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一具有底水的块状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油藏。其储集空间是由不同级别和密度的孔、洞、缝网络组成的储集体。该油气藏具有正常压力温度系统,以弹性驱动为主,局部为气驱,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古生代克拉通及周边寒武奥陶系烃源岩为该油田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低地温背景,长期生烃、多期成藏以及大型岩溶缝洞复合型圈闭是该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大型古隆起、古斜坡控制着油气的运移、聚集与成藏。  相似文献   

2.
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相缝洞型油气藏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作用和构造过程形成的次生孔隙、洞穴和裂缝。通过比较塔北和塔中地区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按储层成因将孔-洞-缝油藏划分为洞穴型储层、构造裂缝型储层、风化裂隙型储层、台缘礁滩相颗粒灰岩溶蚀孔隙型储层和地表残积物裂隙孔隙(洞)型储层等类型。结合勘探实践,分析次生孔-洞-缝储集层成因,进行不同地区储集层成因对比,并建立了岩溶储层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储层地质与动态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国内外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分析,从煤储层描述与评价、储层非均质性、储层研究的试验和测试手段、煤储层多相介质耦合特征及渗透率预测、产能过程相渗变化及预测模型、煤层气储层排采试验动态和产能影响因素分析等6个方面,有重点地综述了煤层气储层地质与动态评价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储层动态变化条件下的多相介质耦合特征和渗透率预测,不同地质背景下的储层渗透率动态预测,全方位、多学科的储层动态渗透率预测,构建定量-半定量的煤储层动态评价和预测体系将是今后储层地质和动态评价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托甫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要储集类型为缝洞型储层,储集体受岩溶、裂缝控制,形态复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其勘探开发极其困难,尤其是对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更难,当前单一的勘探认识已经很难准确评价储层流体性质。通过对托甫台地区不同储层类型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结合6类储层测井响应特征,通过交会图分析6类储层流体识别,建立储层流体综合判别模式,通过对托甫台地区奥陶系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测井流体识别,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集体非均质性强,大部分油井原油密度高、粘度大,部分井钻遇放空漏失后直接完井,未钻遇漏失井以酸压为主要改造手段,奥陶系完井方式以裸眼为主,油井均为超深井,同时高温、高压、高矿化度卤水及二氧化碳与硫化氢复杂腐蚀环境,与东部油田相差较大,经过10多年的勘探开发,逐渐形成了具有塔河特色储层完井试油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储层孔-裂隙是煤层气吸附、运移和赋存的重要空间,其非均质性对煤层气勘探选区和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从煤储层孔-裂隙分类方法、定量表征技术、非均质性分布规律以及地质控制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及地质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孔-裂隙的分类方案具有多样性,但以尺度和机理分类为主,尺度与机理结合的分类方法深化了对煤层气赋存和运移机理的理解,孔-裂隙非均质性的表征技术呈现精细化、定量化和超微观化特征,结合其他学科综合分析,是国际上煤储层孔-裂隙研究方法的重要发展趋势;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煤变质作用、沉积环境、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及其相互的叠合作用。综合多种常规与非常规表征技术对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进行系统化、精细化、超微观化的定量表征,并探寻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的地质成因规律,将是今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渤中34-9油田为我国海上首个火成岩发育区的大型油田,油田位于渤中34围区,其主要目的储层为东三段和沙河街组。为加强油田储层保护,提高油气产量,本文通过分析储层岩性特征、孔渗特征和流体特征,对储层岩心进行速敏、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储层敏感性评价,进而直观、定量地评价该油田储层损害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减少储层侵害的合理化建议,对渤中区块储层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延长油田郭旗西区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延长油田郭旗西区长6油层组储层砂岩的岩性、物性、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及其非均质性,并根据压汞、铸体等分析资料对各油层亚组储层进行了分类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临南油田街2区块沙三上第5砂层组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相控制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通过对区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和平面上砂体连续性的研究,揭示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特性,认为临南油田街2块沙三上亚段第5砂层组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平面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四段为与古风化面相关的岩溶缝洞性储层,综合利用常规、偶极、成像等测井资料,对雷四段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测井分类评价,开展了裂缝有效性判别方法、储层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等工作。总结了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四段岩溶缝洞优质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形成适合阆中—元坝地区工区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综合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1.
塔河油田3、4区奥陶系油藏油水界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油水界面,从理论上讲一般是一个很稳定的水平面,在常规油藏中一般通过测试、测井便可确定.但塔河油田3、4区奥陶系油藏,由于其灰岩储层溶触孔、洞、缝储集体发育程度在纵、横向上非均质性十分明显,导致该油藏为块式油藏.加之该油藏现在正处于又一次新的成藏期,为此,其油水界极为复杂.该区经多年来的勘探、开发,其研究程度很高,具备探讨、研究复杂油水界面的条件,对其进行探讨、研究为当今塔河油田热点勘探开发区块--10、12、艾丁区块具有很实用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北部阆中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气藏主要为缝洞型储层,属致密灰岩条件下受埋藏岩溶作用形成,纵横向非均质特征明显,基质孔隙度极低,为低孔低渗储层,顶部具风化壳,缝洞型储层纵横向展布与岩性、岩相、流体及裂缝发育有密切关系,重结晶、压溶作用对缝洞起破坏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微弱,目前获得较好油气显示,具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经多期构造运动和古风化岩溶共同作用的以灰岩岩溶为主控因素,以次生裂缝和溶蚀缝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缝洞型碳酸岩油藏,碳酸岩基质基本不具有储渗意义,只能作为有效储集空间的封堵体,封隔各类储集空间。对于钻遇缝洞型储层的油井而言,其井筒周围的储层具有定容体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裂缝或溶洞与周边连通性差,但其内部连通性好。钻遇缝洞型储集体的油井一般见水前高产稳产,见水后产量大幅衰减。塔河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单井油气产量衰减较快。为了保持油田的稳产时间,在老井油气产量大幅衰减后,为了充分开采裂缝溶洞型储集内的油气,进行老井改造侧钻水平井成为重要的手段,利用原直井的上部分井段在钻遇油气显示有利的方位进行侧钻水平井,尽可能钻遇裂缝、溶洞。在侧钻前要对原直井下部井段进行打水泥塞封堵,在钻进中钻遇溶洞后,发生失返性漏失,导致先漏后涌,必须要压稳后再转入后续作业。由于井眼条件较为复杂,打水泥塞和压井作业与常规方法不同,主要对打水泥塞、压井方法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广达 《矿冶》2017,26(4):89-92
针对渤海油田某区块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储层损害问题,笔者根据渤海油田的岩性、物性资料进行储层特征综合分析。从储层孔渗特征、油藏特征、原油性质、地层温度与压力、地层水组分、黏土矿物分析等方面对油田储层主要损害因素进行初步的诊断,然后通过室内敏感性试验评价其损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储层敏感性的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水敏、弱酸敏、弱应力敏感、弱碱敏、无速敏。为该地区调整方案和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油田塔中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裂缝、孔洞发育为缝洞型凝析气藏,该气藏目前地层压力系数为0.80~1.15,因开发模式变换为串珠状开发,在钻井过程中常出现恶性漏失,常规堵漏方式堵漏效果不佳,不仅增加了钻井周期还对储层造成严重伤害。在此首次引入投球综合堵漏技术,将大型缝洞变为小型缝洞,再利用酸溶堵漏材料将小缝洞变为微孔隙进行封堵的工艺。先后在四口井应用均获成功,为恶性漏失整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巴彦河套片麻岩储层具有埋藏浅、低温、低孔低渗透、天然裂缝发育、孔喉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储层改造过程中存在加砂困难、缝高失控、压裂液难以破胶等风险,根据上述难点,结合岩石力学分析和非常规储层压裂理论,形成了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缝、多裂缝延伸形成缝网,增渗增产的储层改造工艺技术,同时配套多尺度裂缝支撑、缝高控制及低温破胶技术。该技术在巴彦河套盆地片麻岩裂缝储层的3口井已得到成功应用,压后产油量10.50~27.96m3/d,平均产油量达到19.83m3/d,对巴彦河套盆地片麻岩裂缝储层后期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起油田是典型的特低渗油田,其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孔渗低、非均质性强。针对该区块油藏初期产量低、产量递减快、综合含水上升较快的特点,实施超前注水开发技术,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产量明显增加,超前注水技术的成功应用,对吴起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东部XJ油田珠江组储层具有岩性颗粒较细、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的特征,而且高泥质储层和薄层普遍发育,常规测井解释无法对其精细刻画,导致部分油层解释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产生严重不符现象.为了提高油区薄层和高泥质储层识别及解释精度,为油田后期挖潜研究提供支持,开展了薄差层识别及解释方法的研究,完善了测井原始资料,并利用流动单...  相似文献   

19.
李婷  赵军龙  许建涛  郑璇  曹军涛 《陕西煤炭》2013,32(1):62-64,77
为了对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分析,梳理了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分类,归纳总结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滨南油田沙二段薄层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孔渗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图象分析等储层实验室测定技术,对滨南油田沙二段储层进行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储层潜在敏感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从而得出: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布的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席状砂体,因其砂质纯净,分选好,具良好的储油物性,且与有利于生油的前三角洲亚相紧密相邻,为有利含油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