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酸浸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地浸技术的发展,论述了低酸浸出采铀技术的特点,对低酸地浸采铀的浸出原理和工艺、钻孔网度、浸出液的选择及其酸度、耗酸量和浸出时间的计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铀矿酸法浸出的浸出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选取了包括酸耗、时间、温度4个指标作为影响浸出率建模变量.运用回归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浸出率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经验公式--线性回归方程,探讨了酸法漫出浸出率与主要影响因素酸耗、时间、温度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在酸法浸出过程中影响浸出率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简单、误差较小、简便可靠,能如实地反映酸法浸出情况,进而为处理铀矿石选择适宜的酸度和浸出时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顺科 《铀矿冶》1996,15(2):123-127
本文讨论了酸耗、回收率对企业生产成本、产值、利润及投资回收期等效益参数的影响,阐述了酸耗、回收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提高回收率、降低酸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某矿床Ⅶ旋回适合采用低浓度硫酸浸出,矿石搅拌浸出试验表明快速酸耗随浸出剂酸浓度升高呈台阶型特征分布,酸耗台阶型特征与铀浸出率和矿物溶蚀的阶段变化相对应,高酸耗台阶可导致CaSO4沉淀。酸耗台阶对应的酸浓度范围可指导矿床酸化阶段、正式浸出阶段的注液酸浓度选择,并防止矿层渗透性变差。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注液酸浓度范围的界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含碱性脉石矿物大于30%的陕西煎茶岭浮选精矿,采用菌液返回;配入黄铁矿含量相对较高的硫化物金精矿;提高氧化亚铁硫杆菌硫氧化酶活性等手段,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细菌预氧化过程中的耗酸量,其中配矿浸出是最为有效的措施。按1∶1的比例配入所选定的硫化物金精矿,可将耗酸量从未配矿前的253kg/t降为46kg/t,扩大了细菌预氧化工艺处理硫化物金矿的矿石类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桂花氧化矿浓酸熟化搅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磊 《采矿技术》2009,9(1):31-32
对桂花氧硫混合矿采用浓酸熟化、搅拌浸出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取得较好的浸出率指标,浸出率>75%、酸耗<25 t。  相似文献   

7.
羊拉铜矿氧化铜矿柱浸扩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对云南羊拉铜矿氧化铜矿进行了柱浸扩大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粒径矿石的铜、铁浸出效果以及酸耗的变化,为现场工艺提供指导.试验表明,羊拉矿石吨铜综合酸耗在17t左右,采用酸法浸出具有可行性;不同粒级矿石浸出过程中铜以及铁的浸出不完全相同,对矿石最佳浸出粒径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经济合理的浸出周期;对浸出矿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拉矿石浸出过程易发生硫酸钙沉淀.  相似文献   

8.
针对酸法地浸采铀工艺特点,从采区不同溶浸阶段、满足铀矿石浸出要求、围岩成分及矿层堵塞等方面讨论了浸出剂酸度控制的影响因素及酸耗的主要来源,探讨了浸出剂酸度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酸法地浸中,酸耗的主要来源为方解石、铁氧化物、硫化物、绿泥石等非铀矿物,应优先考虑低酸浸出,并在不同浸出阶段适当调减浸出剂酸浓度,以满足浸出液中剩余硫酸浓度为0.5~2.0g/L较为合适。511矿床实际应用中,溶浸期浸出剂酸度为5g/L左右、溶浸末期为2~3g/L可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岳西某处氧化铜矿进行搅拌酸浸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矿样中的氧化铜经过4周酸浸,铜浸出率达到8496以上.每吨电解铜耗酸2.5t,浸出酸耗较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翁源铀矿石角围矿区高酸耗、难处理矿石,进行细菌柱浸试验,并与加氧化剂(氯酸钠)酸法柱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细菌柱浸方法可大幅度降低酸耗.与加氧化剂(氯酸钠)酸法柱浸相比,细菌柱浸酸耗降低64.9%,铀浸出率提高2.6%,因此有望将细菌堆浸法应用于处理石角围矿石的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