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二氯甲烷或苯-甲醇混合溶剂对贵州月亮田煤样进行了索氏萃取,利用GC/MS分析研究了用柱色谱分离的萃取物的族组成,探讨了萃取动力学特征,并得出了用柱色谱对萃取物的族组分进行分离效果较好;萃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均符合一级方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产地、不同性质的原料煤与焦化厂工业废水制备了4种不同性质的水煤浆,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得到了4种废水水煤浆的燃烧热重曲线,采用单一升温速率法(Coast-Redfern)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废水水煤浆燃烧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原料煤和废水制备的水煤浆,其燃烧反应可用相同的动力学模型,相应不同的动力学参数表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的连续模型法和离散模型法,并对2种方法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模型简化,边界条件的处理,初始条件的确立以及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描述,同时简要介绍了非线性离散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一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评估模型,并以平顶山矿区为研究对象,对平顶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找出了平顶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影响主要因素,有效减少防突工作的盲目性,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高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研究深部铀矿岩氡析出机理, 依据相似模型试验原理, 设计了水灰比、砂胶比、微硅粉含量和精铁粉含量的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 共设计了9组材料配比方案, 得到了27个试样的相关物理力学参数, 其中饱和密度均值为2.34 g/cm3, 单轴抗压强度均值为54.12 MPa, 弹性模量均值为2.00×104 MPa, 泊松比均值为0.19, 镭含量均值为1.70 Bq/g; 并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的敏感性; 最后通过MATLAB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基本满足花岗岩型铀矿岩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要求, 最终得到优化配合比为:水灰比0.3、砂胶比1.18、微硅粉占水泥质量0.14%、精铁粉占水泥质量0.24%, 并采用该优化配合比进行了试验验证。该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深部铀矿岩氡析出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综放支架工作阻力的模糊聚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泛收集我国综放支架实测支护强度样本的基础上,结合综放工作面的各影响因素,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所收集样本进行模糊聚类,随之将各类样本做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数学模型,以确立综放工作面支护强度与各影响因素的量化关系,为生产实践估测综放工作面的支护强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具有与砂岩相近变形及脆性特征的类岩石材料配比,以骨料含量、水泥石膏比和重晶石含量为 影响因素条件,采用正交试验配制了 25 组类岩石材料,并开展物理力学试验。 由 E/ σc 变形指标与 σc / σt 脆性指标对 类岩石材料和原岩进行比较分析,确认符合原岩基本变形指标与脆性指标的试验方案。 采用极差对类岩石材料进行 敏感性分析。 研究表明:试样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泥石膏比,且随水泥石膏比例下降而下降;试样单轴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骨料含量,且随骨料含量的上升,均出现上升—下降—上升趋势。 进一步对 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得出其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演算,结果与原岩数据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长壁综放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以便为矿井开采提供设计依据,根据某矿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和岩石力学性能参数,建立相似模拟试验模型对上覆岩层破坏后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研究,将研究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对比,采用回归分析法对经验公式进行修正,考虑推进距离对导水裂隙带的影响,从而为预测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胜春  唐贺丰  李天祥 《非金属矿》2007,30(1):29-31,51
将海盐石膏掺加于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实验考察了它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对水泥强度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进行拟合,确定了由水泥的3d强度对其28d强度进行预测的模型(R2=0.88~0.96).结果表明,添加800℃煅烧海盐石膏时水泥强度提高幅度最大;煅烧海盐石膏可替代天然石膏作为水泥增强剂.  相似文献   

10.
利用Pro/E与ADAMS两种软件的特性,对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进行了联合仿真。基于Pro/E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建立了履带式移动机器人模型,通过Pro/E与ADAMS/View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了模型的传递,对比了2种交换方式的特点,解决了利用Pro/E与ADAMS进行联合仿真时的数据交换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