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分离锰银氧化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分离锰银氧化矿工艺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当控制锰浸出率96%时,银的浸出损失率小于2%;浸锰渣采用氰化法提银,NaCN用量1 kg/t渣、浸出时间3 h时,银浸出率大于93.41%;浸锰-氰化两步浸出银的回收率大于91.54%;锰与银被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2.
细粒嵌布锰银矿提银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先锰后银两段流程处理高锰银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段浸锰中矿粉粒度、还原剂种类对锰浸出率影响极大,当矿粉全部通过-325目筛,以硫酸亚铁加某糖类物质作还原剂时,锰浸出率达98%以上,浸出液直接用于生产锰盐产品;浸锰渣用氰化法提银,银浸出率可达80%以上。全部作业在常温下进行。  相似文献   

3.
复杂含砷锑银矿酸性浸出渣湿法提取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复杂含砷锑银矿酸性浸出渣提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浸出渣进行氧化料烧预处理,再转化-浸银的处理工艺,在焙烧温度650℃,H2SO4体系中转化,Na2SO3溶液浸出,甲醛作还原剂,银的浸出率为94.25%,银粉品位为94.38%。  相似文献   

4.
云南某矿中的银多数以类质同象或微细粒包裹体存在于褐铁矿和铅硬锰矿中,直接采用氰化浸出其浸出率仅为30.26%。为提高银的氰化浸出率,采用直接碱性浸出法对矿物进行锰、银预分离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浸出的影响,以确立最优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在浸出液中铵根的浓度为1.5 mol?L-1、浓氨水为1.5 mL(在浸出液中的浓度为0.0195 mol?L-1)、还原剂铜丝4 g、液固比为3:1的条件下,常温下反应4 h后,锰的浸出率为47.2%,而银不被浸出,实现了银和锰预分离。经碱浸后的渣再进行氰化浸出,银的氰化浸出率可提升至71.66%。该方法原材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小,可在短时间内较好地实现锰和银的分离回收,具有较高的综合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银催化铜矿石的细菌浸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黄铜矿是所有铜矿物中较难浸出的矿物之一。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浸出以黄铜矿为主的德兴铜矿原矿,当处理1kg矿石添加016和032g银时,经过21天浸出,铜的浸出率从未加银的282%分别提高到775%和797%。银的催化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矿物表面电化学性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实现的。浸渣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矿物表面有Ag2S生成。通过育种方法可得到耐受银的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浸矿菌株。  相似文献   

6.
以智利某含金银铜浮选尾矿为研究对象,在对试样进行化学多项分析、铜物相分析以及金的化学物相分析等研究基础上,采用硫酸优先浸铜再氢化浸金银工艺,铜浸出率为83.03%,金浸出率65.22%,银浸出率76.35%,可为同类型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分离氧化型锰银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生物质(植物副产秸杆、粮食加工副产壳类等)还原浸出锰银矿,然后再从浸出渣中提取银,从而实现的锰、银分离.玉米秸杆还原浸锰条件为:降解糖化液体积与精矿质量比(L/D)为3、秸秆粉95 ℃预降解糖化0.5 h、n(H2SO4)/n(Mn)=1.4、秸秆/矿粉质量比为0.275、95 ℃浸出时间5 h,锰浸出率约92%;浸锰渣浸银NaCN用量3 kg/t渣、常温浸银时间3 h时,Ag的浸出率达92.20%.  相似文献   

8.
锰银矿为银的难选矿物,锰银矿尾矿常含有较高含量的银。本研究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确定先采用螺旋溜槽初步富集,再采用中温氯化焙烧-氰化浸出的方案,银浸出率可达79.29%。  相似文献   

9.
银锰矿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银锰矿加入H2SO4和RH试剂,可钭锰和银同时转入溶液,实现一步浸出。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锰和银的出率分别达到96%和79%。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含银氧化锰矿代替软锰矿作氧化剂,对高锰硫化银精矿进行了预处理,使锰的脱除率达到99.09%。同时,硫化矿及氧化矿的银相都得到充分解离,预处理后的氧化渣用FeCl3-HCl-CaCl2水溶液作浸银剂,银浸出率≥97.00%;银、锰及铅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6.385%、88.93%和80.88%,防止了硫、砷、铅等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含铜铅复杂金精矿矿浆电解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矿浆电解-氰化提金-选矿回收铜”含铜铅复杂金精矿处理新工艺。结果表明,矿浆电解铅、铜和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5.05%,14.28%和75.66%,金全部留在渣中。矿浆电解渣氰化浸出,金浸出率95.30%,氰化钠用量按金精矿计由常规的14kg/t降至5.1kg/t。氰化渣浮选,铜、金和银的回收率分别为81.86%,40.1%和83.79%。浮选尾矿可以作为硫铁矿出售。新流程结构合理、综合回收用好,为我国复杂金矿的处理提供了一条环保、经济、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某银锰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银的载体矿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独立银矿物,一类是独立银矿物的宿主矿物,锰的载体矿物主要是锰的氧化物。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二次扫选”全硫混合浮选流程,可获得含Ag6603g/t,含Pb1.94%,含Zn2.04%,银回收率为78.51%、铅回收率41.84%、锌回收率68.36%的银精矿;采用磁选工艺流程,可获得含Mn20.31%,Ag313.10g/t的磁选精矿,混合浮选—磁选联合工艺能使银、锰回收率分别达到95.34%、91.39%。在优化的浸出条件下,对浮选尾矿采用酸浸的方法回收锰,锰的浸出率能达到78.87%,铁的浸出率为47.50%。  相似文献   

13.
选冶联合流程回收云南某硫精矿中铋和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某硫精矿含铋0.36%、含银16.1g/t。含铋矿物种类较多,有辉铋矿、辉铅铋矿、铋华、自然铋等,银多赋存在铋矿物中,铋矿物性脆易碎,多以微细粒形式存在;硫矿物主要是磁黄铁矿、其次是黄铁矿。为从该硫精矿中回收有价元素铋、银,进行了选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经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除磁黄铁矿,非磁性产品按0.043mm分级,-0.043 mm粒级在浸出剂BJ用量为150 kg/t、盐酸浓度为3 mol/L、氯化钠用量为150 kg/t、液固比为3、浸出时间为2.5 h条件下常温浸出,获得了铋浸出率为95.67%、银浸出率为88.08%,对试样铋回收率为73.14%、银回收率为66.34%,浸渣铋、银品位分别降至0.13%、13.7 g/t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广东石铜阳极泥成分复杂 ,金银含量低 ,砷含量高 ,属难处理的物料 .采用酸浸和氨浸预处理 ,再氰化的方法 ,可有效地回收各有价金属 ,特别是金、银的回收率高 ,同时消除了砷对环境的污染 .试验指标如下 :氰化的浸出率为 Au 97% ,Ag 94 % ,回收率为 Au96 .6 % ,Ag 93.3% .该工艺流程简单 ,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5.
阮书锋  尹飞  王振文  王军  王成彦 《矿冶》2012,21(3):30-32
采用选择性脱铜—H2SO4+NaCl选择性浸锑、铋—硝酸脱铅—火法熔炼回收贵金属工艺综合回收铅阳极泥中的有价金属。重点介绍了该工艺中H2SO4+NaCl选择性浸锑、铋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初始硫酸浓度2.5~3 mol/L,NaCl浓度为75~100 g/L,浸出温度80℃,液固比L/S=8/1(mL/g),浸出时间2 h;在该条件下锑、铋、铜的平均浸出率均大于99%,铅的平均浸出率仅1.68%,金银不被浸出,锑、铋、铜得以有效选择性浸出,铅、金、银在渣中得到了有效富集,为后续工艺中硝酸脱铅和贵金属火法综合回收工艺创造了有利条件,解决了传统铅阳极泥湿法综合回收出现的金属分离不彻底,贵金属直收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工艺矿物学的角度分析了某含银多金属锰矿实现锰、银分离的难点,参照类似性质矿石的处理工艺,并结合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指出其合适的开发利用工艺为干式筛分分级—粗粒干式强磁选—细粒湿式强磁选—混合精矿湿法冶金浸出。通过实验室试验,最终获得锰品位31.59%、银品位657.9g/t、铁品位11.72%,锰回收率90.24%、银回收率91.29%、铁回收率78.51%的混合精矿,为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开发利用该矿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锰离子催化体系加压浸出硫化锌精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怀伟  王吉坤  梁铎强 《矿冶》2008,17(2):51-55
针对锰离子(Mn2+)催化体系浸出硫化锌精矿过程,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搅拌速度、液固比、氧压、Mn2+加入量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锌平均浸出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硫磺为还原剂,对氧化锰矿的还原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考查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硫/锰摩尔比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封闭体系中,当焙烧温度为550℃、焙烧时间为10 min、S/Mn摩尔比为0.5时,还原焙烧产物采用稀硫酸浸出,锰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该研究可为低品位氧化锰矿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