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同时其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以内生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资源和环境内生化的增长模型,引入跨期消费效用函数,构建Hamilton函数,利用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求得模型的动态最优控制解,得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增长的最优路径,即推导出资源的最优开采速度。发现资源型产业为保障不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利用,需要加大替代能源的开发。通过“开源、节流、高效”的路径,实现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资源在我国形势严峻,迫切要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本文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对其由来、特点、原则做以阐述,并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阐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必须树立循环经济观,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必然选择,提出了运用循环经济的“3R”原则,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唐军  李富平 《矿业工程》2007,5(2):40-42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矿业开发在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亦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只有转变发展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才能根本解决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矿业向新型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地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出发,全面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在自然历史演变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实现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一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二是切实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三是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运行机制;四是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实现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五是创造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六是建立以土地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已成为国际土地科学的前沿领域。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葫芦岛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研究表明:2003-2009年葫芦岛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利用发展趋势是逐年提高的,说明葫芦岛市的可持续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据此提出了葫芦岛市未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建议:在资源环境方面,要搞好林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方面,要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沿海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在社会方面,要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针对东部资源枯竭型矿井剩余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矿井可持续生产的要求,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以矿井动态盈亏平衡点和多目标优化算法为基础的矿井可持续开采模式。通过实例研究表明,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矿井可持续开采模式在满足安全、经济和技术合理的条件下,能够合理协调不同地质条件下煤炭资源的产能结构,满足矿井可持续、高效和相对稳产的开采目标。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及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发利用中的传统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对矿产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根据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非都实现了可持续的经济和福利增长,说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还存在不足。本文经过对其进行修正,构建了动态比较优势模型,分析了自由贸易条件下的贸易福利,得出了自由贸易导致福利减少的充要条件。最后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对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经济的增长加大了资源的需求,资源开发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强,为了使国家矿产资源得到可持续供应,地质技术人员应积极开展找矿理论研究.通过对缙云县现有萤石矿床资料的综合整理,结合对该区的实地工作认识,对缙云县萤石成矿条件进行理论分析,着重阐述区内成矿条件及矿体主要赋存形态.  相似文献   

10.
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风强 《资源与产业》2010,12(5):169-173
 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中国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极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资源稀缺、事关国家经济和安全的有色金属工业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存在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具体提出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城市用现代农业主导经济模式、矿山文化旅游主导经济模式、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主导经济模式、多元发展经济模式、非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经济转型,阐述了各种经济转型模式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徐州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点少,就业弹性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弱,资源的枯竭造成大量结构性失业。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劳动力转移是徐州必然要面临的挑战。以徐州市为例,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理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理论为前提,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徐州市劳动力转移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徐州市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提出适合徐州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以便徐州正确选择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保证徐州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徐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欧洲、亚洲、北美、南美、澳洲和非洲17座矿业城市(或地区)经济转型的扫描及评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转型有着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情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矿城类型和矿城的不同发展阶段,经济转型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机制、体制很重要,综合经济实力很重要,资源持续供给很重要,政府行为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很重要,城市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很重要,人才培训很重要,选准目标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以循环经济牵引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石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无法回避转型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重要出路。黄石必须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四大体系;着力打造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培育10户骨干企业、建设3个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建设3个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初步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和支撑技术,构建有黄石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领黄石成功转型,促进黄石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湘西是我国重要锰锌产业基地,其经济是典型的矿业主导型经济,矿业经济对湘西州工业经济增长、外汇、税收都有深刻影响,同时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带动了相关原材料加工、物流、交通、就业等行业的发展。但矿业开发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矿山布局不尽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矿山环境和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等。从调整产业结构、规范矿业权出让、增加资源储备、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湘西州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铜陵市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取得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研究当地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模拟铜陵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曲线大致呈正U型,目前铜陵市整体处于U型曲线右半段位置,说明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和经济发展矛盾突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找出铜陵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镇化率、技术进步以及环保投入,并就解决铜陵市环境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鄂尔多斯市生态经济系统均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市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该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贫富差距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永续开采压力和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构建该市经济、资源和环境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系统的基本行为,通过设定相关调控参数,制定4种模拟方案,引入资源环境损耗率来判定方案的可持续性。经过综合对比,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型方案GDP发展速度适中,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得到控制,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平衡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鲁尔模式对河南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城市是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城市转型是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河南省有较多的矿业城市,如何应对其城市转型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典范,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河南省矿业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湖北省黄石市的2000—2012年的综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阶段内,黄石城市发展经历了迅速恶化—调整优化—震荡调整优化—稳定持续发展的过程,但整体上可持续发展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这说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因素的束缚,而当这些限制因素解除后,又会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据此,提出黄石市亟须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5个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苏州模式(外向型经济模式);温州模式(民营经济模式);大连模式(环境经济模式);青岛模式(品牌经济模式);深圳模式(要素聚集模式)。通过对苏州、青岛、温州、大连、深圳等非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的实际案例分析,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提出了可供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参考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