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层的岩性和结构特征是水体下安全开采的重要因素,由岩层控制方面的“关键层”理论引出“隔水关键层”概念。通过分析隔水关键层的作用机理,从结构稳定性和渗流稳定性两方面来分析判断覆岩中是否存在隔水关键层,进而判断开采过程是否存在突水危险。  相似文献   

2.
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对某矿建筑物下条带开采断层保护煤柱留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建筑物下压煤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3.
从岩移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出发,应用离散单元法对沛成矿条带开采断层煤柱留设进行了研究,条带开条断层煤柱留设的是使关键层处于两端简支状态。据此确定沛城煤矿f10断层煤柱留设宽度为40m。  相似文献   

4.
徐州矿区张集煤矿属厚冲积层、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其西三、西六采区上方地面有多个村庄建筑群。应用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提出了因地制宜布置极不充分开采工作面控制地面沉陷的方法。地表沉陷预测和初步的地表沉陷实测结果证实了该开采方案是可靠的,并可保证开采区上方地面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5.
村庄群下采煤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矿区张集煤矿属厚冲积层、高潜水位平原矿区 ,其西三、西六采区上方地面有多个村庄建筑群。应用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提出了因地制宜布置极不充分开采工作面控制地面沉陷的方法。地表沉陷预测和初步的地表沉陷实测结果证实了该开采方案是可靠的 ,并可保证开采区上方地面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6.
利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矿区具体工作面的开采模型,模拟研究了随着煤层的开采关键层初次破断前载荷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对关键层载荷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的特征,借鉴关键层理论,提出"载荷控制层"概念,给出其定义和判断方法,并借助固支梁力学模型给出了一种计算关键层动态载荷的方法。研究成果揭示了关键层载荷的动态变化原因和上覆岩层载荷的传递机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关键层理论。  相似文献   

7.
从地应力、瓦斯和煤体力学结构性质3方面对采煤工作面煤的突然压出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采煤工作面应力、瓦斯压力分布规律,详细论述了煤体的破坏及失稳原理,并基于矿山压力和关键层理论重点分析了采煤工作面回采时煤的突然压出的原因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浅埋深煤层开采时关键层群同步破断失稳机理,以王家塔煤矿为研究背景,结合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相关理论,运用数值模拟软件UDEC对煤层上覆岩层中存在单一关键层和2层关键层结构进行模拟,现场实测数据验证同步破断失稳理论。结果表明:当煤层上覆岩层中存在距离较近、岩性相近的2层关键层时,其服从关键层同步破断判据,可将其整体结构视为单一关键层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对矿压显现与岩层控制的影响也与单一关键层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为指导,应用弹性板理论求解分析了底板关键层的破断,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底板突水最危险点作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承载关键层、隔水关键层和渗流关键层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岩层变形-渗流耦合系统的复杂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复杂系统动力学理论解释突水机制的初步设想.研究表明:在承载关键层破断前,承载关键层同时也是隔水关键层,但一般不是渗流关键层;在承载关键层破断后,承载关键层不再具有隔水作用,隔水作用最强的某一软弱岩层成为隔水关键层和渗流关键层;当渗流参量满足一定的条件,渗流发生Lyapunov意义下的失稳,引发突水;岩层变形-渗流耦合动力学系统是具有非连续性、非均匀性、非线性、控制参量时变和边界时变等特征的复杂系统.只有将承载关键层理论、隔水关键层理论和渗流关键层理论相互融合,并且将复杂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入突水防治理论研究,才能从本质上描述突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矿石品位的控制,说明控制论的概念,然后介绍控制论的主要内容,最后分析该理论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级差品位指标体系并不排斥传统品位指标体系的合理内容,它应当说是原有品位指标体系更深化、更系统的发展形式。 多数固体矿产至今仍使用着“边界品位”和“块段最低平均品位”这两项指标。有的参考手册对个别矿种提出过“矿区最低平均品位”指标,但极少实际应用。按地质经济原则,各个矿区不论怎样确定品位指标,一般来说,矿区平均品位指标都高于块段平均品位指标,后者又高于边界品位指标。这里即包含着各项品位指标逐级递变的某种规律。只要揭示各级储量的品位下限的递差规律,级差品位指标体系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相似文献   

13.
接杆钎对冲击能的传递特性影响接杆式凿岩效率,而接头是接杆钎的重要环节,作者利用冲击钻进波动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建立了接杆凿岩接头的SDM(Spring-DampMass)动力模型,并对接头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实现接头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硫化矿细菌浸出过程的电化学(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宏煦  王淀佐 《矿冶》2003,12(2):45-48
系统阐述了硫化矿细菌浸出体系细菌生长及细菌存在时硫化矿氧化的电化学理论,分析了细菌浸矿过程的原电池效应,提出了各因素影响细菌浸出过程原电池效应的理论模型,并论述了通过电位控制催化硫化矿细菌氧化浸出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5.
垂直煤仓整体溜动卸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庆龙  张海涛 《煤炭学报》1998,23(5):517-521
对垂直煤仓整体溜动卸煤技术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如;卸煤能力、控制循环最短时间、活动门受力及整机功率等参数,并研制提高无烟煤块率的设备;该设备采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增强了设备的环境适应性,经工业性试验证明基本原理正确,技术参数合理,块率提高至少3%,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由此说明,该项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姚磊 《煤矿机电》1990,(3):17-21
本文论述了变极调速转速转换控制的原理及转换参数的确定,并对该装置作了简要介绍。这种新研制的转换器采用了信号鉴幅电路,可根据信号电压的大小,来判断电机工作状态。利用电流与时间环节的配合控制电机工作,不引进辅助触点,增加了可靠性。该装置还具有由高速向低速转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阐明了用控制致裂测试岩体应力的实质。介绍了控制致裂的基本理论,根据围岩控制致裂的原岩应力计算,利用3个方向的正应力实测值绘制应力椭圆。  相似文献   

18.
石金锋  李金柱 《煤炭学报》1995,20(4):385-388
应用二次型理论证明了通用平差模型方差分布定理,提出了平差值元素及其函数统计分析的方法,并以实际例子说明其可行性,可综合评价矿区控制网的质量、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连续电热结晶机操作控制的物理化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克强  陈启元 《有色金属》2001,53(3):17-19,27
我国连续电热结晶机经过国内外炼锡厂二十多年的应用,充分显示了其可靠性及先进性。为了深化连续电热结晶操作过程的认识,提高其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水平以及对现有连续电热结晶机的设备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生产水平,论述连续电热结晶机操作控制应遵循的物理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大松动圈围岩变形破坏的特点,以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研究了预应力锚索与锚注支护大松动圈围岩的机理,提出用锚注加固松动岩体,用预应力锚索调动深部岩体抗破坏能力并对外部围岩提供“环向约束”,两者结合使用能够形成多重围岩加固圈,从而彻底控制大松动圈围岩的变形破坏。该技术通过工程实践,证明其具有经济和技术优势,在岩土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实际意义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