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马鞍山高村铁矿露天采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对矿基岩裂隙含水层介质系统和水动力系统进行分析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地下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中借助GM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期间利用矿区地下水位长期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根据矿山开采规划设计了2种地下水疏干方案,并建立矿坑地下水疏干涌水量预报模型,对未来开采时刻矿坑涌水量进行数值预测,为矿坑疏干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先彪  臧彦超  李静 《煤炭工程》2020,52(9):122-125
根据朝阳露天矿水文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资料、矿山实际疏干排水量与地下水动态观测,建立了矿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了地面降水孔降水、采场内水平放水孔排水、泄压坑排水等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疏干降水方案,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和方案优化。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降水孔-水平孔-泄压坑”排水方案是高效可行的,模拟得到最大矿区排水量为45000m/d。研究成果可为矿区降水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Visual MODFLOW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设计SICOMINES铜钴矿地表疏干系统,计算疏干后的地下水涌水量,为SICOMINES铜钴矿防治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三门峡段村-雷沟铝土矿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寒武-奥陶纪灰岩岩溶裂隙含水系统水文地质模型进行概化,建立地下水流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Modflow有限差分方法模拟地下水位和涌水量,结合抽水试验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校正和参数反演,利用校正后的数学模型和参数,预测井下采矿设计水平地下水疏干的水位和矿区涌水量变化,为铝土矿安全开采及地下水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关铁矿矿区地下水治理采用帷幕注浆方案,鉴于注浆帷幕形成后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矿山治水帷幕注浆方案进行了论述。利用帷幕施工资料及观测孔等地下水观测资料,实现了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再认识,为矿区疏干放水及后期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集水坑及排水沟明排疏干方式在元宝山露天煤矿地下水疏干中的成功为例,对这种明排疏干方式的适用条件、布设原则及设计思路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阐明该方式不仅能解决露天矿残余水头及大气降水,而且也可作为一种单独的疏干手段来解决露天矿地下水疏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注浆堵水帷幕技术在矿山基建和生产期可有效地堵截地下水而被众多大水矿山采用,矿山开采的同时需疏干堵水帷幕内围岩中的地下水,为探究疏干排水后开采扰动对堵水帷幕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中关铁矿堵水帷幕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矿区地质资料、帷幕内外水位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堵水帷幕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疏干排水与开采扰动联合作用对堵水帷幕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堵水帷幕与强渗透性围岩接触区域及刚度与围岩差异较大区域,易形成高应力集中区;疏干排水与开采扰动联合作用对堵水帷幕、堵水帷幕与围岩接触区域应力场分布具有显著影响,矿床开采边界距帷幕越近,影响越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堵水帷幕稳定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西泗顶铅锌矿南部矿体属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大水矿床。自1960年开采以来,对矿区地表水及矿床地下水按“自流截水坑道与局部注浆堵水联合方案”进行治理,在1978年已初步形成了地表导流、280疏干、230机排的综合防治水疏干系统,正常情况下,矿床已达到疏干状态,但暴雨后,疏干漏斗瞬时回填,地下水越过280环形自流截水疏干坑道,沿岩溶管道造成矿坑涌水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  相似文献   

9.
李康晓 《采矿技术》2010,10(6):45-46,64
根据某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预测的矿坑涌水量,预测了该矿区露天开采矿坑疏干地下水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曾侯乙墓墓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墓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Mod flow,模拟地下水分布,分析疏干排水工程实施后效果,为墓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云锡区域内矿山的建设,对个旧东区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掌握了区域性矿山的水文地质特征、构造、水资源分布特征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分析矿山现有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开拓、开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地下水分布、运动特征,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地下水预测、防治处理技术措施,并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为区域矿山的建设和矿山的防治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区域流场是地下水中溶质迁移的基础,其形态特征是判断地浸铀矿山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的前提,准确预测区域流场的变化情况对指导地浸铀矿山生产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国北方某地浸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再现了该地浸铀矿山生产以来全采区地下水流场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生产井的抽注活动是区域地下水流场变化的根本原因,采区内部由于生产井的抽注活动,注液井周围会形成小范围的水头升高区,形成点源,抽液井周围则形成水头下降区,成为点汇;但生产期间总抽液量大于总注液量,全采区整体上形成了明显的水头下降区,区域降落漏斗的形成可以有效控制浸出液中溶解组分的迁移范围。结合含矿含水层地下水pH、铀、硫酸根背景值及采区监测井监测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区域流场形态对地下水中溶解组分迁移范围的控制作用,得出该地浸铀矿山的地下水环境影响控制在了150 m以内。  相似文献   

13.
邢立亭  武强  谷亚伟 《煤炭学报》2013,38(12):2196-2201
西北干旱地区的侏罗纪煤田开采极大地破坏水资源,通过锦界煤矿排水量历时变化与水均衡分析,阐明了矿区开采前、后地下水循环模式的变化,基于煤矿开采前后矿区孔隙水、裂隙水以及双层混合水位特征研究,认为矿区顶板水力性质的变异是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隔水层的导通性与隔水层弥合性的统一演化过程诱发的,矿区顶板隔水层的导通性与弥合性改变矿区地下水循环途径,进而形成干旱地区的大水矿床。同时认为基于顶板水力性质变异的实时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将是下一步矿床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戚星 《金属矿山》2016,45(4):146-150
井下富水矿床的开采中,地下水流场变化是制约矿山安全建设和生产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判断地下水流场变化情况对矿山安全开采具有重大意义。结合白象山矿区水文资料,以黄马青组杂色粉细砂岩基岩裂隙含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地下水水文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型对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矿山地下水流场变化情况,该方法可作为保障矿山安全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庞君  李宗祥  莫美仙  刘明 《中州煤炭》2012,(4):29-31,65
系统论述了新庄矿区地下水赋存特征,根据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赋水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等因素,对该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定性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区,即矿区西部白水江上游地下水资源区、矿区中部斑竹河流域系统地下水资源区和罗布河系统的地下水资源区,以期使用该结果指导新庄矿区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中关铁矿堵水帷幕内外水位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冬  袁雪涛  常宏 《金属矿山》2016,45(5):31-35
中关铁矿位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透水性强的奥陶系石灰岩中,该矿在井建期间一直受到严重的水害威胁。在详细分析矿区含水层特征、富水性变化规律及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关铁矿堵水帷幕内外的水位随季节及年份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帷幕内外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不仅受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和季节更替的影响,还受帷幕本身及帷幕区域内井巷工程施工及疏干排水作用的影响。根据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帷幕内外水位变化规律的宏观认识,提出了矿井建设过程中的突水防治对策:工作面超前探水、修建蓄水水仓、矿坑内进行超阶段疏干及对地下水水位和矿井涌水量的持续观测等。  相似文献   

17.
在地下水超采区域内疏干排水采矿将会加剧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扩展、严重破坏区域内地下水生态环境。金属矿山地下水零排放关键技术体系,针对矿山防治水与矿区地下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域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了包括采用帷幕注浆、井巷地表预注浆和矿坑水回灌等技术措施的系统方案,并针对其中重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依托位于邯邢百泉泉域的典型大水矿山中关铁矿进行了实践,取得矿坑水零排放的理想效果,其技术体系原理、技术方法等对于解决国内外大水型矿山面临的紧迫难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涵  谢婷婷  李丹阳  王与 《金属矿山》2016,45(6):162-166
露天开采过程将对地下水循环系统造成影响,目前这方面的定量研究却较少报告。结合四川某铁矿露天开采区水文地质条件,采用Visual Modflow建立矿区地下水水流模型,分别预测开采至不同标高处的地下水流场变化、地下水涌水量及降落漏斗影响面积。预测结果表明,在露天矿坑周围局部地区地下水流指向开采区域,随着开采年限增长,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面积从0.54 km2增至1.55 km2,涌水量为3 220~4 565 m3/d,并揭示出地下水涌水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通过模型预测的定量评价,为矿山疏干采矿及设计防治水方案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通辽钱家店铀矿床为例,在保证相同抽注总量的基础上,调整采区局部抽注液量,设置不同的抽注流量分配方式,并对各分配方式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从地下水流场、溶质运移、粒子追踪三方面研究非均一抽注比例技术在地浸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增大边界抽液井流量和减小外围注液井流量均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小地浸生产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且合理分配注液量对核素迁移的控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