勘探思路,寻找小规模富集区,面积降压,是将资源量转化为储量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对上侏罗统主要煤岩组--石头河子组3个岩段、5个亚段的垂向充填序列,相的空间配置,沉积古地理环境演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鹤岗煤田成煤古地理景观为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模式,进而指出了煤的聚积场所是扇前 、河流泛滥平原与湖泊三角州,富煤带和富煤中心主要展布在同沉积隆起与坳陷的斜坡带上。  相似文献   

5.
山西朔州金海洋矿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金海洋矿区煤层多、厚度变化大的煤层展布规律,通过对矿区276个钻孔测井、岩心资料分析并进行粒度统计和元素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区主要发育障壁海岸、浅水三角洲和河流湖泊3种沉积体系,障壁岛、泻湖、潮坪、沼泽、三角洲、河流、湖泊7种沉积相类型,相带南北分异、东西展布;成煤期间多次海侵,受此影响,9号、11号煤发育连续,煤层测井高峰窄频峰值较多,夹矸数一般大于4,其他煤层发育不稳定,尖灭缺失;11号煤西厚东薄、北厚南薄,均厚3.69 m,9号煤西薄东厚,东部分叉,均厚6.78 m;太原组煤中V、Mn、U、P、Fe、S等元素含量均比山西组高,与沉积相展布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鸡西盆地含煤地层城子河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鸡西盆地含煤地层城子河组的沉积体系、分布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城子河组的分布、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7.
黄波  杨晓娜  廉有轩 《煤》2012,21(4):42-45
将禹州煤田含煤岩系划分为陆表海碳酸盐—碎屑滨岸沉积体系、滨海平原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总结了各沉积体系的沉积环境特征,并建立了对应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鹤岗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德海  苏循新 《煤炭技术》2008,27(6):136-137
通过对鹤岗盆地构造形态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其构造成因类型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研究探讨鹤岗盆地的构造类型,对寻找新的煤盆地及深部找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对渤海湾盆地内各坳陷区上百口钻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芯、测录井及地震等资料,探讨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建立了含煤岩系沉积模式,揭示了含煤岩系的残余地层展布规律。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太原组及山西组,岩石类型包括煤岩及暗色泥岩(包括炭质泥岩)。其中,太原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以陆表海堡岛沉积体系下泥炭坪为特征,沉积物泥炭的显微组分以腐殖组为主,普遍富硫,且矿物质含量较高,成煤后以镜质组为特点,壳质组相对丰富;山西组由于受物源区碎屑物质供给能力增强及大规模海退的影响,各类泥炭坪等主要成煤环境随时间推移由北向南发展,并逐渐被浅水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聚煤环境取代,该类泥炭沼泽形成煤层厚度较大,但受分流河道冲刷作用,因此横向厚度变化较大,结构复杂,硫含量一般较低,灰分含量高。根据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岩系及成煤环境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堡后泥炭坪、潮坪泥炭坪、潟湖泥炭坪、潮汐三角洲泥炭坪及浅水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5种模式类型,它们各具不同的沉积岩相组合及成煤特点,多种成煤模式可同时共存且相互演化。通过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残留厚度较大,分布广泛,但受中新生代构造断裂影响,部分地区遭受剥蚀。通过对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有机质丰度等烃源岩指标的分析,结合不同类型的测井曲线,估算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有效煤系烃源岩的厚度。其中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有效煤系烃源岩在黄骅坳陷南部、冀中坳陷的苏桥—文安地区分布较厚,有效煤系烃源岩厚度在150~200 m,最厚可达250 m以上;临清坳陷及东濮坳陷中东部有效煤系烃源岩厚度普遍在50~100 m;济阳坳陷有效煤系烃源岩呈零星分布,在各次级凹陷中均有小面积累厚较大的煤系烃源岩发育。  相似文献   

10.
以往认为宣化煤田是以河流体系为背景的沉积环境,煤层主要形成于河漫泥炭沼泽。随着冲积扇,湖泊沉积的发现使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观点才逐步建立,并已为大量的资料所证实。  相似文献   

11.
滴道组沉积地层明显地受基底的起伏形态及同沉积断裂控制,显示为地堑式的裂陷沉积,形成同期的南北2个沉积区;通过对含煤地层滴道组的沉积体系、分布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滴道组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2.
鸡西盆地鸡西群沉积层序及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鸡西盆地发育期的整个地层垂向沉积序列,由老至新划分为10套沉积组合。通过对盆地10个沉积层序研究,阐述了鸡西群沉积初期、中期、末期的沉积环境,即由陆相—海陆交互相—陆相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煤炭技术》2015,(12):116-118
在观察大量岩芯、分析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主要煤层发育特征进行对比,并对主要含煤地层进行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在研究区发育山西组和太原组2套含煤地层,其中山西组的2~#煤层厚度大,全区广泛发育,是研究区的主要煤层。山西组总体为浅湖相向三角洲平原相的过渡环境,山西组下部浅湖-三角洲前缘环境是最有利的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是我国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对该地区沉积相分析和沉积演化特征研究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选取盆地中具有代表性的红岗南地区进行研究,结合地层岩心颜色和层理构造等特征的变化特点,以典型单井相研究为点,典型连井剖面相为线,综合研究为面的技术手段对红岗南地区泉头组、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地层进行地层发育特征和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和分析了该地区的沉积演化特征。为下一阶段深层次的油田地质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卢胜军 《铀矿冶》2022,(1):12-20
钻孔揭露了松辽盆地双山地区青山口组二、三段地层,以盆地沉积学方法为基础,从沉积层物源、地层、碎屑物沉积方式(沉积相)、古流向等方面对青山口组二、三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山口组二、三段在双山地区沉积相序上经历了冲积扇相-河流相的演化过程,且砂体较为发育,具有稳定的泥-砂-泥结构,为铀成矿流体提供了有利的运移及存储空间。结合青山口组二、三段砾石成分、砂岩组分和古水流等分析,确定主要物源供给区,并结合本地区的沉积特点,对青山口组研究区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煤层埋藏深度、煤层裂隙、节理发育程度、煤层厚度及倾角变化的分析,对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裂隙及节理发育程度、煤层透气性系数、围岩储层发育情况及封闭条件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煤及围岩储层的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郝风英 《山西煤炭》2011,31(6):38-39
经对忻州窑井田大同组地层剖面沉积旋回特征分析,推测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古地理及沉积基底的构造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大杨树盆地煤层赋存状态复杂,煤田勘探一直没有突破。为了确定有利找煤区域,应用沉积学基本原理,结合钻孔资料,沉积构造及组合,并编绘砾岩、砂岩、泥岩厚度等值线,对大杨树盆地中部九峰山组上段的沉积环境和聚煤模式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沉积环境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研究发现,煤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平原和滨浅湖沉积环境内并围绕半深湖-深湖沉积区呈带状分布,并且区域内发育有两种类型的聚煤模式:大杨树-达尔滨含煤区属于进积型聚煤模式,马尾山-春林沟含煤区为退积型聚煤模式。虽然两含煤区具有不同的聚煤模式,但发育有类似的聚煤环境,综合煤层的聚集模式与分布规律认为马尾山-春林沟含煤区是理想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