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机理、现状及危害。通过对2008-2013年在地面沉降重点监测地区进行一等水准测量获得的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网的重复观测成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该重点沉降地区地面沉降的沉降量、沉降速率,找出地面沉降漏斗分布情况,预测沉降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地下水位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为该地区经济建设、地面沉降机理性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保证。  相似文献   

2.
将传统水准测量作业方式应用到全站仪高差测量中,称为全站仪水准测量法。该方法设站灵活,精度高,速度快,能较好的克服地形对传统水准测量沉降观测的限制。理论和实践表明,该方法在距离较短时,能代替3等水准测量,可满足常规工程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国柱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2):266-267
以几何水准测量为例,对沉降观测基本要求、具体施测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关于构造支撑点的计算问题,并且从沉积方面给出一种可能的定量计算构造支撑点的方法。为了迭到辨别构造支撑点的目的,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构造支撑点的位置两种方法;并且在定性计算中建立了两种计算的标准模型,沉降中心定量模式和沉积中心定量模式。由于塔里木盆地存在多次构造运动,所以其油气的运聚异常复杂,在此情况下,定量研究盆地内构造支撑点的位置可为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简要介绍了高精度GPS高程测量在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构造沉降观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影响GPS高程精度的几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关中盆地是在不同构造基底之上的叠合式沉积盆地。新生代有多次的构造运动,伸展与挤压、造山与成盆、隆升与沉降相互联系且不断转换,形成机制复杂。结合盆地区域断裂构造及基底构造的发育演化情况,更深层次地去探讨关中盆地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7.
苏南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及其对煤层赋存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南地区自加里东构造运动以来经受多次构造活动,区域构造特征复杂的特点,在对研究区地质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分析,深入探讨了该区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构造演化对煤田的控制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对煤田的形成、煤层分布、埋深和煤质等4个方面;从印支晚期至燕山晚期,该区发生的复杂区域构造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研究区煤系的分布格局,不均匀的沉降则形成煤层东西分布的差异,最终形成了现今的煤系现状。  相似文献   

8.
矿区范围内地表岩移沉降的监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地表沉降监测需要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由于矿区地表地貌情况复杂,因此四等水准测量给矿井带来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通过对GPS-RTK测量技术的研究,结合地表预沉降值的影响因素,GPS-RTK测量技术的高程精度无法满足采掘区域地表沉降±10 mm的高程误差要求。基于此,采用正交表实验分析法对概率积分法参数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地表预沉降增加10、20、30 mm的中误差随机值,参数反演后发现GPS-RTK测量误差对地表预沉降值影响较小,可在预测地表沉降值工作时应用,提高地表沉降监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地质装备》2005,6(1):30-35
战略重点是利用现代数字地震观测和探测技术和其他地球物理手段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构造及演化,力争在观测手段及技术、强震孕育区的构造特征、碰撞带演化过程、盆地沉降机制、地幔深处间断面性质、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地球内部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等重要的地球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为此,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作业实践,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原因、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确定、沉降观测基准网点及沉降观测点布设、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周期和频率进行了讨论;总结了沉降观测资料处理、安全性分析、变形预报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