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分枝杆菌在硫化矿物表面的选择性吸附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草分枝杆菌在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表面的吸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草分枝杆菌可以在4种硫化矿物表面发生明显的选择性吸附,在黄铁矿表面吸附情况较好,而在其他3种矿物表面则较差;pH值是影响草分枝杆菌在4种硫化矿物表面发生选择性吸附的关键因素,在pH为4~12之间时选择性吸附现象明显;矿浆浓度在6g/L以上和菌液浓度在0.5—4g/L之间有利于选择性吸附;温度对吸附影响不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草分枝杆菌细胞外膜表面的荚膜是重要的吸附位。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在浮选分离中利用草分枝杆菌抑制黄铁矿而优先浮选其余3种硫化矿物。  相似文献   

2.
Preston Perasia等人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2010年28卷(3/4)期上撰文,介绍有关生物氧化浸出矿物的机制——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矿物表面黏附对浸出影响的研究结果。生物浸出的直接机制是:氧化亚铁硫杆菌首先被矿物吸附,随后细菌酶对矿物起侵蚀作用。首先黏附于硫化矿物的细菌将影响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  相似文献   

3.
氧化亚铁硫杆菌通常用于生物浸出中,最近用于硫化矿物的生物选矿中.在本研究中,就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伊朗Sarcheshmeh铜矿石泡沫浮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使用纯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可促进黄铁矿和黄铜矿的表面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它们的浮选行为.在氧化亚铁硫杆菌存在和用黄药作捕收剂时,在自然pH下黄铁矿受到抑制,而黄铜矿及其他硫化物矿物可浮性不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的表面化学性质能成功加以控制,从而获得对浮选过程的预期影响.这些结果表明,有抑制剂(氧化亚铁硫杆菌)存在时,黄铁矿的回收率比不存在这种细菌时低50%,结果证实了细菌对黄铁矿的抑制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使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将减低黄铁矿的回收率,但黄铜矿的可浮性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4.
高铁离子浓度环境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高铁离子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初始[Fe2+]=10、30、50、70、90g/L的高铁离子浓度9K培养基中培养氧化亚铁硫杆菌,定时测培养基中的细菌数、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Eh)和Fe2+的终浓度,试验得出:[Fe2+]为30g/L时,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最为旺盛,浓度达到9×107个/mL;在接种量为10%、pH值为1.6的情况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Fe2+氧化速率最高,分别达到2.87g/(L.d)和2.67g/(L.d)。  相似文献   

5.
氧化亚铁硫杆菌胞外多聚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关于氧化亚铁硫杆菌胞外多聚物的组成、生成影响因素、其在氧化亚铁硫杆菌吸附到矿物表面的过程中所起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黄铁矿为能量来源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高效培养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培养过程中黄铁矿的能量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黄铁矿浓度10 g/L、接菌浓度15%和pH=2.0的条件下培养144 h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细菌浓度达到6.4×108个/mL。在培养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过程中单位质量黄铁矿提供的能量约为培养基中单位质量FeSO4·7H2O提供能量的34.7倍,通过黄铁矿可以实现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高效培养。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大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细胞密度以提高其对Fe~(2+)的氧化速率,利用泰勒花环填料为载体,在喷淋塔中固定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考察固定化细胞对Fe~(2+)的生物氧化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载体表面进行形貌表征,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填料表面沉淀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改良的9 K培养基中,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被成功的固定在泰勒花环填料上,并伴有少量黄铵铁矾沉淀,这些沉淀和菌体细胞一起构成了生物反应系统的生物膜。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喷淋塔中完成固定化后,溶液初始pH值和温度是影响氧化速率的主要原因,其优化结果分别为2.25和34℃。在此条件下,整个生物反应系统能长期保持稳定的氧化特性,Fe~(2+)的氧化速率为4.27 g/L/h。  相似文献   

8.
驯化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废铜矿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驯化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大宝山废铜矿石进行了浸出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次生硫化矿(辉铜矿)浸出10d,铜浸出率可达79%;对原生硫化矿(黄铜矿)浸出25d,铜浸出率达25%。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铜的机理在于其氧化分解了矿石中的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及其它硫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氧化亚铁硫杆菌、嗜铁钩端螺旋菌等中温菌在低温和高酸的吸附尾液中作氧化剂时生长繁殖慢、氧化Fe2+速率低等问题,以耐冷嗜酸硫杆菌为研究对象,结合新疆某地浸采铀现场生产实际,对该菌的生长特性、耐酸驯化和固定化培养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该菌的接种量以10%为宜;当初始Fe2+浓度为0.3~0.5 g/L时,细菌仍能较快氧化Fe2+;在5~25 ℃条件下,耐冷嗜酸硫杆菌氧化Fe2+的速率均高于氧化亚铁硫杆菌,即耐冷嗜酸硫杆菌更适于溶浸液低温环境;耐冷嗜酸硫杆菌耐酸驯化后能在pH=0.31的培养液中保持较好的氧化活性;从生物陶粒表面电镜图片中可以观察出较厚的生物膜,固定化细菌和游离态细菌协同氧化Fe2+的速率是游离态细菌单独氧化的3.4倍。  相似文献   

10.
虽然细菌浸矿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利用浸矿过程中矿物表面性质的变化而用于浮选实验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由于它作用时间短,选择性强,放具有工业应用的可能。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活性,不同培养条件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bbacillusferrooxdans)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测定了菌体带电性以及矿物吸附T.f菌后e一电位的变化情况;还测定了黄药和T.f菌在矿物表面,黄药在T.f菌表面的吸附”。这些试验表明黄药在T.二菌表面的覆盖率可达69.2%,带正电的T.f菌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最大覆盖率345%。T.f菌对硫化矿的强烈抑制表明黄药在菌体…  相似文献   

11.
在对颗粒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和受力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片状硅片和多面体玻璃混合颗粒在震荡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规律。开展颗粒震荡分离过程动力学研究对退役光伏组件回收中优化硅玻分离设备结构和工艺参数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矿提升机齿轮箱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荣 《煤矿机械》2011,(10):274-276
提升机作为煤矿中的重要设备,其故障率对于煤炭的安全高效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详细分析了煤矿提升机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下的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特点,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齿轮箱故障信号的分布特征,为变工况条件下提升机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两种重要制度,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当发生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晓东 《同煤科技》2002,(4):24-24,28
分析了光学经纬仪检定方法中产生的误差的来源和大小。  相似文献   

15.
依据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分析与评定,了解测试中造成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该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样品的不均匀性和压力试验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改性是非金属矿深加工的主要技术之一,对提高非金属矿产品的应用性能和应用价值至关重要。本文从粉体表面改性方法、工艺、设备、表面改性剂及其配方等方面综述了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现状;从表面改性工艺与设备、改性剂及其配方、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插层以及表面无机复合改性等方面综述了非金属矿物表面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结合蒋庄煤矿EAM建设实际,阐明了煤炭企业实施EAM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了我国煤炭企业在保证资产使用安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方面一条势在必行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采煤机摇臂扭矩轴安全槽的过载保护功能,对安全槽进行结构改变及槽深改变,并用ANSYS进行静力学分析,结合扭转静强度安全系数获得安全槽的最优化结构来确保发挥扭矩轴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石化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具有高技术风险、高市场风险、高政策风险属性。积极构建适宜的石化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不断强化与完善政府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功能,增强石化企业自身低碳技术创新风险防范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石化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