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矿山二次资源利用与法制建设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矿山二次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从市场化、产业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一资源、环境领域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生。分析了现有政策法规实施的状况,指出目前矿山二次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中法制建设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就矿山二次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整治法制建设的范畴,我国今后这一领域系统的法制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泉州地区早期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矿产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同时也使得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其中露采矿山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将被破坏的矿山土地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永春县景山高岭土露采矿山为例,根据矿山自然条件、地质环境问题及土地破坏特点提出矿山整治措施和治理模式。其中整治措施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及水土保持工程[1];治理模式为将矿山打造为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茶园基地。通过露采矿山土地整治利用模式探讨,有助于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为今后其他矿山损毁土地的整治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郴州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综合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是郴州市经济的支柱产业,郴州市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严重的特点.在论述了郴州市矿山地质环境和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郴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认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矿山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等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国外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较多,涉及的矿山有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和煤矿等等,如瑞典的基鲁纳瓦拉矿、南非的科菲丰坦金刚石矿、加拿大的基德格里克铜矿、芬兰的皮哈萨尔米铁矿、前苏联的阿巴岗斯基铁矿、澳大利亚的蒙特莱尔铜矿等。上述矿山根据地质、资源、生产、环境和经济等因素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露天开采的极限深度、露天开采向地下开采过渡时期的产量衔接、露天坑底盆的顶柱与缓冲层、露天开采的开拓系统与地下开采的开拓系统  相似文献   

5.
《矿业快报》2005,21(7):7-7
2005年山西省准备1.8亿元,将用于四个方面:一是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察;二是积极开展急需矿种的勘察,煤炭立足于宁武南部、霍西、沁源、安泽煤田一带,铝土矿的主攻方向放在河东煤田;三是加强对中条山铜矿、塔儿山、二峰山铁矿等危机矿山的资源找矿,开发老矿山的新活力;四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地质勘察工作。  相似文献   

6.
简要概述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建设新型生态矿山的工艺技术、具体措施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冬瓜山铜矿采用高浓度全尾砂嗣后充填采矿法和全尾砂充填处理既往特大采空区的无废开采工艺技术.通过矿山水、尾矿和废石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尾矿库和矿山环境的保护、生态的修复,新工艺新技术在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的成功应用经验,提出了建设新型生态矿山的模式,对新时期新模式办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冬瓜山铜矿为千米深井矿山,其井筒装备和通风系统设计均有较高要求。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矿山在刚性罐道井筒装备研究和设计上取得的技术进步.指出锚杆固定罐道梁和方型钢罐道等先进技术在大团山副井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了流线型罐过梁在国外的研究成果,指出冬瓜山铜矿副井宜优先采用流线型罐道梁,并预测了通风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论述了冬瓜山深埋铜矿床开采的深井矿床开采工艺技术、深井采矿地压及控制技术、深井通风优化及控制技术和全尾矿充填技术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力图使冬瓜山深埋铜矿床实现安全高效的回采 ,同时解决矿山尾矿地表堆放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最终使矿山开采实现无尾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某铜矿为一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矿山,经过调查与研究发现:该铜矿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突水淹井、地表岩溶塌陷、影响和破坏地下水资源等水文地质问题,其中突水淹井问题直接影响矿山安全生产,而地表岩溶塌陷则会影响和破坏地下水资源,进而产生较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冬瓜山铜矿为千米深井矿山,其井筒装备和通风系统设计均有较高要求,本文研究了国内矿山在刚性罐道井筒备研究和设计上取得的技术进步,指出锚杆固定罐道梁和方型钢罐道等先进技术在大团山副井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了流线型罐道梁在国外的研究成果,指出冬瓜山铜矿副井宜优先采用流线型罐道梁,并预测了通风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与我国铜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兆宁  黄光柱 《有色金属》2002,54(4):99-101,113
论述地下溶浸技术对铜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为我国铜矿山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增加有用矿物探明储量的利用率,使贫矿,残留矿石和矿柱,难采矿体,盲矿,边缘矿石等成为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不破坏矿区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投资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析大红山Ⅰ号矿带含铜铁矿体资源开采利用,在对该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山采选技术参数及经济指标,探索适合矿山生产实际的含铜铁矿体圈定工业指标,在原有地质资料基础上圈定出部分具备回采价值含铜铁矿体,以期实现提高Ⅰ号铁铜矿带含铜铁矿体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性的思路和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湖北省铜、铁矿山尾矿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尾矿,是循环经济的要求,既可保护环境,又可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对16座主要铜、铁矿山调查分析表明,湖北省铜、铁矿山的尾矿资源较多,开发利用程度低,综合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甲玛矿区铜矿物种类多、分布不匀、各矿井矿石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本文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各矿井矿石进行了可选性实验研究,并结合各矿井生产实际,开展了选矿厂入选矿石合理配矿的小型优化实验和生产实践。通过合理配矿方案优化、磨矿中巧妙应用硫化钠、快速浮选等技术措施,连续27天工业生产实践获得铜精矿中铜品位21.90%、金品位8.04 g/t、银品位447.04 g/t,铜回收率91.75%,金回收率67.63%,银回收率66.12%,与合理配矿及工艺技术优化前的年技术指标累计相比,铜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1.85、2.27、3.17个百分点. 实现了矿产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提金尾渣的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峰  李晓波 《矿业快报》2005,21(5):12-13,31
对于黄金矿山来说,氰化尾渣中尚有可回收的金、银、铜、铅等有价金属元素。综合回收这些金属,既可以为矿山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尾矿对环境的污染,是宝贵的二次资源。  相似文献   

16.
陈中山  杨彪 《煤炭与化工》2021,44(2):6-10,15
以河北省为例,在对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多要素综合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煤矿关闭退出后,残存着规模可观的剩余资源,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部分残存资源也易引发次生灾害。以“生态闭井”科学内涵为引点,详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为目标,提出了地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煤层气(瓦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矿井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地表生态修复技术等生态闭井关键技术和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修复与重建、安全与环保等建议,以期推动关闭煤矿剩余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与灾害科学预控防治等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家云 《中国矿业》2006,15(3):1-4,8
我国共生、伴生矿床众多,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是我国矿业开发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保证程度、世界主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禀赋状况及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地位,提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体系,把我国主要综合利用矿产划分为重点研究矿产、较重要研究矿产及一般性研究矿产三种类型,最后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铜的二次资源促进铜的科学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家范 《矿冶》1995,4(3):104-107
在简要介绍我国铜资源、铜的产出与消费概况的基础上,文章指出狠抓铜的二次资源利用是解决我国铜的供需矛盾的措施之一。通过实例介绍了国外铜二大资源回收利用的成熟技术,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阐述了用溶浸-萃取-电积工艺处理我国含铜废石、表外矿及低品位氧化铜矿等二次资源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矿区资源循环绿色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一鑫  苏海洋 《矿冶工程》2021,41(2):138-142
为发展矿区资源循环利用联动体系、构建层级产业集成模式、实现绿色生态矿山建设,基于代谢、集成和生态学理论,建成了符合矿区资源流动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层级绿色循环体系。结果表明,把握资源间关系,合理对资源集成规划,能减少废弃资源的利用成本,并加大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循环再利用意识,对促进矿区产业联动、提高矿区生态质量、增加产业收入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闭坑矿山的正负生态环境效应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强  李松营 《煤炭学报》2018,43(1):21-32
为了科学应对大量矿山闭坑后出现的环境问题,有效开发利用其采掘空间和地面设施及伴生资源等,做到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应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学和采矿学等理论,全面研究了闭坑矿山的正负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挖掘和预控治理对策。研究指出:闭坑矿山存在着形成劣质矿井(坑)水、污染地下水与地表水、危害城乡供水、造成地表二次塌陷与山体滑坡、影响高层建筑地基稳定或致建筑物破裂等负效应;同时也存在着采掘空间可供农作物、石油、城市垃圾、工业“三废”储藏(存)与种养殖、汛期拦洪,也可开发为地下科技原位试验场、军事防御工程、疗养院、地下城市以及旅游、科教、休闲场所、光伏发电站等,还可以利用势能差与电价差发电以及开采地热、煤层气、水等伴生资源与开发利用所属土地、地面建筑等正效应。提出了诸如做好收尾地测工作、采掘资料归档、开展专题研究与生态环境监测、防治地质灾害与环境污染、加强相邻生产矿井防治水工作、制定规范闭坑矿山开发利用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多渠道融资以及在开发挖掘闭坑矿山生态环境正效应时应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出现新的负生态环境效应等主要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