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王礼华  夏鹏 《资源与产业》2007,9(3):122-124
利用OpenGL开放图形库的200多个函数,在前人对三维可视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实际生产中的需求,提出一种可行的“二次简化法”。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能够使生产出的三维地形图在兼顾高度逼真的同时,能够实际地处理空间分析操作运算,满足了生产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基于DIMINE软件的爆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IMINE 矿业工程软件,建立某铁矿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爆破设计。认为建立在DIMINE软件基础上的三维数字模型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形象、直观、准确、动态的图形数据,能够满足矿山生产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利用DIMINE矿业工程软件,建立某铁矿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爆破设计。认为建立在DIMINE软件基础上的三维数字模型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形象、直观、准确、动态的图形数据,能够满足矿山生产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胡波 《现代矿业》2014,30(7):193-194
通过介绍矿山模型相关国家实用专利,发掘其在矿山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利用3Dmine、Surpac、Dimine等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借助AutoCAD制作模型施工图,加工生产矿山模型,并通过该矿山实体模型,能够更加直观、便捷的计算矿体储量、规避安全隐患,细化矿体、进行合理的工程布局决策、优化矿山系统、合理采矿等,对促进我国三维矿山、数字化矿山、绿色矿山建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矿山模型相关国家实用专利,发掘其在矿山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利用3Dmine、Surpac、Dimine等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借助AutoCAD制作模型施工图,加工生产矿山模型,并通过该矿山实体模型,能够更加直观、便捷的计算矿体储量、规避安全隐患,细化矿体、进行合理的工程布局决策、优化矿山系统、合理采矿等,对促进我国三维矿山、数字化矿山、绿色矿山建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盘库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准确掌握精矿库存量方可制定出更科学的生产和销售策略。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西石门铁矿精矿盘库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即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经过坐标转换、噪声点剔除、重采样处理后,结合Geomagic Studio软件构建了精矿三维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精矿量进行计算。研究表明:所提方法计算出的精矿量为19 269.44 m3,与基于GPS技术测量出的精矿量(18 953.68 m3)较接近,但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的数据信息较丰富,据此构建出的三维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出精矿堆存的实际情况,因而精矿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较高;此外,所提方法的作业时间仅为GSP测量的1/2,作业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李淅龙 《中州煤炭》2016,(10):95-98
在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高保真度、高信噪比的处理中,高信噪比是基础,提高信噪比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首要任务。叠后去噪处理能够在去噪的同时保证资料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去噪方法以及三维正交多项式拟合去噪的原理,该方法优化了扫描及拟合的过程,能够快速自动地处理大数据量的三维地震数据。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叠后去噪处理能够很好地压制背景噪声,增强目的层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和信号的能量,提高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并且能够清楚地刻画出地质构造特征,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DIMINE软件的矿山三维生产设计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IMINE软件为基础,对三维矿业软件在处理矿山日常地质管理、测量自动成图及三维精确采矿设计、生产计划编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摸索出一套三维矿业软件在矿山生产设计和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矿山三维可视化建模是由近些年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矿业生产需求所产生的,在应用方面主要有探矿、井下测量以及采矿方面,能与其他软件能较完好的兼容交互运用,在矿山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利用三维模型,能够摆脱以往用二维纸质图件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储量的精准计算,传统使用二维图件对储量的计算是用面积计算出来的,而三维模型对储量的计算是用实体报告出来的,其精准度更接近于实际。矿山三维可视化将是矿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三维可视化矿山工程软件Surpac在复杂空区三维建模中的方法与原理,结合三道庄露天矿的实际生产情况,对该矿区地表及地下空区群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对Surpac软件在我国露天矿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红华  徐云和 《中国矿业》2003,12(12):60-61,69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是三维GIS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3维目标和应用的复杂性,一种数据模型很难满足不同的需要,因此数据模型集成成为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地矿的空间特性,提出采用边界法和八叉树法集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的采矿工程三维可视化系统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Web环境下的矿山三维可视化涉及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一个Web环境下矿山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框架,表明了Web环境下矿山三维可视化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在“数字矿山”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处理缓倾斜采空场的新方法———控制爆破局部切槽放顶技术。简述了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 (EPSCA3D)的力学原理 ,应用EPSCA3D研究了该方法的力学特性 ,并与二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应用该联合法能引起顶板应力向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方向重分布 ,不会引起地表发生明显的岩体移动 ;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切槽位置基本相同 ,应力分布和地表岩移趋势基本一致 ,但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更接近实际。三维分析表明 :在走向方向间隔一定距离沿倾向同样地实施切槽放顶 ,既可以改善局部地压 ,又可以减小地表沉降 ;渗流引起放顶前深部水平的应力增加 ,隔离墙处的拉应力增加、压应力减小 ,放顶前后的岩移量微弱减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几何模型技术的矿山三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矿山几何建模的技术强度及工作量,开发了一个用于矿山三维建模的采矿特征库。介绍了基于采矿特征库进行矿山三维建模的过程。采用采矿特征库进行矿山三维建模,可极大地降低矿山工程人员的技术要求,显著地简化矿山建模的过程,提高矿山实体建模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敖显军  王海军 《矿冶》2013,22(2):37-39,48
某涉外项目矿山的设计风格和国内的大不相同。鉴于此,应用3DMine矿业三维软件,有效地解决了矿体建模、错动界线圈定、三维开拓系统形成等问题,加快了设计进度,改进了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运用矿山地质三维软件,建立大苏计钼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并结合地质统计学,对矿体进行储量估算,为矿山的下一步勘探及开采提供有利的理论指导。利用MicroMine软件,建立内蒙古大苏计Mo矿床地质数据库、地表DTM、矿体模型及品位模型,实现矿区钻孔数据信息三维化,更加客观真实地展示矿体的空间位置及形态特征。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对钻孔内样品进行组合,对组合后的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建立矿体走向、倾向、垂向3个方向的实验半变异函数,确立矿床的数学模型。利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矿体内部进行品位估值,对矿体储量进行估算。与传统地质块段法及矿山实际开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运用三维地质软件进行的储量计算较为可靠,可为今后矿山的资源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余文章  戴晓江 《矿冶》2011,20(4):2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数字矿山的提出,三维可视化矿床模拟技术和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方法的结合使其工序更为简化,并能获得良好的动态效果。本文以某磷矿为研究对象,借助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建立了该露天矿山四采区的三维实体模型,直观地反映了矿床与工程实体的形态及其空间分布关系。针对所建的矿体模型进行了品位估值、储量计算等工作,并基于Lerchs-Grossmann优化方法(L-G法)对该矿进行露天境界优化研究,参照采矿手册及工程经验,确定合理的露天境界优化参数,得出了该矿山四采区露天开采的最优经济境界。结果可用来指导该矿山前期的资源开发和投资决策,并为后期安排生产计划和实时调度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研究,总结出了露天境界优化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值模拟软件Geo-studio、ANSYS和FLAC3D建立了考虑降雨入渗和地震力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了基于降雨—地震耦合作用的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安全系数随水位线的上升而下降;2)相比降雨工况,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较差;3)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坡脚产生的位移大于坡顶的位移,位移增加的速率大于坡顶。  相似文献   

19.
张梅  曲黎薇  李杨  李健 《中国矿业》2007,16(5):79-82
以山西某煤矿巷道支护为工程实例,基于组合梁和悬吊理论进行解析分析研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融合工程类比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及监控设计方法,进行支护设计方案的优化组合,最终得到合理可行的支护方案,并应用于实际的工程中,得到了理想的效果。本文对巷道支护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线分维数可以作为海岸类型划分、海岸演化过程和状态判别的量化参数。利用GIS方法和TM影像提取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数据,计算较长时间序列上的黄河三角洲海岸总体岸段、淤积岸段、侵蚀岸段及人工岸段的海岸线分维数(D),并进行了三者分维数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淤积岸段平均海岸线分维数(D=1.080 7)大于侵蚀岸段的平均海岸线分维数(平均D=1.043 6)和人工岸段的平均海岸线分维数(D=1.057 6),总体岸段平均海岸线分维数为D=1.055 1;在95%信度水平上,三者具备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在时间序列上,黄河三角洲总体海岸线分维数与侵蚀岸段海岸线分维数变化幅度较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淤积岸段海岸线分维数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海岸工程的逐步完善,1989年之后人工岸段海岸线分维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