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铅阳极泥碱性浸出锑、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OH-甘油为浸出剂对铅阳极泥中Sb、Bi进行浸出实验研究。分别考查了甘油和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用NaOH和甘油浸出铅阳极泥中Sb、Bi的最佳实验条件为: 氢氧化钠浓度250 g/L、甘油浓度250 g/L、浸出温度80 ℃、液固比5∶1、浸出时间2 h。此条件下Sb和Bi浸出率分别达82.5%和84.15%;贵金属Au、Ag的富集率分别高达139.8%和122.7%, 损失率低于1%。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锌冶炼厂电解阳极泥中锌的回收途径,以湖南某锌冶炼厂的电解阳极泥为原料,进行了锌的氧化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溶液为介质、(NH4)2S2O8为氧化剂,在液固比为10,溶液初始pH值为1.5,(NH4)2S2O8添加量为0.01 g/g(对原料),温度为60 ℃的条件下浸出2 h,锌的浸出率达到81%.对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锌的氧化浸出过程受扩散机制控制,可以用Levenspiel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3.
氧化锌矿的碱法浸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氧化锌矿的处理现状及前景,阐述了氧化锌矿处理的重要性,并对云南兰坪氧化锌矿采用碱浸法:氢氧化钠浸出、氨一碳铵浸出进行了研究。当氢氧化钠浓度为4mol/L、温度为80℃、浸出液固比为10时,氧化锌浸出率达92.6%;当氨-碳铵浸出时浸出剂浓度为5mol/L、温度25℃、浸出液固比为15时,氧化锌的浸出率可达91.3%。  相似文献   

4.
张梅英 《矿冶》2018,27(3):71-74
利用硫化钠和氢氧化钠为浸出剂,采用加压浸出处理复杂铅锑矿。考察了硫化钠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以及液固比等因素对锑浸出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锑的浸出率达到91.73%,浸出渣中锑含量将至1%以下,有效地分离原矿中锑和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砷锑铋中和富集渣为原料,研究了盐酸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Bi、Cu、Pb、As、Sb的浸出行为及Bi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6.0 mol/L、液固比为6:1、温度为80 ℃、浸出时间为15 min时,Bi、Cu、Pb、As、Sb的浸出率分别为97.4 %、96.1 %、75.9 %、93.6 %、96.0 %;铋浸出过程动力学可分为两个阶段控制,前期受界面传质与扩散的混合控制,后期受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4.50 kJ/mol和82.80 kJ/mol。  相似文献   

6.
对机械搅拌槽和流态化浸出器内固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应用标准k-"模型及RNG k-"模型计算内部湍流运动,分析了不同转速、不同液固比条件下两种设备内部流场特性。结果表明,料桨速度随转速及固液比的增加而增大。研究表明,应用计算机模拟能详细直观的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流动参数,表现出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湘潭电化厂菱锰矿常温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湘潭电化厂的菱锰矿常温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L试剂浸出菱锰矿,能降低浸出过程温度,缩短浸出时间,提高锰浸出率;同时对常温浸出的除铁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盐酸与六水合三氯化铁体系浸出含铋铜精矿分离铜铋,浸出液水解沉淀制备氯氧铋产品,水解后液可通过硫化沉淀回收其中的铜。结果表明,铜铋分离最佳浸出条件为HCl 2mol/L,每公斤矿所属FeCl_3·6H_2O量为320g,液固比3∶1,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3h。此条件下,铋的浸出率大于95%,铜精矿含铋由2.97%降至0.2%,符合行业标准。浸出液经中和水解可得到含铋大于65%的氯氧铋产品。  相似文献   

9.
高铋铅阳极泥脱砷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阔  徐瑞东  何世伟  陈汉森  朱云 《矿冶》2015,24(6):37-41
采用焙烧碱浸方法对高铋铅阳极泥进行了脱砷研究,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液固比、碳酸钠用量、氧化剂用量及Na OH浓度对铅阳极泥脱砷效果的影响,优选出较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400℃、碳酸钠用量为铅阳极泥质量的40%、氧化剂用量为铅阳极泥质量的10%、Na OH浓度为120 g/L、液固比5∶1的试验条件下,砷的浸出率达到了95%以上。碱浸液经冷却过滤掉结晶沉淀后,采用Ca O进行沉砷处理,沉砷后液补加定量的氢氧化钠能够返回浸出过程,实现了碱浸液的循环利用并保证砷的有效脱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从铜阳极泥湿法冶金产出的残渣中,用碱熔——电积法回收锡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提锡后渣用现有的方法回收银、金。实验室试验表明锡、银、金的回收率分别达(%):95,92,90,同时还可回收残渣中的铅和锑。生产试验证明流程畅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赤泥废渣,为了利用赤泥渣特殊的理化特性,达到以废治废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目的,本文采用山东铝业混合赤泥做原料,对其进行物相分析及单因素脱硫实验。通过分析温度、液固比、赤泥粒度、烟气浓度和pH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现了操作条件最优化。结果表明:赤泥用于烟气脱硫时,脱硫效率可长时间维持在95%之上;温度为20℃、液固比12:1、赤泥粒度为80目,pH大于4.5,一定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高水充填材料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材料作为煤矿开采充填材料具有很多优点,但目前关于水固比3∶1以上的材料强度研究较少。文章初步研究了原材料配比、水固比、研磨时间对高水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固比为3∶1的条件下,A料B料配比为1∶0.8时高水材料结石体强度最高,为3.11MPa;当水固比为5∶1时,结石体强度大幅度降低,但随A料B料配比增加,结石体抗压强度逐渐增加。A料研磨时间为10min、B料研磨时间为30min的组合,结石体抗压强度最高,3天单轴强度为1.23MPa。  相似文献   

13.
露天微差爆破延期时间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露天微差爆破合理延期时间选取的影响因素,在分析国内外关于最佳延期时间选取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主要存在的几大理论假说以及相关的理论计算和半经验数学模型,探析不同假说侧重的不同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并对几种假说试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今后改善我国露天微差爆破效果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根据具体工程实例和试验指出微差延期爆破较普通逐排爆破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提升钢丝绳的防护及探伤的几种方法 ,对煤矿提升钢丝绳的合理使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并确保安全生产有着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泽红  孔令斌  程旭 《金属矿山》2014,43(5):110-113
为了在较小的试验工作量情况下取得可信度高的磨机利用系数与介质充填率、料球比和磨矿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磨矿试验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单因素对磨机利用系数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料球比>介质充填率>磨矿时间,交互作用对磨机利用系数影响的强弱顺序为介质充填率与料球比>料球比与磨矿时间>介质充填率与磨矿时间。在介质充填率取35.79%、料球比取1.12、磨矿时间取42.09 min情况下,磨机利用系数取得最大值,预测值达0.298 t/(m3·h)。Design-Expert 8.0软件推荐的几组优秀参数组合所对应的磨机利用系数预测值与验证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Design-Expert 8.0软件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对磨矿试验方案进行设计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6.
对于阀控缸系统,压力对时间变化率的推导错误,导致所求出的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也是错的,这将直接影响到对系统进行正确的动态分析。本文给出了阀控缸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正确求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银漫选厂磨矿粒度组成呈两极分化、银矿物需细磨而锡石需粗磨的磨矿矛盾等问题,提出依据原矿银锡品位比精准调控磨矿细度。同时,以原矿银锡品位比为自变量,建立了磨矿细度和矿物解离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处理高银低锡矿石时,需采用较细的磨矿细度,促进硫化矿物的单体解离;当处理低银高锡矿石时,需采用相对较粗的磨矿细度,降低锡石过粉碎现象。与采用单一磨矿细度相比,铜、银、锌、锡的回收率分别可以提高6.44%、11.08%、16.37%和9.80%,实现了磨矿细度的预测及各有价元素的高效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从石煤提钒富液制备高纯V2O5的传统工艺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在原有冶金级钒生产工艺基础上直接制备高纯V2O5的新方法,其工艺过程是:调整富钒液的硫酸浓度-用氯酸钠溶液将体系氧化至电位大于1 000 mV-过滤得红色滤饼(红饼)-用硫酸溶液溶解红饼-在控制终点pH的情况下加氨水沉钒-过滤、干燥、焙烧得高纯V2O5-氧化后滤液按原有沉钒工艺制备冶金级钒。以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石煤提钒富液为对象进行的实验室试验表明,制备高纯钒的关键工艺参数为富钒液起始硫酸浓度1.5 mol/L、红饼溶解硫酸溶液浓度1.5 mol/L、加氨沉钒终点pH=0.8。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在五洲矿业公司进行工业试验,制得的高纯钒和冶金级钒分别达99.7级和98级。  相似文献   

19.
凡口锌精矿加压浸出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凡口铅锌矿锌精矿富含镓、锗的特点,采用加压浸出处理该锌精矿.重点考察了酸锌摩尔比、时间、添加剂、磨矿粒度、氧分压等因素对锌、铁、镓、锗浸出率的影响,在适宜工艺条件下,锌、铁、镓、锗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8%、85%、85%、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