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沈旭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6,(5):13-17
某硫精矿含铜0.41%,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辉铜矿,硫矿物主要是磁黄铁矿,其次是黄铁矿,脉石矿物为少量蛇纹石、滑石、绿泥石等易泥化矿物,经镜下鉴定铜矿物与黄铁矿关系密切,基本以较粗的连生体形式存在,而磁黄铁矿基本不含铜。综合考虑矿石性质,确定采用\"磁选脱硫—脱泥—浮铜\"流程回收铜,全流程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0.26%,铜回收率73.41%。 相似文献
3.
就云锡公司卡房选矿厂的高砷硫精矿采用浮、重选联合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不但可以产出硫精矿,并可综合回收铜、砷等有用矿物,为今后的综合回收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银山选矿厂选铜尾矿含硫品位2.13%,矿量约5 400 t/d.为充分回收尾矿中的硫矿物资源,针对硫矿物特点,对硫化矿物的捕收剂、活化剂、抑制剂、入选浓度进行了条件试验,为提高硫精矿品位增加了精选作业次数,最终确定采用二精、一粗、一扫、中矿顺序返回工艺流程,确定入选浓度45%,丁黄药35 g/t和起泡剂20 g/t,不添加抑制剂、活化剂的药剂制度.闭路试验可取得硫精矿品位45.52%,回收率47.88%的技术指标,根据闭路试验结果,推荐采用旋流器预先分级提高入选浓度后再浮选的工业回收流程. 相似文献
6.
对硫、砷、锡混合矿进行了工艺矿物的研究;分选了该混合矿的主要单矿物,测定了它们主要的物性参数.并进行了硫、砷、锡选矿分离的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抑制剂X33和L3对云南某铅锌硫混合精矿进行浮选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抑制剂替代传统抑制剂,能很好地分离铅锌硫混合精矿,其药剂工艺环保,用量低。含铅17.35%、锌6.76%和铁31.04%的铅锌硫混合精矿经过浮选分离后,可得到含铅64.59%、铅回收率95.49%、含银326.8 g/t、银回收率83.29%、含锌4.64%的铅精矿和含锌51.56%、锌回收率64.09%、含铅3.55%的锌精矿,以及含硫43.4%、硫回收率78.67%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8.
综合回收硫精矿中铅锌银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硫精矿含有较高铅、锌、金、银等贵金属元素的特点,通过探讨浮选工艺各参数对伴生金属回收率的影响规律,采用磨矿、硫化钠脱药并硫化铅锌氧化矿物、同时使用选择性较好的捕收剂305和乙硫氮组合捕收剂的浮选工艺,可以获得铅、锌总含量高于45%、含银635 g/t的高银铅锌混合精矿。 相似文献
9.
硫精矿提硫降杂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硫精矿中的杂质,提高硫品位,开展了现场工业试验研究.对硫精矿进行两次开路精选,得到高硫矿和低硫矿两个产品,21个班平均指标是:高硫矿产率39.82%、硫品位37.55%、MgO品位0.582%;低硫矿硫品位28.7l%。针对工业试验存在问题,提出了硫精矿再磨增加单体解离度.进行系统稳定试验,探索旋流器分级提硫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 硫化铅锌矿矿石中往往伴生有硫铁矿,有些矿石硫品位还较高。在铅锌浮出之后的尾矿石中硫还可得到富集,此种尼矿弃之十分可惜。如若再用浮选法田收,则因铅锌浮选中使用了大量石灰抑制硫铁矿,需要添加大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城门山铜硫矿石的选硫试验成果及生产进展.对选铜尾矿采用旋流器脱泥脱药,加酸性水调浆,加丁黄药和2#油进行浮选,小试可获得硫精矿品位47.5%,回收率95.72%,产率39.73%;实际生产硫精矿品位大于35%,采用陶瓷过滤机脱水,精矿水分9%~10%,年增效益1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选矿流程产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可在矿石性质变化、选厂技术改造时为工艺流程的改进提供方向和依据。内蒙某铜铅锌锡多金属矿生产中在锌硫作业中银和铜损失率分别为13.10%和15.64%。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价值,选择锌硫混合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赋存状态研究确定了铜、银回收的目的矿物;通过铜、银矿物嵌布关系密切判断出铜、银走向一致,可同步富集。在此基础上,根据黝铜矿、黄铜矿、铜矿物集合体的单体解离度仅为12.84%、33.65%和25.40%,但铜矿物集合体粒度较粗的特点,提出了对铜矿物集合体再磨,获得银铜精矿的技术方案。最终选矿工艺通过提高再磨细度获得了银品位2 699g/t、铜品位为10.02%的高品位银铜精矿,实现了将锌硫混合精矿中原本损失的铜、银加以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硫化锌矿浸出渣中有价元素丰富,是重要的二次资源,但因其性质、结构极为复杂,实践中分选回收效率往往较低。深入研究浸出渣工艺矿物学性质对其高效回收具有重的理论价值。对内蒙古某中大型锌冶炼厂的氧压锌浸出渣进行了深入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锌浸出渣含硫44.33%、铅2.65%、锌4.24%、银192 g/t,主要有用矿物为单质硫(硫磺)、闪锌矿、铅矾等,银可能主要赋存于含铅矿物中;含有近20%的可溶性锌和铁硫酸盐,极少量的黄铜矿和黄铁矿;浸出渣颗粒粒度小,无典型的结构和构造;铅、锌和铜矿物主要以毗连和包裹的形式与硫磺连生,且主要集中在-10μm粒级,该粒级中银的分布率达到86.47%,是后续分选回收需要注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柿竹园铁粗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柿竹园铁粗精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该产品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铁、硫赋存状态和嵌布特性,为下一步进行铁粗精矿生产铁精矿的试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琳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21,(1):32-36
为实现多宝山铜矿难处理铜钼混合精矿的高效分离,提高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铜钼混合精矿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进行了铜钼分选新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精矿中铜、钼品位分别为18.95%和0.42%,其中铜主要以黄铜矿、斑铜矿形式存在,钼主要以辉钼矿形式存在;辉钼矿与铜矿物、脉石矿物等嵌布关系复杂,嵌布... 相似文献
17.
李琳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21,(1):32-36
为实现多宝山铜矿难处理铜钼混合精矿的高效分离,提高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铜钼混合精矿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进行了铜钼分选新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精矿中铜、钼品位分别为18.95%和0.42%,其中铜主要以黄铜矿、斑铜矿形式存在,钼主要以辉钼矿形式存在;辉钼矿与铜矿物、脉石矿物等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微细,连生体矿物偏多。试验发现不同的磨矿行为对铜钼分离影响较大,利用不同粒度的矿物之间存在可浮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粗细粒级分级分选新工艺,采用新工艺分离铜钼混合精矿,可获得钼品位为45.14%的钼精矿以及铜品位为19.08%的铜精矿,铜钼作业回收率分别为81.68%和99.94%,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该技术思路可为现场铜钼分离工艺技术升级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费泽通;袁致涛;孟庆有 《矿冶工程》2025,45(1):61-64
为综合回收新疆某钛铁矿重选粗精矿中铁、钛元素,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及分选可行性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样中有用矿物为钛铁矿、含锰钛铁矿、含钛磁铁矿、磁铁矿,脉石多为透闪石、铁钠闪石、石榴石、榍石等含铁钛硅酸盐矿物。采用“磨矿-弱磁选选铁-两段强磁选预富集钛-浮选脱硫-一粗一扫四精浮选选钛”工艺,可获得铁精矿TFe品位63.93%、回收率69.11%的良好指标,但钛精矿TiO2品位仅32.59%、回收率28.04%。钛铁矿TiO2品位低、含铁硅酸盐脉石矿物质量分数高是影响钛选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优良的现代机械设计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取得市场竞争力的可靠保障,而计算机技术则成为现代机械设计的核心部分。文章介绍了现代机械发展对设计方法的要求,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尤其是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优点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对秘鲁西海岸马尔科纳地区的含铁沙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沙矿中TFe 5.5%、MFe 1.41%、Ti 0.54%;金属矿物主要含钛磁铁矿,磁铁矿的矿物成分及其产出状态是决定选矿指标的重要因素;原沙矿中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接近85%,未解离的磁铁矿主要与脉石矿物连生,若获得高品位的铁精矿,选矿时需要磨矿。通常按铁精矿含脉石矿物5%计算,理论上铁精矿品位为64.06%,对该类型铁矿的经济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