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煤层顶板极限跨距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成像测井资料确定煤层直接顶板岩层分层厚度及岩性类型,并分的了平均声幅曲线与密度测井曲线的关系,结合其它参数,估算了煤层直接顶板极限跨距。分析表明所估算的直接顶极限跨距与实测直接顶板初次垮落步距具有密切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凤凰山矿石灰岩坚硬顶板条件下XV1304综采工作面生产为背景,采用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顶板结构特征及顶板来压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2石灰岩坚硬顶板分为下、中、上三个分层,各分层强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岩层完整性也逐渐提高;总厚约3.9m(厚约1.3m的下分层和厚约2.6m的中分层)的顶板下部分层随机垮落;厚约5.21m的顶板上部分层并未表现出典型的周期来压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缓慢下沉特征。  相似文献   

3.
煤矿坚硬顶板控制是井工开采中矿山压力分析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结合莒山煤矿底板、煤层软弱而顶板坚硬的复杂结构及力学特征,采用现场观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有效的顶板控制方案,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莒山煤矿生产条件的坚硬顶板控制技术,在高档普采条件下,成功实现了对长壁工作面坚硬顶板的有效控制。运用矿山压力板理论及分层开采来压规律对3#煤层上分层长壁工作面来压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对坚硬顶板预爆破的步距、位置、时机等参数做出了理论设计并得到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4.
王侠 《煤炭技术》2003,22(3):52-53
鹤岗矿务局南山煤矿在破碎易冒落顶板中 ,铰接顶梁与π型钢梁配套使用 ,不仅解决了顶板易发生的抽漏冒顶事故 ,而且满足了分层开采各分层顶板支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6,(1):84-86
煤层顶板岩性复合及分层厚度变化大,稳定性差异显著。针对巷道层状复合顶板条件,通过地质调查、现场钻孔窥视仪测试、理论分析计算等方法,对变化的复合顶板问题进行了研究。按照夹矸厚度的大小,将顶板分为4类: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不稳定顶板及极不稳定顶板。  相似文献   

6.
现场实测和分析表明,再生顶板以“类拱”结构随工作面推进而产生周期性的失稳来压,来压步距及强度取决于类拱结构的跨度、岩块的块度及强度,并随分层次数的增加而衰减并趋于稳定,表现为静载荷作用。根据再生顶板的力学结构特征,工作面应以护顶为主、支为辅的控顶准则进行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14128下分层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研究了综采工作面下分层回采过程中的顶板压力分布规律。在分析下分层开采过程中顶板冒放性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冒放的顶板支护技术措施。土城煤矿采取这些措施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为下分层开采顶板支护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回坡底煤矿10-103工作面下分层在上分层的采空区下回采,顶板非常松散且极容易漏冒,回采的重中之重就是顶板控制环节。通过兼顾采煤工艺与设备的选型,选择综合控顶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康城矿资源日益枯竭现状,采用原有轻型放顶煤设备和综采技术回收厚2.0 m左右的2#底分层煤.对碎裂顶板复采工作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回采工艺等进行了设计.通过工作面和巷道顶板高水材料注浆,解决了碎裂顶板管理的难题.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煤炭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条件类似矿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复合顶板高档工作面顶板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一分层复合顶板高档普采面由 4~ 5排改为 3~ 4排控顶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及在顶板松软易冒落、局部超高与破夹矸开采等特殊地段的顶板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常正宏 《煤炭技术》2008,27(4):46-48
长壁采煤法的采煤工艺具有多重特点:顶分层采煤增加了要为下分层填设假顶的工作。假顶下采煤包括支护及顶网管理、假顶下的放顶工艺及分层采高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煤岩体"强度参数-应力环境-节理弱面"破坏控制条件研究了大采高采场覆岩变形破断特征,并通过室内试验再现采动引起覆岩破断后运动演化过程,最后根据顶板结构形态对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覆岩薄弱岩层冒落取决于层间离层裂隙的发育范围,基本顶表现出固支梁变形破坏特征,断裂线位置则取决于剪切错动裂隙的发育范围;软弱岩层中受拉应力区贯通分布,坚硬岩层中呈孤岛式分布,分布形态同离层和剪切错动裂隙的发育范围相关;层间拉伸张开型裂缝则呈小范围正梯形滞后工作面发育,剪切闭合型裂缝呈大范围倒梯形超前工作面发育;大采高采场下位基本顶破断后形成单关键块结构,更高位基本顶可形成静定三铰拱结构,采场顶板控制关键为前者的稳定性;以单关键块结构形成条件为基础给出直接顶范围确定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直接顶性质提出顶板压力确定公式,直接顶力学参数对其影响程度依次为:黏聚力塑性模量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13.
采场老顶岩梁的超前破断与矿山压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损伤力学的思想,建立了损伤基础梁的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的结论分析了老顶岩梁超前破断对支承压力及其运动状状的影响。分析认为:损伤基础梁模型较弹性基础梁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支承系统与老顶岩梁的相互作用关系,对提高顶板来压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老顶岩梁的超前破断与回转运动是“两个应力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内应力区支承体损伤的充分发展是内应力区收缩和外应力区扩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朱家河煤矿自投产以来,采场支护顶板管理困难,顶板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地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论文通过对矿井地质构造、5—2煤层赋存条件的综合分析,并通过煤矿5—2煤层顶板岩层结构、岩性,及其岩石的力学性质试验分析,确定5—2煤层顶板类型,提出5—2煤层合理的顶板支护管理方法,为5—2煤层顶板支护管理和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场直接顶对支架与围岩关系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长友  钱鸣高 《煤炭学报》1997,22(5):471-476
把采场直接顶视为可变形介质,分析了其变形破坏特征。根据采场直接顶的承载能力将其分为非承载区,承载区和弱承载区,提出了采场直接顶刚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认为在采场支架与围岩系统中,由于直接顶介质的影响,支架阻力并不能限制老顶的最终位态,支架工作阻力和顶板下沉量的关系是老顶给定变形条件下支架和直接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浅埋煤层开采顶板切落压架灾害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浅埋煤层开采周期来压过程中顶板沿煤壁台阶下沉导致顶板切落压架灾害的问题,根据直接顶岩体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破坏失稳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建立了由基本顶-直接顶-支架-矸石组成的系统力学模型。利用突变理论研究了荷载作用下系统的失稳机制,获得了系统失稳的充要条件及直接顶岩体的变形突跳量表达式,分析了系统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直接顶的失稳破坏,导致了顶板的切落,系统失稳除与支架和直接顶岩体的刚度比及材料参数有关外,还与所受载荷及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相关。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陕西银矿为顶底板不稳固的倾斜中厚矿体,保持回采时间采场顶板的稳定性是该矿进行采矿方法试验成功的关键。试验的超前切顶爆力运矿分段采矿法,采用分段分条、缩小顶板暴露面积、超前切顶、锚杆支护、预留临时矿柱和分段连续矿柱,以及采后放顶处理空区的综合顶板管理方案。经现场试验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埋煤层顶板深孔预爆强制初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神府矿区覆岩属于亚坚硬顶板,由于煤层埋藏浅且基本顶分层厚度大,需避免工作面初采时出现基本顶大面积垮落而引发灾变。在采前相似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爆破时基本顶的破坏机理。建立了基本顶破坏的力学模型,推导了基本顶初次破断距与爆孔深度关系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南梁煤矿不同爆破参数时基本顶的破断距。实验及理论研究所确定的参数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预爆强制初放时确定爆破参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场顶板的相似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锚索预控顶、连续分条开采、尾砂充填采矿法的采场地压显现规律,以湘西金矿沃西矿区316试验采场的锚杆护顶及锚杆与锚索联合护顶情况为原型,进行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可以分析和检验在上述采矿方法和护顶条件下的采场顶板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采场支护与围岩关系是顶板控制的依据,按照复合顶板以“护”为主的原则,应用岩石破断分析系统RFPA2D,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不同支护方式下顶板离层、冒落、垮落的运动特征和规律,并确定了合理的顶板控制方式,铺网护顶使顶板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