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欧洲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较早,主要服务于国家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关键矿产的供应形势紧张以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因素影响,欧洲地质调查工作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欧盟地质调查工作现状和发展方向的梳理,提出对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建议。一是密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行地质调查工作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二是加强地球关键带研究,提升服务经济建设能力;三是建立平台,推进亚洲乃至全球的地质调查工作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胜利滩海油气勘探“高风险、高成本”难点,从油气地质综合研究角度,结合多年科研和生产体会,提出“优化滚动勘探开发工作程序、夯实油气区带评价地质基础、把握应用储层沉积科研方向”迭代式方法;探讨储层沉积学现阶段作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方法、储层沉积学在滩海地区近期勘探中的指导作用;力争有益于海上隐蔽油气藏经济勘探工作,推进滩海勘探工作又好又快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引入“干中学”理论模型,揭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困境背后的经济规律: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将大量生产要素投入于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型”部门或产业,对其他部门和产业产生“挤出”效应,知识要素积累严重缺乏,加之“资源锁定”效应,从而使得产业转型面临极大困境。资源型城市应积极利用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及资源税改革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加快知识要素积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2020年我国铜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铜消费需求增加迅速,国内铜资源供需失衡状况加剧。由于情景分析法结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特点,因此已广泛运用在矿产资源消费预测中。运用情景分析法科学预测2020年我国铜资源消费水平,并根据预测结果为我国如何缓解铜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对比发现,“中情景”模式预测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一方面表明未来我国国内铜供需失衡状况依然严重,另一方面建议要通过“走出去”和“立足国内,开源节流”两种渠道来增加铜供给。同时,“高情景”和“低情景”模式预测结果也有其指导意义,即通过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能耗水平来尽量实现“低情景”发展模式,避免“高情景”模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进行比较,即按产业转型所处的时期不同将各国的产业转型模式划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按照政府在产业转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政府主导式”、“市场主导式”和“政策引导式”。就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分别从产业调整政策和发展替代产业政策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根据国外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启示,即依法规范产业转型政策,适时选择产业转型时机,实行区域竞争优势再造,注重人员安置与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6.
煤地质学元数据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代勇  郝伟 《煤炭学报》2008,33(3):285-288
在详细分析煤地质科学数据自身特点和应用目标的基础上,阐明了制定煤地质学元数据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借鉴“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分析了煤地质学元数据标准的基本功能和主要内容,选择了合适的元数据标准产生规则,确定了简明扼要的煤地质学元数据概念结构图,在中国高校地学创新平台“中国煤炭资源特性数据库”得到初步应用.提出 “煤地质学元数据标准”设计方案,具有全面性、针对性、简洁性等特点,能够满足煤地质科学平台标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覆岩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场耦合煤矿动力灾害大型模拟试验系统”,根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己15煤层24080工作面的地质资料,在三向不等应力条件下进行了三维模拟开采试验。通过应力监测、色素示踪、照相素描等手段,统计了各水平、垂直切面的裂隙形态、数量与分布特征,并建立了采空区覆岩裂隙网络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应力条件下,采空区覆岩裂隙在空间上呈“类梯形台”形态,在低位岩层中呈“圆角矩形”形态,在中高位岩层则呈“O型”形态。按瓦斯运移难易程度可将覆岩裂隙分为以“纵向贯通裂隙”为主的直接流动通道和以“层内破断裂隙-层间离层裂隙-层内破断裂隙”方式延伸的间接流动通道。  相似文献   

8.
赵丽娟  秦勇  林玉成 《煤炭学报》2010,35(7):1165-1169
采用地质因素排除法,对云南老厂四勘区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在580~750 m埋深段出现递减的“异常”现象的地质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区内主要次级背斜轴部与局部地温异常区段在空间上叠合。研究区煤层含气量与埋深之间关系尽管受到次级褶曲的影响,但单纯的次级构造因素不可能控制这一“异常”的发育;上述叠合因素使得煤饱和吸附量的“临界深度”相对变浅,该因素进一步与区内煤层实际埋深条件的耦合,才是控制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异常”的关键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9.
钟姑矿田是宁芜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在前人工作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和各类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出本矿田“三楼三型五式”和“格状-通道-成群-配套-三层楼”的成矿规律,富碱富铁、高氧化度和低镁质岩浆岩,三叠系含钙质页岩、灰岩和含膏盐地层及重磁异常组合是其找矿标志。对目前开展的新一轮铁矿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叙述本区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特征以及长龙山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特征,通过对长龙山铁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确定“长龙山式”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地质勘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上游的行业,其投入多寡由下游的需求变化所引导。其传导规律大致符合以下规律:工业发展阶段决定矿产品使用强度,矿产品使用强度决定了地勘投入强度。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规律表明,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矿产品使用强度及地勘投入将进入长期下跌通道。全球性的备战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速的工业化是挽救地质勘查业的出路,但可预见的时间内希望不大。在中国地质勘查业长期下行的大背景下,地勘行业人才结构性紧缺与总体过剩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对地勘单位改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毅 《中国矿业》2012,21(4):1-7
随着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对资源的需求也将下降,地勘单位发展的黄金期缩短。同时,国务院启动了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有经营性质的地勘单位将面临改企的命运。在上述背景下,如何未雨绸缪地推进地勘单位的改革,掌握地勘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将是每个地勘单位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因此,如何嫁接国有企业的改革经验,获得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一步到位的实行股份制改革,这些都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2001~201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9841亿元,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持续增长,地质找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地质勘查行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产生了地质勘查投资渠道单一、队伍结构不合理,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化程度低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建议采取转变理念,将地质工作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地质勘查队伍"产能"转移等措施促进地勘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是全球地质勘查的转折年,勘查项目数同比下降25%左右,勘查投入大幅下滑30%,钻探进尺同比下降三成。大型公司投资比重不断提升,黄金勘查投资依然高居各矿种首位,拉丁美洲成为勘查首选地区,矿山勘查更受青睐。2014年,中小公司面临融资困难,大型公司转变勘查战略,全球地质勘查活动将继续走低,是勘查项目并购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各地勘单位的信息化程度和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基础地质资料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整合和利用地质资料,保障地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也将逐渐成为地勘单位在信息化时代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地勘单位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是近年来在大数据和智能化驱动下的新兴发展领域,众多地勘单位为了保证地质资料安全这一核心资产,近年来已经逐步开始搭建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平台和解决方案。本文结合作者就职的地勘单位在信息安全管理和数据安全领域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适时可用的针对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思路,并结合自身单位实际情况,从体系规划、模式探索、机构建立等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峰  王小华 《资源与产业》2010,12(Z1):85-88
由于地方政府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需求日益旺盛,许多省份都想成立自己的地调院,而要成立的地调院是“重起炉灶,新开张”,与原有的地勘单位形成利益冲突,主要原因是对公益性地调工作实施方式认识不足,认为公益性项目只能由公益性的纯事业单位来实施,与企业化的地勘单位一定要分体运行。而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公益性地调项目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全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这一外包方式与现有的项目委托相似,但又不同。服务外包将有利于地勘单位的改革,有利于新成立的地调院专心于获得的地质信息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战略性矿产的公益性勘查工作严重萎缩,显然不能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利于推动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发展。因此,加强国家战略性矿产的公益性勘查,已是当务之急,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本文分析了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和公益性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提出公益性矿产勘查工作应从限制在以预查为主的范畴中走出来,并提出了5方面的工作和6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方政府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需求日益旺盛,许多省份都想成立自己的地调院,而要成立的地调院是重起炉灶,新开张,与原有的地勘单位形成利益冲突,主要原因是对公益性地调工作实施方式认识不足,认为公益性项目只能由公益性的纯事业单位来实施,与企业化的地勘单位一定要分体运行。而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公益性地调项目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全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这一外包方式与现有的项目委托相似,但又不同。服务外包将有利于地勘单位的改革,有利于新成立的地调院专心于获得的地质信息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2020年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十年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新发现百余个大中型矿产地,部分矿产新增资源储量增长近10倍左右,形成一批能源资源基地,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其中的经验是:统筹联动,政策支持是基础;加强指导,整装勘查、集中勘查做抓手;积极推动综合勘查、综合评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积极调整勘查结构布局;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突出清洁能源勘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地质找矿新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地勘投入逐年下降,整装勘查成效不佳;地质科技创新不足,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我区不断创新机制,形成了地质勘查多元化投资格局。 十四五期间,自治区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需求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实现新一轮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有地勘单位经历了多阶段多目标的发展变革。产、学、政界对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理论依据、变迁特征、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探讨。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效果来看,一方面,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是公共产品理论、供需关系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等在矿产资源经济开发关系与地质工作组织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另一方面,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但改革进展缓慢,既源于外部环境,也有来自主体自身原因。在国家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背景下,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既要体现国家大政方针要求,更要结合行业特性。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科学分类是基础,发挥市场在勘查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关键。在模式选择上,国有地勘单位要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转企改制,嫁接国有企业改革经验,走企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