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分布广泛,采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对这类油层的解释准确率偏低。为提高解释精度,依据榆咀子地区取芯井电性资料、岩芯分析数据及生产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榆咀子区块低阻油层主要成因是高地层水矿化度和高束缚水饱和度,在此基础上用数学方法探讨了这两因素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并提出补偿电阻率这一概念对低阻油层进行校正,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受马厂-春集构造断层多,断块小,构造复杂,油层分布零星、连通性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油层分布及控油因素等认识的深化一直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对地质录井、测井、钻井、物探、试油等五个方面二十余种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研究了马厂-春集构造的油气层综合特征。分析其主要控制因素,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谊地区特点的油气层识剐方法,建立了以录井资料为基础、试油结论为依据,并鲒合其它常规油气层识剐参数的黄河南滚动区油气层评价系统,并在老井复查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对豫东地区寒武—奥陶系地层特征的认识,总结豫东地区下古生界地层分布规律,推测地层埋深和残留厚度,从沉积环境、构造运动、构造发育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地层展布的影响因素,为豫东地区下古生界地层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按矿产的形成时代、分布规律及可能成因分析下古生界成矿的可能性,为下古生界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前期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乌审旗—横山地区下奥陶统气水关系复杂,明确气水分布规律,深化分布主控因素认识已成为气田开发的迫切需求。对研究区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产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明晰气水分布特征,并对气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该区下奥陶统地层水为Ca Cl2型,呈弱酸性,整体矿化度为79.78~268.63g/L,且地球化学参数均反映出该区地层水处于深层封闭环境中,地层水的分布相对独立、不连片、无统一气水界面,气水分布主要受古构造、古地貌、成岩相及储层物性等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华东地区立井井壁破坏位置、地层条件及破坏时间,对立井井壁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初步分析表明立井井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立井井壁和周围地层间垂直方向上相对运动产生井壁外侧面向下的“井壁负摩擦力”,造成井壁内应力超过原来设计中取无负摩擦力时的允许值,导致井壁破坏。根据华东地区立井井壁破坏位置、地层条件及破坏时间,对立井井壁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初步分析表明立井井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立井井壁和周围地层间垂直方向上相对运动产生井壁外侧面向下的“井壁负摩擦力”,造成井壁内应力超过原来设计中取无负摩擦力时的允许值,导致井壁破坏。  相似文献   

6.
疏水沉降地层冻结井筒综合负摩擦力的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桦  张乃新 《建井技术》1997,18(6):31-36
讨论了综合负摩擦力反演计算模型,分析了5种常用双向受压混凝土强度准则的适用条件,并进行了反演对比,研究了影响综合负摩擦力反演值的诸多因素,为今后合理选择综合负摩擦力反演值,进行疏水沉降地层冻结井筒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使用FEMWD地层评介系统,可以有效地跟踪地层岩性和油层状况,提高水平井钻穿油层的几率。陆梁油田的地质特征是,油层薄、地层复杂,使用常规MWD仪器钻水平井很难有效地穿越油气层,FEMWD在LUHW1211的成功使用,为今后在同类区块推广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层出砂因素是导致国内稠油区块套管发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油田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首先通过分析国内稠油油藏的套管损坏情况及套损规律,指出了油层出砂后岩石骨架结构破坏、油层出砂空洞、地应力重新分布及不当的增产措施是导致出砂严重区块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建立套管、水泥环、地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位置处下套管的有效应力和轴向应力随出砂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出砂过程中,在油层与上下层交界面附近,套管应力存在明显升高区域,加之套管周围形成空洞的原因,使得该处套管最易发生损坏。  相似文献   

9.
在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地层中砂岩储层纵横向分布差异大,横向不连通,各砂体具有独立的油藏系统,流体识别困难。基于双相介质理论,根据油层区地震频谱具有"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特征,在涠西南凹陷开展流体识别应用。而由于储层的厚度差异对其地震频谱特征的影响很大,因此对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地层中同时期沉积的多个孤立砂体,不能基于同一等厚模型进行流体识别,而要分别对各个砂体独立进行分析。虽然在无井区不能准确预测各砂体的厚度,但可以据三角洲砂体的沉积分布规律得知,在顺物源方向砂体厚度变化很小,故可沿砂体物源方向对砂体高低部位的频谱特征对比分析。对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研究的2个砂体发现二者频谱特征差异较大,其中一个砂体的圈闭高部位相对低部位检测点具有"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含油特征,另一个则不完全符合。经钻探与预测结果相符,证明该方法对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无井区的孤立砂体开展流体识别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在地质灾害详查成果和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洋县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则是主要诱发因素。分析结果对洋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油藏类型、油气富集控制因素着手,结合莫里青油田油气富集规律和油层分布特征,最后总结出油田的油气富集规律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油层地质条件复杂,水平井钻井难度大,详细论述了通过多种学科相结合方法,精细描述油藏的构造特征、储层分布特征等,地震反演约束三维地质建模,优化水平井设计。加强了地质导向工作,应用LWD测井、现场录井及气测等基础资料,总结了水平井钻头位置以及钻出油层位置的判断方法,深化了利用水平井进、出油层的海拔计算地层倾角的方法,探讨了水平井设计及地质导向技术在大庆外围油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西部富水软岩地层深基岩立井冻结温度场发展演化规律,对鄂尔多斯某矿风井冻结工程实施了信息化监测,获得了该矿区地层冻结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岩性地层温度在冻结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部富水软岩的优异导热特性使得积极冻结期短,降温效率高;且后续维护冻结期受施工影响,温升大。不同岩性地层温度发展受原始地温、地下水流方向、钻孔偏斜等多种因素影响。具体表现为越深位置岩层在积极冻结期,降温效率越低,进入负温时间越长;且在维护冻结期,不同测温孔间温度差异越明显。西部富水软岩地层冻结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较深位置地下水上游方向附近冻结壁的发展状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港西油田明化镇组低阻油层特征,剖析了低阻油层岩性特征、物性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并开展油层低阻成因分析。取得了以下结果:(1)低阻油层岩性总体较细,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泥质含量较高,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高岭石为主;与常规油层相比,低阻油层物性相对较差,且随埋深的增大、泥质含量的增加,物性逐渐变差。(2)本区明化镇组砂岩一般埋深较浅、岩性较细、地层水矿化度低,油层与水层之间分异不如其他地区明显;因此将低阻油层的标准定为电阻率增大系数小于2倍的油层。(3)本区明化镇组油层低阻的成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岩性较细、泥质含量高、束缚水饱和度较高,致使岩石导电性增强,进而导致油层低阻;二是受曲流河沉积影响,局部储层较薄,测井数值受上下围岩(泥岩层或者水层)影响,导致油层电阻率测试值降低。该研究成果可为该区油田开发方案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低阻油层是一种复杂的非常规储层,其电阻率特征与常规油层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为多种因素如岩性、物性、泥浆侵入、流体性质、润湿性、构造幅度等单独或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了镇泾地区低阻储层的分布范围与形成原因,分析了低阻油形成的地质因素与测井环境因素,结合镇泾地区的地质与测井资料,找出本地区低阻油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分析区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元素的相关性,认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富集区)严格受到断裂带的影响,其次受地层分布、热液活动、脉岩分布等因素的联合控制。根据异常特征及成矿条件,圈定了该区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东部过渡带葡一组油层聚合物驱及聚表剂驱开发效果均较差,通过对区块地质特征及动态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影响区块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储层砂体发育窄小、分布复杂,位于不利构造部位,聚合物用量低及剩余油潜力小。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扶杨油层原油特征分析对确定其油气来源、深入研究其成藏模式和预测有利含油气区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扶杨油层原油的物理性质、原油族组成、饱和烃色谱分析和碳同位素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油层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分布特征,为确定原油的来源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系地层热导率测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煤系地层的导热机理,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属于多相介质等固有特性,以及几种典型分布时热导度的计算公式。介绍了稳态法和非稳态法的工作原理和测定方法,测试了大量煤系地层试术的热导率,并对其影响因素如温度、孔隙率和化学结构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华东地区立井井壁破坏原因浅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华东地区立井井壁破坏位置,地层条件及破坏时间,对立井井壁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初步分析表明立井井壁的主要原因,是立井井壁和周围地层间垂直方向上相对运动产生井壁外侧面向下的“井壁负摩擦力”,造成井壁内应力超地原来设计中取无负摩擦力时的允许值,导致井壁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