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对武汉市蔡甸区70件典型耕层土壤样品研究表明,土壤地质单元、土壤类型及其有机质含量、酸碱度、CEC等理化性质对耕层土壤植物营养元素赋存形态、有效量及有效度有重要影响。耕层土壤中N、P、Ca、Mg、Mo等元素全量是其有效量的重要影响控制因素,有机质增加有利于P、K、Ca、B、Zn等元素的活化,提高其生物有效量。土壤酸碱度对P、Ca、Mg、Fe、Mn、B、Zn和Si有效度有显著影响,该地区土壤酸性越强,P、Ca、Mg、Fe、Mn、B、Zn等元素的有效度越大;土壤碱性越强,Si元素的有效度越大。该地区Ca、B、Mo、Si等元素的有效度与CEC呈正相关,耕层土壤CEC越大,Ca、B、Mo、Si等元素的有效度越大。比较了几种不同地层成因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有效度的高低,在不同土壤类型耕层土壤中P、K、Mg、Fe、Mn、Zn、Si元素的有效量和有效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稻土潮土草甸土,N元素的有效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潮土草甸土水稻土。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京山市孙桥镇桥米种植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研究,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具有高氮、氯、钴、硫、硒、低锰、锌的特点。在桥米产地区氮、钾、有机质、硫、铁、硼等指标土壤养分含量均较丰富,而磷、钙、镁含量相对缺乏。桥米产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以清洁为主,土壤综合质量总体良好,其中一等(优质)及二等(良好)土壤面积占比92.83%。所采集的水稻样品均符合安全质量标准,水稻食用安全性很好。12件水稻样品中,10件达到富硒稻米标准(≥0.04 mg/kg),占总样品的83.33%,表明桥米产地稻米富硒率很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东省博山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状况的计算和研究,统计N、I、V、F、Cd、Cr、Hg、Co、K、P、Mn、Mo、Ni、B、Pb、As、Cu、Se、Zn、Ge、Sb、Fe、有机质等28种指标的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参数,查明了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富集贫化规律,对其与全国、全省同类参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量的显著特征是高Mn、F、P、Sr,而低Hg;大部分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土壤母质的成分特征,但Cd、Cr、Hg等受人为活动和污染源的作用在表层土壤中明显富集。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水平总体较好,部分重金属元素分布受地质背景控制,污染地块面积小。研究区Se、Zn、Ge等元素丰富,特色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土壤锶含量分布特征表明,湖北随州北部深层土壤锶元素含量为59.43~728.1μg/g,平均值252.74μg/g,是中国土壤(C)层的1.49倍,是十堰—丹江地区平均值的2.04倍。表层土壤锶元素含量为38.5~981μg/g,平均值为263.40μg/g,是中国土壤(A)层的1.60倍,是十堰—丹江地区平均值的2.07倍。区内表、深层富锶土壤成因类型为火山岩型,成土母质主要为中生代中酸性岩风化物,黄棕壤性土是主要的储锶土壤类型。酸碱度与土壤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深层土壤锶与Ba、Na_2O、Be、Ga、La、K_2O等关系较为密切。通过富锶土壤资源潜力评价:圈出富锶土壤面积2 824 km~2,占调查区面积的55.59%,其中适宜开发区面积2 740 km~2,区内具有较好的富锶优质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可为富锶优质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宜城市东南部地区土壤中硒元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表层土壤中硒元素的平均含量为0.31 mg/kg,总体足硒,局部富硒,富硒土壤面积达30 km~2;农作物样品中,小麦有90%、水稻90%、玉米96%、白菜40%达到了富硒农产品的标准;农田区As、Hg、Pb等主要重金属有害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关于无公害、绿色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因此,在该地区开发优质富硒农产品,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ICP-AES测定湖泊水中的多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湖泊水体样品中P、Mn、Sr、Ca、Mg、Fe、A17种次量和微量元素进行同时测定.实验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测定7种元素检出限低,<0.01 mg/L(P为0.057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1.9%,天然水样加标回收率都在86%~107%之间,通过对两个水样标准物质GBW(E)080668、GBW(E)080670进行分析,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说明方法准确度高.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湖泊水体样品中P、Mn、Sr、Ca、Mg、Fe、Al 7种次量和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发射光谱法测定人发中19个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射光谱粉末法同时测量人发中Mg、Fe、Cu、Pb、Mn、Ca、Zn、Cr、Sr、P、A1、Ti、B、Sn等19个微量元素,具有快速、方便、检出限低的特点,经实际应用效果明显。对人发中含量极低的Mo、Ni、Co、V、Ge等元素也能同时检出异常。  相似文献   

8.
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N、P、K三大肥料元素外,某些微量元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Cu、Mn、Zn、Fe、Ca、Mg、S、B、Si的作用最突出。在土壤及肥料中,对这些元素不仅须知全量,而且须知其中有效含量。不同作物的叶苗在不同的生长期各元素的正常含量有不同的范围。含量正常与否直接关系作物的生长和未来收成。及时了解土壤及作物叶苗生长期中各元素的含量,是农艺师们采取措施改良土壤,及时科学施肥的依据,是科学种田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发展前景。近期在为某实业公司分析的土壤及作物(主要是咖啡、茶叶,少量是几种豆科植物,下…  相似文献   

9.
基于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样分析获得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养分元素数据,对研究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结果表明:(1)油山地区土地总体质量较好,以优质和良好为主;(2)油山地区圈定无公害富硒富锌土壤面积2651.08亩,无公害富硒土壤面积39317.67亩。农作物中水稻富硒概率较高,圈定3个以AA-A级绿色食品产地,建议当地可以优先开发绿色食品产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研究显示,京山县钱场—新市地区土壤富硒资源丰富,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平均值为0.4 mg/kg,土壤硒元素含量变化范围为0.1~26.4 mg/kg,按照富硒土壤评价标准,研究区共圈定富硒土地面积47.78 km2,富硒区主要分布于新市镇水峡口村—五四村—高潮村一带及钱场镇七宝山村—刘岭村—方岭村一带。对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分析,研究区土壤硒异常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且岩石在成土过程中对Se元素有次生富集作用。研究区大宗农作物富硒状况良好,其中水稻、小麦富硒水平达到44.7%、100%。  相似文献   

11.
元素地球化学在层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地球化学元素对层序界面及体系域识别方法的适用性,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地球化学元素为基础,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Fe,Al,Mn及Mn/Fe,Th/U,Sr/Ca比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它们与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层序界面上的Fe,Al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且以氧化物形式出现;微量元素Th/U比值很大,Sr/Ca比值则很小。Fe族元素、Th/U,Cr/V,Co/Ni,Sr/Ba及δ(Ce)等地球化学指标在低位体系域(LST)时期逐渐增高至最高,海侵体系域(TST)时期逐渐降低到最低,高位体系域时期(HST)再逐渐增高;而Mn族元素、Mn/Fe,Mn/Ti,Sr/Ca,∑REE,(La/Ce)N等地球化学指标则刚好相反,在低位体系域(LST)时期逐渐降低到最低,海侵体系域(TST)时期逐渐增高至最高,高位体系域时期(HST)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赣南于都县黄麟地区土壤和农作物采样分析资料,研究了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富硒成因,分析了硒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Se元素平均含量为0. 30 mg/kg,土壤中硒含量总体较为丰富,富硒及足硒土壤面积占比53. 82%。富硒区硒含量与土壤酸碱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有机质、硫、砷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富硒成因分析认为,硒含量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与早石炭世梓山组成土母岩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硒的生态效应分析,研究区能产出天然富硒稻谷、油茶,在农作物中其硒的富集系数最高,其富硒达标率分别为85%、20%,认为在富硒区大面积开发富硒稻谷、富硒油茶,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唐桢  周四春  万志雄 《现代矿业》2012,(10):59-61,88
以湖南坪宝地区HSP铅锌矿样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方法对矿石样品中元素含量、模型实验结果和实地地气测量结果进行因子得分研究。通过SPSS软件运用Q型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每种元素的因子得分,分析结果可知矿石样品中元素得分为正的有Mn、Zn、Rb、Sr、Pb、As、Zr;实验结果中元素得分为正的有Cr、Mn、Ni、Cu、Zn、Sr、Pb;实地测量结果中元素得分为正的有Sc、Mn、Ni、Cu、Zn、Sr、Pb;证明模型实验结果与实地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总结出铅锌矿中地气元素组合规律为Sc、Cr、Mn、Ni、Cu、Zn、Sr、Pb;此结论可为野外地气测量结果预测找矿靶区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沙洋县水稻种植区调查研究发现,区内土壤总硒平均含量为0.28 mg/kg,土壤有效态硒平均含量为6.38μg/kg,土壤整体呈中性,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1.79 g/kg,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均值为18.78 cmol/kg。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有效硒与土壤有机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负相关,与土壤酸碱度呈正相关;稻米硒含量与土壤有效硒和土壤总硒呈正相关,总硒相关度高于有效硒。因此,在江汉平原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减少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酸碱度、降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提高水稻籽粒富硒系数应保持土壤酸碱度呈中性适当偏碱,过酸过碱都会使水稻富硒能力呈现不稳定波动,提高土壤总硒比提高土壤有效硒更有利于水稻籽粒富硒。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煤矿复垦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变化及富集特征,以安徽淮南市潘一矿复垦区土壤为例,在2008-2010年期间对复垦区土壤中Cu,Mn,Ni,Pb,Cd,Hg,As 七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利用Surfer8.0软件对重金属的水平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富集因子法来判断土壤中重金属人为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区土壤,随着覆土年限的增加,除Mn和As元素外,Cu,Ni,Pb,Cd和Hg这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并出现一定程度的累积;从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水平空间分布看,煤矸石山的堆积、淋溶和粉煤灰贮灰场的存在对周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重金属污染。复垦区土壤剖面上Cu,Ni,Pb,Cd元素含量呈现表层(0~20 cm)和底层(80~100 cm)含量高,中部(20~80 cm)含量低的分布规律。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表明复垦区土壤已经受到了煤矿开采和煤矸石充填活动的影响。其中Cu,Ni,Pb,Hg和Cd元素已经出现富集,并且Cu,Ni,Pb,Hg元素达到了轻微污染水平,Cd元素达到了显著污染水平。Mn和As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没有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6.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北太湖沉积物重金属元素Fe、Mn、Zn和Cu的含量,结果表明:北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不同类型差异大小依次为Fe>Mn>Zn>Cu、不同区域含量大小依次为梅梁湾>大浦口>贡湖湾(除Fe外);不同元素季节性变化幅度依次为Mn>Fe>Zn>Cu、其中贡湖湾重金属元素呈现出Mn和Fe元素含量为冬>夏、Zn和Cu含量为冬春>夏秋的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危害大,为开发利用赣南地区富硒土壤和富硒农产品.笔者利用赣南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集的各类农作物及根系土测试数据,对研究区不同品种农作物硒含量特征、富硒能力和富硒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地区豆角、花生和水稻等农产品中硒含量较高和富硒能力较强.参照国家各类农产品富硒标准,研究区玉米、辣椒、茄子、水稻的富硒率较高,具有开发相应富硒农产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于都县黄麟地区1∶〖KG-*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样分析获得土壤养分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测试数据,参照《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对于都县黄麟地区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叠加分析,对研究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养分总体呈中等—较缺乏状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研究区土壤质量以中等—优质土壤为主,两者占全区面积的92.4%;研究区绿色食品产地、绿色富Se土地资源较丰富,利于集中开发利用,具备建立大面积绿色食品产地和绿色富Se农业基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危害大,为开发利用赣南地区富硒土壤和富硒农产品。笔者利用赣南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集的各类农作物及根系土测试数据,对研究区不同品种农作物硒含量特征、富硒能力和富硒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地区豆角、花生和水稻等农产品中硒含量较高和富硒能力较强。参照国家各类农产品富硒标准,研究区玉米、辣椒、茄子、水稻的富硒率较高,具有开发相应富硒农产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储溱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20(3):327-328,331
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和质谱(ICP-MS)相结合,直接测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水质样品中的20多种元素(Ca、Mg、P、Fe、Mn、A l、Ba、Sr、S i、L i、Be、V、Cr、Ti、Co、N i、Cu、Zn、Mo、Cd、Sn、Pb),方法灵敏、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