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新疆某铀矿床岩矿样品,开展了浸出工艺的实验室研究。通过搅拌浸出试验,探索了较合理的碳酸氢根用量和氧化剂浓度。在搅拌试验的基础上,模拟现场浸出工艺过程,开展了CO_2+O_2加压柱浸试验。试验历时148d,铀浸出率达92.46%。通过研究获得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使用浓度等浸出工艺参数,为矿山下一步工业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某铀矿床开展了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室内试验、条件试验。室内试验表明:含矿层的岩性、渗透率及铀的存在形式等因素有利于铀的浸出;采用组成为ρ(CO_2)=400mg/L、ρ(O_2)=300mg/L的浸出剂,浸出液中峰值铀质量浓度可达424mg/L,浸出液中平均铀质量浓度达34.6mg/L,浸出率为64.8%。地浸现场条件试验表明:浸出液平均铀质量浓度达到43.05mg/L,单孔注液量3.47m~3/h,单孔抽液量8.98m~3/h,证实了该矿段采用CO_2+O_2地浸采铀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某火山岩型铀矿石组成复杂,Ca、Mg、Al的总质量分数为15.48%,主要耗酸物质为绿泥石、方解石和磷灰石。常规搅拌浸出试验表明,该铀矿石酸法浸出的尾渣铀质量分数可降低至0.013%,酸用量高达25%,浸出液余酸质量浓度为82.5g/L,铀浸出率89%。而加压碱浸时的铀浸出率只有72%。根据试验铀矿石需要用高余酸分解磷灰石的浸出特征,开展了二段逆流搅拌浸出的试验研究,与常规一段浸出相比较,可以节省酸用量26%。  相似文献   

4.
王亮  李喜龙  张渤 《铀矿冶》2016,(4):253-260
某矿山为高含量碳酸氢根-碳酸盐砂岩型铀矿床,地下水存在较高质量浓度的碳酸氢根,为铀的配合浸出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CO_2+O_2浸出工艺可充分利用矿层碳酸盐含量高的特点,不仅抑制了矿层渗透性的降低,而且补充了地下水中碳酸氢根的消耗。现场抽注试验表明,用CO_2+O_2浸出高含量碳酸盐-碳酸氢根矿床可以取得较好的浸出效果。研究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CO_2+O_2浸出工艺在该矿床的应用,为该矿床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江西某花岗岩型难浸硬岩沥青铀矿石,采用常规稀硫酸浸出时稀硫酸、双氧水药剂消耗大,浸出时间长,铀浸出率较低。为了提高该难浸硬岩铀矿的浸出率,通过采用稀土永磁内磁处理器对稀硫酸进行磁化处理后再进行浸出铀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为610kA/m、磁化时间45min、磨矿细度-0.295mm含量占88%、硫酸浓度为21%、H_2O_2用量为0.7%、浸出时间3.5h的条件下,获得了浸出矿渣含铀0.0092%、铀浸出率为91.24%的试验指标。与常规条件下铀浸出试验对比,铀浸出率提高了8.99个百分点,浸出矿渣含铀量减少0.0168个百分点,并且稀硫酸浓度降低2个百分点,H_2O_2用量减少0.1个百分点,浸出时间缩短0.5h。磁场强化硬岩铀矿浸出工艺为硬岩铀矿浸出技术提供了新的强化浸出方法,同时也为同类型矿山的浸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铀矿冶》2020,(3)
以内蒙古某铀矿山A、B、C采区为研究对象,从浸出液铀质量浓度、资源回收率及工艺井运行水量等方面研究了采区的浸出运行效果。在浸出运行周期内,3个采区的浸出率分别为96.01%、91.69%和82.55%,均高于75.00%的工业设计指标;研究结果验证了采用CO_2+O_2地浸采铀技术对该砂岩型铀资源进行工业开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黄宝茅 《铀矿冶》1993,12(3):162-168
本文从黄铁矿硫化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在浸出过程中的化学行为出发,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阐述了含硫碳酸盐型复杂铀矿石加压氧化处理的可能性。复杂铀矿石经加压氧化处理后,浸出试剂用量减少,铀浸出率升高。  相似文献   

8.
某低品位含钼钒碳质页岩型铀矿石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根茂  曾毅君  武翠莲  贾秀敏  王亮  孟舒 《铀矿冶》2012,31(3):128-131,135
对某含钼、钒碳质页岩型铀矿石开展铀、钼、钒综合提取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铀矿石属于难浸出的多金属矿石,直接采用硫酸或碳酸钠浸出时,均不能实现铀、钼、钒的综合提取;采用加压酸浸或拌酸熟化搅拌浸出时,矿石中铀、钼、钒3种元素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浸出效果,渣中铀品位可降至0.01%左右,钼品位可降至0.02%以下,钒的浸出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某含硫-碳酸盐铀矿石中铀的浸出率,同时控制黄铁矿的氧化浸出,分别采用加压及常压碱浸工艺对该铀矿石进行浸出,考察粒径、温度、碳酸钠用量、空气分压对黄铁矿和铀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浸出温度、碱用量、氧气分压和粒径分别为150 ℃、16%、0.7 MPa和74 μm时,黄铁矿和铀浸出率分别为23.63%和81.61%,较常压碱浸过程铀浸出率提升7.27%,效果明显;黄铁矿浸出率提升控制在3.8%左右,未出现明显升高。其中,温度、碳酸钠用量、粒径对黄铁矿浸出影响最显著;空气分压、粒径对铀浸出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某含硫-碳酸盐铀矿石中铀的浸出率,同时控制黄铁矿的氧化浸出,分别采用加压及常压碱浸工艺对该铀矿石进行浸出,考察粒度、温度、碳酸钠用量、空气分压对黄铁矿和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浸出温度、碱用量、氧气分压和粒度分别为150℃、16%、0.7 MPa和-74μm时,黄铁矿和铀浸出率分别为23.63%和81.61%,较常压碱浸过程铀浸出率提升7.27百分点,效果明显;黄铁矿浸出率提升控制在3.8百分点左右,未出现明显升高。其中,温度、碳酸钠用量、粒度对黄铁矿浸出影响最显著;空气分压、粒度对铀浸出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铀矿山采用CO2+O2原地浸出过程中,碱性浸出液中的有机质会使离子交换树脂污染和板结,降低树脂处理效率,影响后续操作步骤。经过去除有机质方法筛选,选择超滤法作为去除内蒙古某铀矿山浸出液中有机质的处理方法。利用超滤装置对浸出液中的有机质进行了去除试验,并与未处理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滤装置能够降低袋滤原液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含量,有效去除浸出液中的有机质,减少树脂的污染。经过5次吸附淋洗循环之后,树脂床层未出现板结和流量降低,超滤处理提高了吸附操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后续可对超滤设备的运行条件和周期开展更多的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青林  张勇  费子琼 《中国矿业》2012,21(Z1):435-438
针对新疆某矿床矿石碳酸钙含量高的特点,开展了地浸采铀工艺试验,试验表明:中性浸出工艺是一种温和的浸出工艺,浸出的选择性好,浸出过程中对地下水化学成分影响较小,并且CO2可以调节溶浸液的pH值,避免地下水中钙镁等离子的化学沉淀,防止矿层堵塞。试验过程中,浸出液铀浓度随着HCO3-浓度的上升而增涨,浸出液铀浓度达到峰值并持续稳定在60mg/L左右,表明CO2+O2中性浸出工艺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浸采成本低,是适合该矿床开采经济合理的浸出工艺。  相似文献   

13.
国内采用原地浸出采铀技术开采的砂岩型铀矿床矿体产状多数发育较平缓,矿体倾角一般小于10°。如何针对矿体倾角较大(大于15°)的砂岩型铀矿体进行原地浸出开采是地浸采铀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结合内蒙古钱家店铀矿床大倾角地浸砂岩型铀矿体开采实际,从井型布置、钻孔过滤器设计、生产运行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对大倾角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适合新疆某砂岩铀矿床的地浸采铀工艺,在室内开展了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和碳酸氢盐溶液作为浸出剂的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该矿铀矿石的浸出性能好,硫酸、碳酸氢盐搅拌浸出均取得了较好的溶浸效果;酸法搅拌浸出,硫酸浓度为2.79 g/L时,铀浸出率达87.65%,铀浓度峰值199.5 mg/L;硫酸浓度为7.04g/L时,铀浸出率达95.06%,浸出液峰值铀浓度达250.20mg/L;碳酸氢盐搅拌浸出,HCO3-浓度为5.07g/L时,铀浸出率达83.17%,浸出液峰值铀浓度达213.46mg/L,浸出液中的Ca2+、Mg2+含量仅30~40mg/L,浸出的Ca2+、Mg2+再次沉淀。综合考虑溶浸工艺对矿层孔隙堵塞的风险、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该矿床在地浸采铀条件试验中采用低酸浸出工艺,硫酸酸度建议为2~3g/L。  相似文献   

15.
CO2+O2两孔法地浸采铀现场试验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某铀矿床于2002年开始勘探,并于年底提交了361~373勘探线之间首采段的储量。为加速开采,尽早利用已探明资源,探索地浸开采的可行性,2004~2005年在首采段369勘探线附近开展了地浸采铀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两孔法,试验中抽液量是注液量的5倍。试验证明,两孔法浸出液铀浓度及其它离子变化趋势反映了矿层地下浸出特性,矿床采用地浸方法开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虽然两孔法在我国首次应用,但两孔法计算公式完整,科学性强,试验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浸开采工艺在砂岩型铀矿中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开采过程中发现抽液孔流量逐步下降,导致经济效益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开采过程中随着水岩作用的加剧,地下水矿化度逐步增高,导致部分离子在迁移过程中由饱和状态向着过饱和状态演化,出现沉淀堵塞现象,导致矿层渗透系数降低.总结了地浸系统的酸法浸出、碱法浸出及CO2+O2中性浸出三种浸...  相似文献   

17.
群脉状铀矿床中铀矿石高柱浸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某群脉状铀矿床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矿石高柱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试验参考某铀矿原地爆破浸出采铀工业性试验的爆破参数,根据Rosin-Rammlar方程,调配了矿石粒度分布。对高柱内矿石不同粒度和不同高度浸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浸出性能较好,酸耗低,浸出周期短;铀金属质量浓度梯度变化规律明显;浸出一段时间后加少量氧化剂可明显加快矿石的浸出速率。该试验结果为该矿床原地爆破浸出工业性试验和研究有关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疆某铀矿床的特点和常规酸法、碱法地浸采铀试验中出现的矿层化学堵塞问题,在国内首次进行了CO2地浸采铀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O2能有效降低溶浸剂pH值,抑制CO32-的生成,减轻了矿层出现Ca(Mg)CO3化学沉淀,并可弥补浸出液处理过程中HCO3-的损失,保证浸出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地浸开采井间距的合理性,选取新疆某矿床Ⅰ-Ⅱ旋回铀矿石样品开展酸法管状浸出实验,分管体饱水和无试剂浸出、质量浓度为5g/L的硫酸稀酸浸出两个阶段进行。实验装置由注液端向出液端按一定间距依次布置5个监测断面,按8h间隔取样,重点分析浸出液的铀浓度、pH值、三价铁离子和总铁浓度等参数,探究不同监测断面参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浸出剂运移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浸采铀过程是一个浸出铀逐渐累积的过程,且其累积速率受井间距控制;铀浓度峰值的大小与浸出剂浓度、铀矿石品位正相关,铀浓度峰值出现的快慢与渗透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根据拟合公式,铀浓度峰值并不随着溶浸路径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与浸出剂运移距离呈近似对数关系,随溶浸路径的延长而升高,但增速逐渐减缓,在40m的溶浸过程中,铀浓度累积量的95%在前27m内完成,因此,确定该地段矿体的酸法地浸开采合理井间距为27m左右。  相似文献   

20.
陈亮  谭凯旋  谢焱石  刘江  黄伟 《金属矿山》2013,42(7):101-104
以新疆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球化学特征(主量、微量元素及铀赋存形态)及其对地浸采铀的影响。样品中铀赋存形态表现出活性铀占主体地位、惰性铀所占比例小的特征。SiO2、Na2O含量及烧失量均对浸出液铀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很小。铀赋存形态是影响铀浸出率的决定性因素,即活性铀含量越高,铀浸出率一般越高,反之亦然。从主量元素分布特征及铀赋存形态角度考虑,本砂岩铀矿是适合采用酸法地浸技术开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