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会仙岩溶湿地是亚热带低海拔地区最大的岩溶湿地,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研究意义。近几十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会仙湿地——"桂林之肾"呈现出退化趋势,保护与恢复会仙湿地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本文从形成原因、演化趋势、退化成因等角度对会仙湿地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从地质、水文地质等角度对湿地修复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会仙岩溶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会仙岩溶湿地的修复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岩溶湿地,集“山、水、田、园、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睦洞湖为中心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的核心景观,且具有生物景观丰富、人文景观深厚的特点。田园与岩溶湖泊、沼泽湿地、岩溶峰林、溶洞与地下河、古桂柳运河及其附属桥渠建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会仙岩溶湿地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相似文献   

3.
我国岩溶地下水受污染的原因与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岩溶地区社会经济与国民生活的重要保障。然而,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三废,导致岩溶地下水水质持续恶化。同时,岩溶含水系统具有先天的脆弱性,使岩溶地下水极易受到污染。为了增进公众对岩溶含水层的认识,加强岩溶地下水保护工作,本文阐述了岩溶含水层具有覆盖层薄,防污性能差,渗透性强,开放程度高等特点;岩溶地下水的污染表现为污染隐蔽、扩散迅速、来源复杂、防治难度大等主要特征。污染岩溶地下水不仅会影响地区供水,威胁人们的健康,还会破坏岩溶生态环境,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应当全面开展岩溶地下水的资源量调查和水质评价,查明污染原因,开展污染治理;统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确保我国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岩溶水文地质角度分析桂林会仙湿地修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仙湿地是漓江大水系建设"六江四库四湖一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湿地水面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湿地生态功能逐渐退化.为了保护与修复会仙湿地,提出了围堤滞洪、结合补水的方案,既减轻了相思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又充分利用了洪水资源.但由于本区处在岩溶较为发育的泥盆统融县组(D3r)灰岩地层上,通过筑堤修库的办法恢复湿地是否可行,关键是分析该地区能否进行储(蓄)水及保水,是否会因为岩溶的发育而产生渗漏.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从岩溶水文地质角度分析湿地修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下水水资源评价方法是用以评价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方法的总称,通过对下河泉的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利用补给量法、排泄量法中的频率分析法和泉水流量衰减分析法对下河泉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鄂西南岩溶地区125万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已于2002年底园满完成.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计算并评价了岩溶地下水各类资源与资源潜力;查明了全区主要的生态环境地质特征,对岩溶干旱缺水、岩溶洪涝、石漠化和岩溶塌陷等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研究,提出了防治与保护建议.在此工作基础上,中国地调局于今年6月下达了"湖北重点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15万)任务",面积4 000 km2,于2004~2006年实施.以进一步查明重点地区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为岩溶水开发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鄂西南岩溶地区1:25万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已于2002年底园满完成。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计算并评价了岩溶地下水各类资源与资源潜力;查明了全区主要的生态环境地质特征,对岩溶干旱缺水、岩溶洪涝、石漠化和岩溶塌陷等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研究,提出了防治与保护建议。在此工作基础上,中国地调局于今年6月下达了“湖北重点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1:5万)任务”,面积4000km^2,于2004—2006年实施。以进一步查明重点地区的岩溶水地质条件,为岩溶水开发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汉平原是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因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条件,使得湖北境内存在大量的湿地资源。通过对湖北仙桃地区人工湿地系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地表水交互研究以及水化学性质的分析。建议在江汉平原固有湿地系统上建立更多人为干预的湿地系统体系,既能净化环境,又可以节约资金,使湿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江汉平原是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因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条件,使得湖北境内存在大量的湿地资源。通过对湖北仙桃地区人工湿地系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地表水交互研究以及水化学性质的分析。建议在江汉平原固有湿地系统上建立更多人为干预的湿地系统体系,既能净化环境,又可以节约资金,使湿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某铜矿为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矿山,经过调查与研究发现:该铜矿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突水淹井、地表岩溶塌陷、影响和破坏地下水资源等水文地质问题,其中突水淹井问题直接影响矿山安全生产,而地表岩溶塌陷则会影响和破坏地下水资源,进而产生较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独特的生态系统,目前我国许多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污水承纳池.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因此应全面开展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评价工作.水污染是我国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它直接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退化,因此开展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评价方法探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水环境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南以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岩溶地貌为特征,不同成因与特征各异的岩溶地貌奠定了发展背景。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推动下,西南岩溶区应抓住新发展生机,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充分利用岩溶资源,挖掘岩溶区贫困乡镇的地质景观和文化资源,加强石漠化生态治理与岩溶特色生态产业培育,发挥岩溶碳汇对中国碳中和的贡献等,探索岩溶环境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乾县五峰山地区赋存有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20年来石灰石矿产资源被大规模开发。然而,粗放式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高强度的开采活动导致乾县五峰山地区矿山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本文以解决开发利用过程存在的资源、生态问题为导向,从资源分级利用、综合利用方面对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进行研究,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以师法自然,重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通过地形的重新塑造、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生物群落的重新构建,对矿区生态修复进行探讨。力求破解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资源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依据漳河水库流域1963-2008年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变化等基本资料,分析了区域内社会经济概况、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现状,阐述了生态环境变化对水资源开发的影响.流域地区未来降雨量和径流量将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但7月的径流量变化趋势的随机性成份可能很大,因此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或暴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近郊采煤沉陷积水区生态治理问题,在综合分析近郊采煤沉陷破坏特点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以唐山南湖人工湿地建设为例,对近郊采煤沉陷积水区人工湿地构建过程中的水域不稳定、水源不足、水体污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扩湖形成了稳定水域面积;通过水平衡分析为人工湿地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通过采取排污口封堵、固废造景绿化和湿地内部水循环模式建立等技术措施提高了湿地水维系能力,使唐山市南部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研究成果为类似近郊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璐 《中州煤炭》2022,(8):43-49
研究生态恢复方法,以恢复西部地区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以无痕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生态恢复的设计理念,遵循自然循环性、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学以及安全性原则,通过湿地用水预处理、湿地用水净化工程以及生态景观修复工程3部分设计景观设计生态恢复工程,为恢复西部地区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西部地区某市的黄河湿地作为研究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景观设计生态恢复项目实施后,黄河湿地的斑块数量、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明显提升,黄河湿地沉积物内的总有机碳、总磷以及总氮呈现下降趋势,验证了景观设计生态恢复项目可以改善西部地区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高原高寒煤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模式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山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是保证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原高寒煤矿区生态修复涉及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冻土、水资源、草甸湿地、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科学问题,难度较大。根据问题导向、科学精准、集中整治、分类施策的要求,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青海木里矿区煤炭露天开采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现,目前矿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地貌景观破坏、植被破坏、土地挖损和压占、冻土破坏、水系湿地破坏与采坑积水、地下水含水层破坏、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不稳定边坡8种类型。针对以往煤矿开发造成的八大生态环境问题,以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理论为指导,综合研究并形成了地形地貌重塑技术、土壤重构及植被恢复技术、水系自然连通技术、煤炭资源保护技术、边坡稳定性综合监测技术五大关键技术。综合运用以上技术,系统对采坑渣山治理、植被恢复、水环境和资源等进行统筹规划,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形成4种具有高原高寒特色的生态修复重点治理模式,分别为水系连通、引水代填、关键层再造以及依山就势。治理工程实践中按照“地质+生态”、“自然恢复+工程治理”的综合治理思路,通过与各井渣山边坡稳定程度、水系传输与采坑积水情况、资源赋存状态等相结合,最终形成“一坑一策”的7种治理方法:边坡阶梯整治+坑底部分复绿+引水代填形成高原湖泊(聚乎更三号井)、保留采坑积水形成的高原湖泊+边坡与渣山整治+覆土恢复植被+水文定期监测(聚乎更四号井)、采坑部分回填形成梯田+边坡与渣山整治+植被复绿+地表水系自然连通(聚乎更五号井)、资源保护+边坡与渣山整治+采坑形成高原湖泊+水系自然连通+植被复绿(聚乎更七号井)、边坡与渣山平整+植被复绿+保留高原湖泊+水系自然连通(聚乎更八号井)、资源保护+采坑回填+削坡整治美化+地貌恢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聚乎更九号井)、采坑回填+边帮整形+坑底就势整平+景观协调(哆嗦贡玛区)。探索了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修复治理路径,在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姜宝良  李志超  王秀明  刘宇  余晨 《中州煤炭》2023,(2):46-52,57
新乡百泉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岩溶大泉,以泉水出露的奇特景观而闻名于世,由于百泉泉水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新乡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百泉泉域岩溶水的勘察和开采现状,重新认识其水地质条件,定量分析百泉泉水长期干枯的原因;依据区域水资源(包括云雨资源)分布和已有水利工程情况等,提出百泉泉水复流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韩城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热地质优势,特别是在中深层岩溶地热水方面,呈面状分布,属中低温热矿水,具备"水量大、水位浅、水温高、易回灌"等优势。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通过介绍韩城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地热地质条件,分析韩城地区岩溶地热水热储特征,估算了岩溶地热资源储量,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分析认为,后期开发利用阶段应加强物探勘查和地质评价工作,且地热水水温受奥陶系灰岩热储层埋藏深度控制,地热井水矿化度符合医疗用热矿水资源的要求。通过对研究区域中深层岩溶地热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可以为该区综合利用开发研究区地热资源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