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鹏 《矿业工程》2012,(1):15-17
根据眼前山铁矿矿体赋存条件以及开采现状,分析了该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挂帮矿体开采、采空区处理、覆盖层形成、开拓系统以及开拓系统在时间、空间、产量衔接等技术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眼前山铁矿露天转井下采矿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鞍钢集团鞍山矿业公司眼前山铁矿露天转井下生产的需要,根据眼前山铁矿的矿体赋存条件和矿岩特性,提出了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生产中应该注意的覆盖层厚度及挂帮资源回收的2个主要问题,并对可能采用的3种地下开采的采矿方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VCR法和自然崩落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料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立滕  刘志仲  胡川  张涛  张伟 《金属矿山》2012,41(1):18-21,27
针对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西南帮高边坡上料仓稳定问题,考虑断层的影响,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利用FLAC软件对地下开采过程中料仓稳定性和料仓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开采到-320 m和-500 m水平时,塑性区分布和拉应力分布规律,并以地表沉降变形区范围来评定料仓稳定。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深入,料仓稳定性下降。在开采到-320 m水平时,料仓地表倾斜值在3 mm/m内,边坡整体稳定、塑性区主要集中坡脚并且开展范围小,料仓稳定。当开采到-500 m水平时,塑性区和拉应力区几乎分布整个坡体,断层存在对料仓影响显著。边坡整体滑坡性小,但坡体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地表沉陷值增大,料仓失稳。  相似文献   

4.
铁蛋山矿床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保国铁矿铁蛋山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实践,顺利地解决了铁蛋山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挂帮矿石回采,强化开采露天底部矿石,形成废石覆盖层,保证选矿生产,地下开采采矿方法的选择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对矿区资源和机械设备利用的最大化,并保证了过渡时期矿石的生产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中等规模的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提供了成功的样板。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张北铁矿现有露天开采实际情况,结合该矿资源现状,对大张北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可为类似矿山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黑龙山铁矿二期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所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介绍了问题解决方案.方案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相互协调露天矿开采与挂帮矿开采和地下开采关系,通过各工艺系统合理衔接,实现了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平稳过度.  相似文献   

7.
浅谈露天转地下开采挂帮矿体的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天转地下开采、挂帮矿体必须适时回收,太钢峨口铁矿南西西挂帮矿体在高差200 m的条件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回收挂帮矿体。  相似文献   

8.
王鹏 《矿业工程》2011,9(6):18-19
露天转地下开采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许多新的技术问题.本文根据海南矿业北一采场实际情况,考虑了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中几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具体的开采过渡方式,从而保证矿山生产的平稳过渡,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9.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崩落法开采挂帮矿,会引起边坡的岩移和陷落,威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分析边坡岩移机理,得出挂帮矿持续冒落跨度为临界冒落跨度的1.25~1.65倍,第一分段进路布置在矿体厚度大于3.3l的位置,能够保证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陷落散体所需的回采体积,得出回采体积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后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保安矿柱的宽度为88.45 m时,所需回采体积最小。采用散体滑落试验,得出了防护坝设置在露天坑底的上一个台阶,保证了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大孤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产能衔接和安全生产,对于矿山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郁平 《矿业工程》2021,19(4):15-18,46
对靠近边帮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首采分段利用崩落挂帮矿作为覆盖层的方式,以矿石充当覆盖层,既能达到无底柱崩落法开采的安全要求,又可以回收部分挂帮矿,弥补露天转井下开采过渡期矿石资源缺口.  相似文献   

11.
12.
徐兴华 《金属矿山》2014,32(9):21-25
露天转地采矿山一般选用基建周期短和采矿成本低的地下采矿方法,如崩落法。然而,随着环保和土地保护的要求,矿山的开采一般不允许产生新的地表塌陷,转而采用充填法,对露天转地下矿山过渡时期的经营不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露天开采已经对露天境界内地表造成了破坏,允许二次破坏,桑园铁矿提出了上部采用崩落法,下部采用充填法技术方案。为此,采用工程类比法和Laubscher法初步选定崩落法开采的高度,采用离散元的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崩落采矿高度和碎石覆盖层厚度联合选择研究,最终确定崩落法采矿的深度为108 m、碎石覆盖层的厚度为40 m。经济分析表明,桑园铁矿采用上部崩落法下部充填法联合开采,不仅可推迟充填站建设时间,而且节省约1亿元采矿成本。  相似文献   

13.
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建矿模式和采矿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世卿 《矿业快报》2006,25(5):28-30
建矿模式及采矿方法的选择是矿山建设的关键内容,在分析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矿山形势变化及企业发展要求,在不同时期研究选择相对合理的建矿模式和采矿方法。在矿山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合力推动下,进一步研究确定了具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先进建矿模式及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以庙沟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分析露天开采终了阶段,境界外矿体空间赋存状态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矿体开采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其基建时间节点与逐年产能;然后依据矿山开采现状与计划,结合挂帮矿体开采及覆盖层形成方案,分析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阶段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4种可行过渡方案;最后以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为目标,结合现有规范、标准,提出方案优化的评价指标为投资、资源利用可靠系数、产能平稳系数和开采安全系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可行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为:北端帮挂帮矿体采用崩落法、西边帮挂帮矿体采用平硐溜井联合开拓和回填形成覆盖层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从矿量安排、简易开拓系统、挂帮矿开采及覆盖层形成三方面介绍原过渡方案,并提出矿山过渡期开采存在的问题。从开采块段的划分、矿量安排及挂帮矿开采三个方面提出过渡优化方案,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指导某铁矿有序开展露天转地下开采工作,在系统分析了矿山露天开采现状和矿体赋存情况的基础上,对矿山露天开采极限、露天转地下开拓系统、挂帮和深部矿体采矿方法等转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最佳转采方案。通过比选,确定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挂帮矿体和深部矿体的回采,并针对不同矿体展开回采工艺设计和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确保该铁矿露天转地下的高效开采和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8.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伴随着强烈的岩体移动及变形特征,引发开采沉陷问题,是露天转地下矿山安全管理方面的重点研究内容。以海南石碌铁矿北一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考虑开采扰动的露天转地下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开采阶段下采区围岩、边坡岩体及地表岩层的位移、应力分布特征,根据塑性区变化特征和现场地表塌陷现象,揭示露天转地下开采沉陷机理。研究表明:边坡岩体中最大拉应力区主要集中在采场回采区与坡顶区域,并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持续扩展,这将降低岩体稳定性。开采扰动下北帮、西帮处的边坡整体位移值相对较小,南帮东部、东帮至小英山区域岩体位移值随着开采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大,尤其在开采-90 m至-105 m时,位移值急剧增加。塑性区主要出现在回采区围岩和东帮上方坡面及其部分坡顶后方区域。回采区围岩的塌陷进一步引起了崩落区和变形区岩体位移,沿塑性区边缘形成采坑裂缝,小英山后方区域拉伸破坏进而形成地表拉伸型裂缝,坡脚沉陷及岩体裂隙发育造成东帮边坡滑坡。整体上看,露天转地下工况下开采沉陷表现出强烈的向坡体临空面方向的水平位移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过渡期的产量衔接是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以峨口铁矿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了矿山资源、露天生产现状、露天采剥进度计划以及地下开采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产能配合露天产能生产衔接和露天产能配合地下产能生产衔接两大过渡方案,并将其应用到矿山得出了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产能平稳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20.
首钢矿业公司二马采区露天转地下挂帮矿开采方案选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钢矿业公司二马采区挂帮矿开采是该采区露天转地下项目的前期工程,结合现场实际,对挂帮矿开采的开拓系统及采矿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达到尽早出矿、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为此类开采设计及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