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吡咯/凹凸棒石(Ppy/ATP)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吡咯(Py)用量为m(Py):m(ATP)=0.32,过硫酸铵(APS)与Py的摩尔比为1.1,十二烷基磺酸钠(DSNa)与Py的摩尔比为0.27,15℃下反应2h得到的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可达26Ω·cm.通过热重-热差分析、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TEM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测试表明:聚吡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与纯聚吡咯相比明显提高,聚吡咯以非晶态形式包覆在凹凸棒石单晶的表面,它们之间没有新键生成,存在的是物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PANI/ATP)纳米导电复合材料。以聚砜(PSF)为成膜剂制得聚合物溶液,并定量滴加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ANI/ATP/PSF复合膜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及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其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多孔结构的PANI/ATP/PSF复合材料在1mol/L H2SO4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在0.5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到465F/g,且该超级电容器具有较小的内阻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首先以纳米凹凸棒石(ATP)为核体,盐酸为一次掺杂剂,原位合成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HCl-PANI/ATP),然后在氨水溶液中脱杂,再以磺基水杨酸(SSA)为二次掺杂剂,制备了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SSA(HCl)-PANI/ATP)。利用热分析(TG-DTA),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布和电导率测试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HCl-PANI/ATP相比,二次掺杂将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从10Ω·cm降到2Ω·cm,导电稳定性从90℃提高到120℃,平均粒径从383.8nm降到261.6nm;与传统掺杂工艺相比较,SSA的使用量大约降低了33.3%。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聚苯胺/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蒙脱石的用量、掺杂剂盐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蒙脱石与苯胺(苯胺用量5.1g)的质量比为0.09,2mol/L盐酸的用量为50mL,20℃条件下反应6h,所得复合材料电导率最大,达2.51S/cm。利用XRD、FT-IR、TG和SEM等手段对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本实验研究对于蒙脱石的深加工应用和聚苯胺/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硫酸锌和碳酸铵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凹凸棒土(ATP)的表面负载纳米氧化锌,合成了ATP/ZnO纳米复合材料,以吸附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加料方式、氧化锌负载量、反应温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碳酸铵溶液滴加到ATP浆料和硫酸锌混合液、氧化锌负载量为m(ZnO):m(ATP)=1:5、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2h、反应温度为6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吸附性能较好,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95.5%.  相似文献   

6.
以聚丙烯(PP)为基体,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为导热填料,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导热绝缘的T-ZnOw/PP复合材料.在w(T-ZnOw)为0~30%的范围内,探讨了T-ZnOw的用量对T-ZnOw/PP复合材料的热导率(λ)、体积电阻率(ρv)、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ZnOw用量的增加,T-ZnOw/PP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体积电阻率下降;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冲击强度均随T-ZnOw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熔体流动速率则呈增大趋势.当T-ZnOw用量达30%时,材料的热导率达到最大值0.3803 W·(m·K)-1,比纯PP提高了55.9%;体积电阻率达到最小值6.17×1016 Ω·cm,比纯PP降低了64.5%,仍可满足绝缘材料的要求.对其断面结构的观察表明,T-ZnOw的针状结构有利于在PP基体中形成导热通路,从而提高材料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7.
浅色导电云母粉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SnCl4 ·5H2 O和SbCl3为原料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超细云母粉表面包覆二氧化锡掺杂锑 ,形成导电层。运用热分析仪和粒度分布仪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解 pH值、水解温度、氧化锡的包覆率、m(SnCl4 ·5H2 O) /m(SbCl3)、反应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导电云母体积电阻率和颜色的影响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亲油化度为考察指标,运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改性剂的摩尔比(硬脂酸:月硅酸钠)1:1,改性剂总量0.75 g,改性时间1.5 h,改性温度80℃.在优化条件下,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的亲油化度达N55.67%.将改性的纳米碳酸钙与聚乙烯醇(PVA)相溶,制得纳米CaCO3/PVA复合材料.同时用红外光谱及TEM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前后CaCO3及CaCO3/PVA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CaCO3在PVA中分散性良好,粒径为30 nm左右.  相似文献   

9.
魏科年  姚超 《非金属矿》2012,35(1):61-62,66
采用浸渍法和化学沉淀法,以凹凸棒石(ATP)为原料,制备了ZnO-CuO/ATP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该复合材料对酸性嫩黄G染料模拟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考察了ZnO和CuO负载量、复合材料用量、臭氧流量、反应时间以及pH值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O含量为50%,复合材料用量为1.5 g/L、O3流量为40 L/min、pH值为4.6时,催化反应3h后,酸性嫩黄G的色度去除率可达99.24%.  相似文献   

10.
以凹凸棒石和稻壳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了凹凸棒石/稻壳活性炭(ATP/RHAC)复合材料,研究了凹凸棒石与稻壳质量比、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凸棒石与稻壳质量比为1:1、浸渍比为2:1、活化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1h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吸附性能较好,对阳离子黄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