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溶浸采矿试验采场采用注浆防渗和导流孔导流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在地下溶浸采矿的矿场中使用此项技术的先例。采场经防渗处理后,矿块底板的渗透系数由原来的0.156-0.358m/d降为0.0261m/d。根据现场2000年5月17日-2000年7月15日的实际生产纪录,喷淋量11116.8m^3,实际收液量10247.5m^3,集液率达到92.18%,渗透率为14%,完全达到了攻关指标溶液的渗漏率应不高于15%的要求,防渗成本1.42元/t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坚  余斌  吉兆宁  陈何 《有色金属》2003,55(3):112-113,129
介绍寿王坟铜矿上部采空区内存窿矿石地下溶浸注浆防渗试验结果和现场施工效果。试验采场注浆孔总长798 4m ,注浆量 11 3 7L·m- 1 ,注浆压力 1 5~ 2 0MPa,注浆成本 1 0 6元·t- 1 矿 ,注浆后矿体吸水率 0 2 5 9L·min- 1 ·m- 1 ·m- 1H2 O ,渗透系数 0 0 3 0 1m·d- 1 。注浆防渗技术用于解决地下溶浸浸出液渗漏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铜矿峪矿低品位铜矿石地下溶浸工业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坚 《采矿技术》2003,3(1):19-21
铜矿峪矿低品位难采难选氧化铜矿地下溶浸工业试验涉及矿床地质、矿物学研究、溶浸化学、布液参数优化、集液工程设计、原地爆破技术、井下防渗注浆、矿山环境监测等多方面研究。通过工业化试验,形成了“孔网布液,静态渗透,注浆封底,综合收液”技术特色的成套地下浸出提铜技术,实现了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工业化生产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美国矿业局科罗拉多丹佛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研究一种地下采矿新方法──采场溶浸。在采场溶浸中,地下空场充满从围岩爆厂的破碎岩块或从矿山其他地方运来的矿石,然后将溶浸贫液施市在空场中的破碎矿石上,从中浸出金属。最后将浸出液收集后泵送至地表进行处理,回收目标金属。地下矿山采场溶浸具有许多优点。矿石不出地表就得到处理,大大减少提升运输成本。由于能够降低生产成本,采矿公司可以开采矿床中的低品位矿石,增加表内储量的回收量,并且使大多数废石留在地下空场的隔离区,从而减少地表废石场。美国矿业局正在寻求解决采场溶浸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CDK矿区存在的矿石贫化率大、回收效果不佳的问题,CDK矿区对盘区无底柱分段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在采矿过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这种采矿方案是把几个采场分为一个共同的盘区,CDK矿区采矿共分2块,是由2条坡度是22%的斜坡道对凿岩水平进行连接,中间留有10 m的顶柱。采矿方采用的是分段空场法进行回采,高度为41 m。采矿房的上部分矿体高度是15 m,下分段凿岩巷距拉底水平是10 m,回采矿房下部20 m矿体可以在分段凿岩巷内布置环形孔,多采场同时作业。实践证明:该采矿法的单个矿房生产能力达225 t/d,矿石的损失贫化率分别为8%和15%,铲运机台效288 t/台班,为急倾斜中厚稳固矿体采矿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难采难选低品位铜矿石地下溶浸工业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媛媛  谭光伟 《矿冶》2002,11(3):15-18,46
本项目针对铜矿峪低品位难采难选氧化矿进行了矿石溶浸化学、浸出动力学、计算机渗流模拟、布液参数优化、集液工程设计、原地爆破技术、井下防渗注浆、矿山环境监测及全流程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研究。通过工业化试验 ,实现了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工业化生产的重大突破 ,形成了“孔网布液 ,静态渗透 ,注浆封底 ,综合收液”技术特色的成套地下浸出提铜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多的生产表明 ,运行正常 ,指标稳定 ,萃取与电积铜的回收率分别为 99 5 % ,电铜质量达国家GB/T466-1997标准 ,吨铜总的生产成本低于 90 0 0元 ,年直接经济效益 910万元  相似文献   

7.
干式充填采矿法在上宫金矿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忠  池晓辉 《矿冶》2005,14(4):4-6
对1031中段7533采场进行了采矿方法试验。试验采用干式充填采矿法,对采场底部结构、采准切割、落矿方案等关键技术进行革新,取得了采场出矿能力70~80t/d、矿石回采率90%、贫化率10%、采切比5.5m/kt的技术指标,达到了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增加矿石回收率、降低采矿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沙溪铜矿矿床品位较低、矿体厚大、矿体及围岩稳定性好的特征,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厚大矿体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两段凿岩一段出矿,出矿段高120 m,凿岩段高60 m,采区生产能力2 100 t/d、采切比6.72 m/kt;矿体厚度小于15 m时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中段高60 m,分段高20 m,矿块生产能力500 t/d、采切比17.7 m/kt。由于采矿方法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工艺精简的特点,对相邻盘区充填料的破坏不显著,矿石贫化损失率低。  相似文献   

9.
缓倾斜薄矿脉混合开采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湘西金矿深部开采时脉状矿体空间形态复杂,开采技术条件差等问题,进行了混合采矿法的工程实践研究,解决了同一矿块内矿体变化较大时采用单一常规采矿方法所产生的弊端,使采矿贫化率降至4.5%~5%,损失率控制为5%~8%,采场生产能力达到8.5~40 t/d,取得了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贫化率,进而最大限度地回收矿产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卡房西凹矿段矿体围岩结构复杂、稳固性较差的特点,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对矿体的产状、赋存条件、品位等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对矿体分区.在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条件下,将关联矩阵法和采矿理论相结合,确定富矿体及较富矿体的最优采矿方案为上向分层充填法,贫矿体的最优采矿方案为分段空场法.实际工程运用后,西凹矿采场综合损失贫化率降低至15%以下,采场生产成本较之前约降低了10%,矿段内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350 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