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凹凸棒土的表面处理及在硅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纳米凹凸棒土(AT)为补强剂,采用机械共混法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进行填充,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高耐热性能的纳米AT/MVQ复合材料.具体考察了填料纳米AT和硅烷偶联剂的用量、改性方式等对材料的影响,同时通过热分析(TG、DTA)研究其耐热性能.结果表明,AT对MVQ具有较好的补强性能,且经湿法改性后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填料用量为10phr时,采用湿法改性AT填充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了19.5%.热分析表明,相比于生胶,填充改性AT的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41.1℃.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可以增强AT与MVQ分子之间的界面结合力,降低了"Payne效应".  相似文献   

2.
凹凸棒土/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土/丁腈橡胶(NBR/AT)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加工性能、力学性能、耐油性能和热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凹凸棒土(简写为AT)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大部分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通过这些性能的比较可以看出AT具有很好的补强作用。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证实AT能够均匀分散在丁腈橡胶基体中。  相似文献   

3.
硅灰石复合颗粒填充聚丙烯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宇龙  苏芳  盖国胜 《非金属矿》2005,28(1):28-29,46
以硅灰石和水玻璃为主要原料 ,制备出了二氧化硅 /硅灰石复合颗粒。研究发现 ,复合颗粒的表面得到钝化 ,改善了其和聚丙烯 (PP)的结合界面 ;对复合颗粒填充PP的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 ,复合颗粒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弯曲强度 ,断裂强度没有明显改善 ,而冲击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熔融复合法制备聚乳酸/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凹凸棒土(AT)进行有机改性后,采用熔融复合法制备了AT的质量分数为1wt%、3wt%、5w%的聚乳酸/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PLA/OAT-x),对复合材料进行红外、SEM、DSC等表征.SEM结果表明,凹凸棒土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均匀稳定分散,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综合热性能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PLA/OAT-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比纯PLA分别增加78.8%和119.3%.同时.复合材料的溶液降解性能也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5.
管俊芳  陈阳  赖伟强 《非金属矿》2012,35(5):50-52,75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膨润土制备有机膨润土/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促进剂配方、硫化条件、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有机膨润土补强丁苯橡胶过程中较为合适的促进剂配方为DM 1.5份、D0.5份,硫化条件150℃×15min,填充量25份,填充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一种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混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蒙脱土(MTT)、高岭土和埃洛石炭纳米管(HNTs)三种无机粒子对PET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动性及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无机粒子的PET混杂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在添加2%无机粒子的PET混杂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再添加30%的玻纤和11%的聚溴化苯乙烯/三氧化二锑复合阻燃剂,所制备出的增强型阻燃级PET混杂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贵定县粉石英为填料矿物,系统研究了三种改性剂对超细石英粉/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把其性能和同样填充量下白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得出WD70改性的粉石英填充天然橡胶后其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断裂强度、硬度等)和白炭黑填料相近,甚至指标更好,贵州贵定县粉石英可以代替白炭黑作为天然橡胶的补强材料。  相似文献   

8.
以改性高岭土(MK)和白炭黑(PS)作为补强荆,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气密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性高岭土和白炭黑在EPDM中分散良好,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MK单独填充复合材料的透气率降低了25.5%~47.0%,50份PS填充的透气率降低了51.5%,MK与PS配合填充的降低了43.2%~53.1%,复合材料的气密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颗粒细小、分散性较好的PS阻隔性能略好于颗粒尺寸较大、分散性较弱的MK,配合填充的阻隔作用比单独填充的更强.  相似文献   

9.
在硫酸铝废渣表面接枝改性研究的基础上,将硫酸铝废渣和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硫酸铝废渣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并将其与碳酸钙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铝废渣填充使PP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均有所提高,改性效果优于碳酸钙填充PP复合材料.硫酸铝废渣在PP中的添加量为20%~3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使硫酸铝废渣代替碳酸钙应用于聚合物填充改性中.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宜昌煤系高岭土为原料,先经气流粉碎、表面改性制备出改性超细粉(平均粒径4.61μm),再制备高岭土/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确定了适宜的充填工艺,考察了煅烧土和未煅烧土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适宜的硫化时间为10min;在填充量相同前提下,煅烧土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未煅烧土。  相似文献   

11.
李万捷  张腊  王志忠 《煤炭学报》2007,32(8):870-873
以煤沥青粉为填充剂,与氯醋/ 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常温溶液共混,合成煤沥青粉填充的氯醋/ 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软化点的煤沥青粉、煤沥青粉平均粒径和质量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测试手段,分析了煤沥青粉的微观颗粒形态对氯醋树脂/聚氨酯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质量含量为10%~15 %的高温煤沥青粉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电绝缘性能;煤沥青粉粒径愈小,力学性能愈高;在煤沥青粒径为125 μm时,电绝缘性最佳;该复合材料初始分解温度为190 ℃,终止温度约在610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煤沥青粉的加入同时可起到黑色着色剂与光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有机化蒙脱土(P(MMA-MA)/OMMD纳米复合材料对聚氯乙烯OVC)进行共混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A)、拉伸、冲击和动态力学测试(DMA)分别表征了共混物的两相相容性、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发现:共混物的两相共混效果较好且有很好的相容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入改善了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当添加量达到3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挠曲模量和冲击强度比纯PVC分别提高了34.6%、75.4%和21.1%.  相似文献   

13.
空巷顶板稳定性原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工作面前方空巷围岩活动规律分析,建立了空巷顶板稳定性的力学模型,应用该力学模型,研究空巷基本顶的稳定性.采用高水速凝材料充填空巷新技术,同时加固空巷两帮破裂煤体,保持空巷围岩稳定.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研究空巷顶板稳定性与高水速凝材料固结体力学特性的关系,合理确定了高水速凝材料充填参数.该研究结果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主要研究煤系高岭土有机改性及其对橡胶的补强性能。将经过表面改性的煤系高岭土部分替代白炭黑填充到丁苯橡胶(SBR)基体中,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改性高岭土/SBR复合材料,并进行硫化性能及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煤系高岭土的替代量为60%时,t10(焦烧时间)和t90(正硫化时间)达到最小值,300%定伸应力达到8.0 MPa,拉伸强度达到20.0 MPa,撕裂强度达到60 kN/m,SBR复合材料的硫化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对蛭石粉体填充PA66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经不同偶联剂表面处理的蛭石粉体及其不同填充用量对PA6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酯和硬脂酸混合处理的蛭石PA6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当加入26%混合处理的蛭石粉体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分别提高9%、116%和55%.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liquid composite molding processes such as resintransfer molding (RTM) and structur-al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SRI M)have become popular and effective fabrication techniques for manycommercial automotive and aerospace applications .In these processes ,liquid thermoset resin is combinedwith 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ment to yield a composite part . The molding cycle consists of four steps :loading the dry fiber reinforcement into a preheated cavity ,resin in…  相似文献   

17.
Tackified textile fiber preforms are used widely in 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 to produce aerospace-grade composite part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new tackifier was developed to improve RTM laminate performance. The influence of tackifier concentration on spring back, therm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 It has showed that the new tackifier was compatible with the matrix resin and improved the textile handling ability; the ILSS was slightly increased without decreasing of thermal properties, modulus and flexural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