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开采的不断深入,富矿石、易选矿石逐渐枯竭,入选的贫矿石和难选矿石比例不断上升,导致生产处理成本增加。人工智能、智能光电选矿技术,可以甄别和分拣矿石,实现提前抛废,对矿石进行预富集,提高矿石的入选品位,提升矿石综合利用率,成为解决经济增长中矿产资源短缺重要手段,确保矿产资源安全和矿业经济稳定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化学选矿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矿石的入选品位逐步下降,选矿直接成本呈上升趋势。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除改进传统的选矿方法,在化学选不及同传统选冶方法相结合上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着重讨论化学选矿中溶浸、萃取工艺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会混入围岩和夹石,造成出矿品位的降低,且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高品位和易选矿产资源储量日益减少,低品位和复杂难选矿产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利用愈发迫切。预选抛尾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入选矿石品位、减少磨选矿量、降低细粒尾矿排出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意义重大。从光电选矿抛尾、重选抛尾、磁选抛尾、浮选抛尾以及联合工艺抛尾,分别介绍了预选抛尾技术的现状和进展,并指出了各种预选抛尾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每种预选抛尾技术都有其特有的优势,联合工艺抛尾将是解决低品位矿产资源经济高效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突破,预选抛尾将成为选矿中一个通用必备的工艺环节。   相似文献   

4.
就铁古坑矿厂在入选矿石的性质发生变化,对相应选矿工业进行改造,作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青海阿斯哈矿区金矿石选矿指标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缺乏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无法根据矿石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选矿工艺,造成该矿石的选矿指标一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影响了该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该矿产资源,提高选矿回收率。本文通过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化型矿石中平均金品位3.5g/t,银品位195.1g/t,氧化型矿石中金品位0.56g/t,银品位为<3g/t。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和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等。金主要有包裹金、裂隙金和晶隙金三种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6.
张士宏  刘翀 《矿冶》2002,11(Z1):103-107
对罗河铁矿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掌握了矿石的工艺特征及有益、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对矿石中伴生的贵金属、稀土元素、分散元素、放射性元素、非金属矿物等,均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结果为选矿试验提供科学依据,使选矿半工业试验指标,超过了选矿试验设计要求,并为矿山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供基础资料,起到了对矿产及环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歪头山铁矿大块矿石干式磁选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歪头山铁矿大块矿石干式磁选的实践表明:在歪头山铁矿采矿地质条件差异很大,矿石生产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以大量回收表外矿与低品位矿石来弥补矿源的严重不足,减少了矿石损失率,提高和稳定了入磨、入选矿石品位,提高了选厂处理能力,平均年创经济效益1792万元,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铁古坑铁矿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生产地质工作,指导采矿进行合理回采,提高了采矿矿石输出品位,满足了选厂对入选矿石品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辐射分选是利用含有有用元素的矿块和废石块在受照射后反应的差别而将矿石与废石分开的分选方法。除去大块废石后可降低运输、破碎、磨矿等进一步处理矿石的费用,在矿产资源日益贫乏的今天,发展辐射分选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选矿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蚀变岩、花岗岩及石英脉等类型辉钼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考察,分析了矿石类型、嵌布特征和矿粒粒度等与其选矿指标的关系。研究表明,辉钼矿的选矿指标与其矿粒粒度关系密切,随着辉钼矿矿粒面积累计含量的增加,其选矿指标提高明显。本研究的开展,将为全面开展典型矿产资源工艺矿物学特征调查,运用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如MLA等),快速分析矿物嵌布粒度、分布状态等矿石特征,研究总结其与选矿工艺指标关系,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为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针对难选-易选-难选夹心分层分布的矿体,展开资源开采方案探讨。以某钨锡矿V_(7-2)矿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得出该矿体厚度变化大、开采时难选矿石易混入易选矿石、底板稳固性较差的特征制约了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基于上述问题,提出难选矿石与易选矿石协同开采、分采两种方案,前者改善浅孔留矿法的落矿顺序,实现协同落矿、分离滞后出矿;后者改善分段凿岩阶段出矿空场法,实现矿房分层分段一次落矿、分离出矿。通过分析协同开采方案与分采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两者都能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率,但协同开采方案适宜开采4m以下的急倾斜薄矿体,分采方案适宜开采4m以上的急倾斜中厚-厚矿体。  相似文献   

12.
承担着国家最大镍矿资源生产基地-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三分之二以上自产矿石原料生产的二矿区,采用多中段大面积连续回采,在两个采矿中段之间形成大面积水平矿柱。为最大限度地回收矿石资源,对水平矿柱矿石资源进行了回采,引起了国内各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特大型水平矿柱的开采在金川矿山尚属首次,在国内外矿山也没有先例,对于金川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金川二矿区目前水平矿柱回采形状和遇到的问题,对水平矿柱底柱回采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措施,对水平矿柱矿石资源的安全、高效、合理地回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二股铁多金属矿是多矿种、多类型矿石组合、复(合)杂的矿山。矿山通过资源与矿权整合后,根据矿床的类型及组合,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采用混合采矿方法合理有效地开采铁多金属矿,综合利用多种矿产资源。混合采矿方法在二股铁多金属矿应用,不仅实现了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综合开发利用资源的目的,而且还能够推动矿山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为我国多金属矿混合开采提供可以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与矿业权评估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核心是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收益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建议抓住当前矿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矿业利润丰厚的大好时机,从矿产资源权益分配合理化着眼,彻底改革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整合各种矿产资源税费,以国家强制手段统一征收矿产资源消耗费,再分解补偿到探矿权人、矿区所在地和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创新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并同步改革矿业权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核心是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收益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建议抓住当前矿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矿业利润丰厚的大好时机,从矿产资源权益分配合理化着眼,彻底改革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整合各种矿产资源税费,以国家强制手段统一征收矿产资源消耗费,再分解补偿到探矿权人、矿区所在地和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创新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并同步改革矿业权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和经济大国,矿产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尤为突出,投资前景好。本文立足于尼日利亚矿产资源,在综合剖析尼日利亚矿产资源禀赋、矿业发展潜力、投资环境等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矿业企业在尼日利亚矿产资源及相关产业的投资方向:铁矿、锡矿、石灰石、沥青等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冶炼、交通及电力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相关企业应重点关注,适时进入投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姑山铁矿挂帮矿的实际条件,进行了Ⅱ期开采工程方案设计。从矿床开采顺序、采矿方法、通风、排水、充填、压气、移动界线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与计算。设计方案满足开采要求,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增加矿石年产量,确保矿山稳产。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与21世纪的矿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基础上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21世纪的矿业应积极推进6个技术领域的发展,即开发利用矿集区资源与超常矿产,创新采矿设备与工艺;推进矿山生产经营管理智能化;发展矿山环境保护技术;开拓海洋矿产利用新领域,提高矿业人力资源素质。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丰欠并存,能源矿产匮乏,金属矿产不足,非金属矿产丰富。长期以来,浙江省逐步形成了以建筑用石料为主的矿产开发格局,建筑石料是浙江省主要矿产,因此,建筑石料采矿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制定对浙江省矿业权管理意义重大。在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典型矿山调研、专题研讨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矿石类型、矿石质量、矿石品级等,把浙江省建筑石料矿划分为普通建筑石料、优质建筑石料和宕碴三个亚矿种,并通过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类比研究法等方法,分三类地区制定建筑石料采矿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地下采选一体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地下深部埋藏大量的矿产资源,利用传统常规的开采方法开采这些矿产资源存在开采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环境干扰突出等缺点。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矿产资源地下采选一体化系统,并研究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该系统的特点和实施效果。提出的矿产资源地下采选一体化系统是经济合理开发深埋矿体的有效途径,也是矿产资源开发理论与开发方法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