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彦利 《陕西煤炭》2010,29(3):46-48
论述了榆神矿区某煤矿发生的突水灾害实例,分析了矿井突水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认为,榆神矿区萨拉鸟苏组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强,煤层埋藏浅,煤层开采后产生的冒落带、裂隙带发育到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底部,从而引起突水灾害,提出了矿井突水预测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开滦赵各庄矿井田西翼急倾斜区域上方为奥陶系石灰岩,煤层开采受奥灰水的严重威胁.在过去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和有效的矿井浅部开采防治顶板奥灰水的方法,指导着矿井向深部延深,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现在到了矿井深部,工作面的上方已不直接是奥灰,而是受奥灰水补给的老塘,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改变,防治水的方法随之进行改变和完善.总结了开采奥灰下深部急倾斜煤层对上方老塘水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矿井防治水工作是实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安全开采的决定性因素。平禹一矿属水文地质极复杂类型的矿井,本文介绍了浅部帷幕、中部疏放、局部加固等防治水综合技术方案在该矿井应用情况,对类似情况下矿井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万年矿矿井产量,降低矿井奥灰突水威胁,主要从分析万年矿与相邻南洺河铁矿的开采关系入手,着重研究万年矿井田范围内奥灰水补给特点以及地下水动态流向特征,确定万年矿为独立水文地质单元,证实了万年矿区与周边区域水文地质富水条件呈“外弱内强”的特点。通过南洺河铁矿的疏排奥灰水以控制万年矿井下奥灰水的疏降,提出了以南洺河铁矿为中心的区域内整体呈“漏斗式”沉降的观点,保证了万年矿-150 m以浅的下组煤开采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降低矿井奥灰水的突水威胁后,矿井产出下组煤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杜绝了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物探技术在煤矿老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浅部或周围的小井老空区水 ,是矿井开采中的一大安全隐患。老空区探放水工作中 ,探测手段的选择 ,是重要一环。目前 ,江西煤矿中一般采用钻探和巷探方法进行探测。作者认为 ,要保证探测效果 ,还应采用一些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探测 ,并建议采用三维地震、矿井高分辨直流电法、矿井音频电穿透技术、矿井瑞雷波、矿井地质雷达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两侧均为受岩溶水威胁的大水矿井,边界断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对其两侧煤层开采、水害防治及水资源保护均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及水化学分析等方法,获得断层两盘地层岩性、富水性、水化学及流场等数据,对下团柏边界断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该断层延伸长,落差大,上下盘不同时代地层对接,上盘奥灰岩富水性、导水性均比下盘要弱;垂向上,导水性浅部差、深部好,呈"上阻水下导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北面岩溶水可能通过深部岩溶导水通道穿越边界断层发生水力联系。根据上述特征,分析对比了南北两侧矿井面临的水害形势,提出了针对性的水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京西某矿为背景,该矿浅部煤层基本采完,800 m以下开始有冲击地压现象。水、火、瓦斯灾害不严重,而冲击地压是矿井重点灾害现象,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论证了点荷载仪的适用性,为判断矿井冲击地压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方便、可靠的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8.
水文孔作为报道冻结壁交圈的最重要的手段,经常会遇到报道迟缓、不溢水等情况.结合某矿井副井浅、深水文孔水位变化,寻找变化的原因,分析了浅水文孔不溢水及深孔水位波动大的情况,归结为滤水层水流速大以及冻结壁交圈初期强度不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荥巩矿区浅部生产矿井水文地质分析,结合矿井突水情况,总结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提出矿井奥灰水防治对策及建议,避免或减少水害事故发生,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从突水水源、突水通道、动力条件等方面系统分析矿井浅部铝土矿特大型突水原因,为正确制订小窑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水质分析结果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判定突水水源为老窑水(浅部小煤窑采空区积水和小铝土矿采空区积水);导水通道为小铝土矿越界开采破坏的隔离岩柱及开采后产生的垮落带;动力条件为高矿压和持续升高的水压。认为矿井采掘活动虽处于井田深部,远离小煤矿采掘区域,但仍应高度重视浅部小窑水可能造成的危害。建议通过多次瞬变电磁勘探,掌握小窑水动态分布规律,并加强因小煤矿、小铝土矿采掘活动导致的地表裂缝、塌坑等排查,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部截流、深部疏干——平煤集团矿井防治水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等量下移”是矿井水防治工作中的常见现象,给矿井生产带来了许多麻烦。文中以工程实践为基础,将平顶山矿区防治底板灰岩水的经验总结成浅部截流,深部疏干,并列举典型矿井的事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随木  李松营 《煤矿安全》2015,46(2):165-167
为了厘清义马矿区的主要水害及其成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水害事故发生,通过统计和分析水灾事故,研究了底板岩溶水、顶板砂(砾)岩水、浅部小矿积水和地表水等的充水途径、危害程度、演化规律、存在问题等。指出:随着采深增加和放顶煤回采工艺的应用,导致底板承受水压升高和采后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向上延伸,分别造成顶、底板水害事故风险加大;浅部大范围小矿采空区及其积水不详、小浪底水库淹没新安煤田部分区域等对矿井构成水灾威胁;从而使得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向复杂方向转化。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水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安煤田煤层顶板存在大占砂岩、香炭砂岩等多层砂岩含水层,个别矿井受顶板水害影响,在煤田浅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大面积小窑老空积水区,该老空区积水通过采动导水裂隙带对顶板砂岩含水层进行补给,对煤田浅部工作面回采形成了极大威胁。通过开展探查和防治工作,制定防范措施,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同类条件下工作面的水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花山矿井开采垂深1000m左右,正常涌水量达到5573m~3/h,开采难度大。本文对该矿的开拓方式进行了改革偿试,并如何充分利用浅部矿井的井上、下工程、设施、设备作了介绍,从而缩短矿井建井工期达16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15.
急倾斜煤层覆岩破坏发育规律较为复杂,其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不完全可控,其浅部老空老窑积水易构成较大隐患。针对丰达煤矿急倾斜的二1煤层,矿井安全生产面临较严重的浅部老窑积水水害威胁状况,通对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老空水和地下水水害威胁程度,提出了“地面井下相结合、探查疏放工作持续开展、老窑灰岩水害防治兼顾”的防治对策,开展井下泄水巷结合常规钻探疏放老空水同时对寒灰水进行探查,确保浅部老空水疏干放净和寒灰水安全带压开采,为矿井安全采掘和急倾斜煤层的探查与防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封云杰 《煤矿开采》2006,11(3):69-72
针对赵庄矿井3#煤层顶板水淋水大,在矿井基建施工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大量涌水,严重影响矿井施工进度,结合实际提出3#煤层顶板水防治的几种方法,对矿井投入生产后能够有效防治顶板水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查明鑫安煤矿开采3煤层的水害隐患类型,分析水害对矿井的潜在威胁和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现场质询、资料收集、井下踏勘的方法,逐一分析了煤矿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第四系砂砾层、新近系砂砾层、白垩系砂岩、3煤层顶底板砂岩、三灰、十下灰、奥灰、老空积水对3煤层开采的影响,排查分析出影响3煤层开采的水害隐患类型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奥灰水和老空积水;采用“采后导水断裂带内含水层总厚度值”和“突水系数法”对开采3煤层的顶板砂岩充水危险性和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研究分析出开采3煤层水害隐患的空间分布特征为3煤顶板水害主要影响矿井中部、老空水主要影响矿井浅部、奥灰水主要影响矿井东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庚20煤层突水因素,采用突水系数法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计算,综合分析得到庚20煤层的非突水威胁区位于矿井浅中部,西翼-380 m标高以上,东翼-260 m标高以上;突水威胁区位于矿井深部,煤层底板标高在-350~-800m之间,突水危险区位于矿井东翼三水平-260~-350 m之间。  相似文献   

19.
张坤  丁湘  冉星仕  蒲治国 《陕西煤炭》2023,(2):134-137+191
随着榆神府矿区浅埋煤层开采强度的逐步加大,矿井突水溃沙事故时有发生。突水溃沙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灾难性的特点,对于突水溃沙的预测预判是防止灾害发生的关键。针对该区域存在的厚松散沙层、薄基岩开采的地质背景,以神东矿区某煤矿为例,在综合考虑突水溃沙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从形成突水溃沙灾害必须具备的4个要素出发,对某煤矿东部区开采突水溃沙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存在突水溃沙的可能性,为矿井下一步防治水沙溃涌工作提供依据,以保证矿井安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矿井水处理技术存在的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对近年来我国矿井水井下处理新技术,包括采空区处理矿井水技术、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专利技术、高矿化度矿井水反渗透技术、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压力式气水相互冲洗滤池矿井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和开采工作面的多变性,研究开发模块化、可移动及可拆卸组装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以及采用多种技术耦合,提高矿井水处理效率,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