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研究杭嘉湖平原南部地区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类型、污染源及污染原因,提出了氮污染的防治措施,并进行了土壤去氮模拟实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时间对离子型稀土矿的过度开采,其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为提供原地浸矿开采技术导致的矿区及周边地下水污染的修复科学依据,对龙南足洞稀土矿区地下水进行监测,运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模型进行地下水质综合评价和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浸矿期间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缓慢,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大。随着距离和时间的增长,污染物浓度降低。矿区内地下水水质极差,铅超标率为31.71%,硫酸根超标率为4.88%,氨氮超标率为53.66%,氨氮迁移距离为3500米。该地区地下水污染物健康风险指数依次为铅>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幼儿、儿童和成人非致癌风险指数超标率为7.32%、4.88%、0.48%。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淮南市区部分浅层地下水资料的整理,初步分析了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特征,污染成因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引起人们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黄旋  陈余道 《采矿技术》2011,11(3):87-89,134
通过现场调查及室内分析,对桂林市东区54个农村的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污染以硝酸盐为主并且污染程度较高,其中33%的区域地下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10mg/L),70%的区域达到我国地下水水质指标(≤20mg/L)。同时分析了其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相应措施及建议,对桂林市东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体系的建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江汉平原实际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采用DRASTIC模型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污染脆弱性评价,分析了区内浅层地下水的防污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汉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厂区范围浅层地下水类型、含水岩(层)组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用SEEP/W与CTRAN/W对厂区间浅层地下水的相互影响做了动态模拟研究,模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结果[1],并真实反映了地下水中受污染介质的扩散转移路径及浓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焦化场地遗留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分布,以山东某焦化厂的遗留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72份、地下水样品13份,在考察目标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ArcGIS软件的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目标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目标区域污染物在平面上呈面源分布,在空间分布上,污染物集中在深度为1.0~3.0 m的范围,污染物的来源与焦化工艺路线有关;As是目标地块的主要污染因子,对地块的污染贡献程度最大,生态风险也最高;该地块内的危废暂存区和生产区的煤气净化工段是土壤重金属浓度和潜在风险较高的原因;以第二类用地标准评判时,地块未受重金属污染,无需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地下水样品中仅有As超标,超标率30.8%。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某废弃铅锌矿山及周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以矿山历史开采区内及周边土壤、矿山上下游地下水中的砷、汞、镍、镉、铬、铜、铅、锌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受到明显污染,砷、镉、铅、锌污染较严重,主要超标原因可能为矿山开采过程中历史上环境措施不到位,且区域本底值较高。地下水含量未超标。废弃矿山生态风险存在,建议废弃矿山应尽快进行治理修复,地下水应做好长期监测。为废弃矿山后续的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治市地下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污染途径的分析,了解了长治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状况及污染现状,分析了长治市地下水的污染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昌吉市浅层地下水现状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新疆昌吉地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制约当地快速发展的水资源开发问题也越显突出,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地下水质量及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昌吉州地质环境监测站实测的昌吉市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近三年实测水质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较全面地总结了地下水质量和污染现状,分析了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潜力,以期为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和卓锋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Z1):530-532
广东省茂名市区浅层地下水层埋藏浅,易受污染,目前市区大部分浅层地下水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水质较差,并有加重趋势,需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特征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北京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的特征指标,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并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结论:北京市垃圾填埋场新建大口径监测井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可选择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特征指标为:总硬度、氯化物、氨氮、硝酸盐氮、锰和铁,而对于原有的监测井建议选择特征指标为:氯化物、氨氮、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闭坑矿井数量的逐渐增加,闭坑后的矿区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通过研究矿井闭坑产生的一系列水文地质效应,如含水介质条件、储水结构、地下水动力场、地下水化学场等的变化,阐明了矿井闭坑带来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根据地下水的埋深不同,初步将污染划分为浅层和深层污染两大类,由于污染模式的成因不同,又进一步对每类污染做了亚分类,并重点分析了各类污染的形成机制。最后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针对闭坑矿井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某研究区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的调查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华  马振民 《有色金属》2005,57(2):145-149
通过试验和数学模型办法,对某研究区地下水油类污染进行调查和趋势预测。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有硫化物、氨氮类、油、碱性污染物等,以油类有机污染为主。地下水油类污染预测结果为2008年枯水期地下水油类污染面积4.08km2,丰水期地下水油类污染面积4.56km2,2013年枯水期地下水油类污染面积6.37km2,丰水期地下水油类污染面积7.17km2。计算结果与实际污染情况比较一致,相关系数为0.9969,预测总误差为3.75%。  相似文献   

15.
以孔隙水水质监测和民井调查资料为基础,按地下水质量和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对玉溪盆地孔隙水污染程度和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孔隙水普遍污染,可分严重污染、重度污染、轻度污染和未污染四种类型区,主要超标项目为NH4+、Mn2+、COD、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盆地中轴带的孔隙水质量基本不合格,合格区仅局部存在,水资源功能快速丧失,并有恶化趋势.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恢复是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人为因素影响下浅层地下淡水氮浓度的演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下水是敏感和脆弱的环境要素,其演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为因素影响下最严重的地下淡水演变,使浅层地下水氮浓度持续增长,大陆近地表天然水系统中氮失去平衡,浅层地下水成为大陆氮贮存库。天然条件下浅层地下水硝态氮(NO3—N)浓度为4.4mg/L,~15N(air)值≤5‰,受粪便污染的地下水硝态氮(NO3—N)浓度可达20~70mg/L,~15N值为10‰~20‰。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新城起步区为研究区,针对不同含水层的主要离子含量、地下水化学类型、地下水质量等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特征,并对地下水污染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整体一般,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_3~-为主,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型为主。地下水质量总体为Ⅳ类,局部达Ⅲ类,受赋存地层的原生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区内近长江沿岸的孔隙承压水Fe、Mn含量超标,部分农业种植区地下水氨氮超标,部分工业场区地下水总硬度、硝酸盐超标。  相似文献   

18.
梁冰  白国良 《煤炭学报》2004,29(B10):25-29
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阜新地区污染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地下水污染相当严重.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讨了该区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有:煤矸石的堆放,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地下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及地表水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污染指数法对潘集及丁集矿区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获得了该区水环境质量的初步结果,确定第二含水层是一层较为理想的供水层,同时指出地下水的开采与应用前景,并为煤矿开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延时性,一旦水体遭受污染将很难修复,不仅会影响所在地区人民的用水安全、破坏城乡生态、降低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农畜产品质量。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地质及自然条件,参考DRASTIC评价指标,在实测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择7个影响地下水防污性能的因素评价地下水脆弱性,并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开采强度等因素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性,按综合指数将该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并针对各风险区的主要地下水污染问题,提出适宜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为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下水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