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薄基岩浅埋煤层在开采过程中易发生压架、溃水、溃砂事故的问题,对大柳塔煤矿在浅埋深薄基岩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进行研究,采取了提前泄放砂砾层水、在基岩厚度不大于6m区域内注马丽散加固、加强设备的检修力度、生产现场严格执行顶板管控"十三项"到位等安全开采技术措施。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工作面切顶、溃砂、溃水事故的发生,安全高效的回采了浅埋煤层薄基岩区域。大柳塔煤矿对过特薄基岩采取的措施是安全、可靠的,还可进一步完善了过薄基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柳林煤矿煤层埋藏浅、基岩覆盖薄且矿区范围存在沟壑的回采地质条件,以15207工作面回采为例,结合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预测了工作面过沟开采遇到的涌水量及水害程度,提出了浅埋深薄基岩综采工作面过沟开采水害防治的具体措施,为安全回采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吕波 《煤矿开采》2018,(2):53-56
基于近浅埋薄基岩煤层矿压显现规律介于普通工作面与典型浅埋煤层工作面之间,因此其覆岩破坏规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2])。为了实现东胜煤田高头窑煤矿近浅埋薄基岩煤层在季节性地表水体下的安全开采,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矿井G3~(-1)101,G3~(-1)103工作面近浅埋薄基岩煤层开采的覆岩破坏高度进行预计,结合季节性地表水体大哈它土沟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确定3-1煤在大哈它土沟下开采的安全煤岩柱类型及尺寸,最终根据开采上限计算结果进行工作面的分段限厚开采研究。研究结论认为,将G3~(-1)101,G3~(-1)103工作面大哈它土沟范围内分别限定开采厚度为3.5m和3.6m,即可以实现近浅埋薄基岩煤层在季节性地表水体下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4.
黄土沟壑区溃水水害是浅埋煤层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安山煤矿煤层埋藏浅、局部沟道所在区域5-2煤层顶板距离地表不足30 m,为了解决黄土沟壑区工作面过沟开采可能遇到的水害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工作面过沟开采时的覆岩破坏特征,提出了研究区过沟开采时冒裂安全性分区标准,并基于分区结果提出了预防工作面过沟开采发生溃水水害事故的防治技术,过沟开采防治技术包括采前筑坝截流引流,采后工作面地表裂缝修复等,并在工作面过沟开采区域成功地进行了防治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防治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工作面过沟开采溃水水害。研究成果对榆神矿区工作面安全、绿色高效过沟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茂云 《山西煤炭》2011,31(8):35-36,42
为研究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规律,利用RFPA软件对神东矿区某工作面煤层顶板破坏进行数值分析,显现了上覆岩层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破坏过程,得出了薄基岩浅埋煤层上覆岩层在开采过程中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6.
浅埋深薄基岩工作面河流下开采极易发生涌水溃砂事故,文中针对红树梁煤矿4106首采工作面过地面羊塔沟河流问题,提出两个开采方案,通过理论分析、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河流下开采技术方案.分析表明:采用地下工作面限厚开采方案需要经验积累和采取河流下开采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目前新建矿井首采面实施跳采方案比较保险,也可为后期开采提供矿压数据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薄基岩厚风积沙浅埋煤层开采时覆岩移动破坏规律,根据某矿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和岩石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采场上覆岩层破坏变形规律以及应力分布特征;基于关键层理论,推导了导水裂隙带的发展高度。研究成果为薄基岩厚风积沙浅埋煤层保水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浅埋薄基岩煤层开采后在采空区上方形成的导水裂隙带范围对保水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煤层开采后地表移动和岩体内部移动的内在联系,采用随机介质方法,将地表移动的基本参数应用于岩体内部移动规律的研究中,建立了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力学模型,推导了煤层开采后采空区上方岩层内的位移、应变和应力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上覆岩层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和破坏力学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浅埋薄基岩煤层开采覆岩隔水层的破坏判据,为浅埋薄基岩煤层保水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柳塔煤矿薄基岩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薄基岩浅埋煤层矿压规律,防止薄基岩浅埋煤层工作面发生切顶事故,造成溃砂溃水事故,通过对大柳塔煤矿22614工作面现场矿压观测,得出了薄基岩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上覆基岩厚度大于10 m的区域,工作面顶板来压比较明显,支架动载系数相对比较大,工作面上覆基岩厚度小于10 m的区域,工作面顶板来压不明显,实测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大部分为5 400~7 200 kN,现有支架能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厚土层下浅埋煤层开采的覆岩与地表下沉预计方法,以柠条塔煤矿1-2煤层开采为背景,结合理论分析与物理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厚土层下浅埋薄基岩煤层采场覆岩倾向结构分区及其特征,建立了分区下沉力学模型,提出了覆岩与地表下沉预计方法.研究表明:厚土层薄基岩浅埋煤层长壁开采后,沿覆岩倾向方向的垮落和移动可以分为边界煤柱顶板F形...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南阳城二煤矿开采中由于预留煤柱使井筒受采动支撑压力影响难于维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工作面跨斜井开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方案设计,并对跨斜井及工作面过轨道下山开采提出了具体措施,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矿生产事故频发,顶板垮落、瓦斯爆炸、机电事故、突水、矿井火灾、放炮等隐患时刻影响着煤矿安全生产,当前矿井开采以井下开采为主,井下开采存在技术要求高、开采难度大的问题,导致煤矿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相对其他行业居于首位。因此,为了深入研究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和规律,统计了近10 a我国煤矿事故数据,找出当前矿山开采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对预防及应对煤矿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解决工作面过老巷安全回采难题,加大推广过老巷安全回采保障技术措施力度,通过山西荡荡岭煤矿100105工作面的回采实践,总结出了工作面过老巷安全回采的一套顶板管理、过断层管理及通风管理等保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小庄煤矿40309综放工作面过设备硐室为工程背景,理论推导了围岩破坏机理,揭示了工作面与硐室间煤体的弹性区和塑性区范围之比是煤体发生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对钻孔卸压技术煤体应力变化进行分析,工作面与硐室间煤体从30 m减小到5 m,工作面前方的煤体一直处于应力升高状态,钻孔卸压后,煤体中的应力集中现象逐渐消失,高应力向实体煤转移。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帮部长钻孔施工+合理推采联合技术措施,支架压力由22 MPa增加至26 MPa,增幅平缓,确保了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安全平稳通过设备硐室。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煤层倾角变化及围岩破碎导致支架易出现倾倒、煤壁片帮及顶板冒顶的问题,结合义城煤业18201工作面情况,分析了煤层倾角增大时支架防倾倒技术措施和过断层方法及煤壁片帮控制技术措施。采取相应措施后,保证了支架稳定,工作面的煤壁片帮次数、范围、深度等都明显降低,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6.
张文杰 《煤炭技术》2014,(2):186-188
传统煤矿技术培训中存在"教"和"学"的不和谐,"学"和"行"的不协调,"学"和"用"的不真实等现状和不足之处,通过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煤矿技术培训中具有身临其境的仿真性、毫发无损的安全性、熟能生巧的可重复性、难易程度的可调节性等优势,提出通过完善虚拟现实技术煤矿技术培训体系和提升煤矿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来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煤矿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水平,从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巷采采空区综合机械化复采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缓解采掘接替,实现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复采,文章介绍了综采工作面过老巷安全掘进技术以及综采工作面过老巷安全回采工艺,指导综采工作面复采工作顺利完成。荡荡岭煤矿巷采采空区综合机械化复采工程实践表明:对巷采采空区不进行复采,工作面采出率仅有55.50%;若进行复采,则工作面采出率可高达96.67%。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巷采采空区复采技术,为巷采采空区安全高效复采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胡少银 《煤矿安全》2012,43(10):146-148
由于淮南李嘴孜矿急倾斜煤层的倾角大,煤层厚,煤层顶板、煤壁管理难度大,安全难以保证,开采非常困难。淮南矿业集团联合其他单位共同研究急倾斜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装备及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李嘴孜3232(3)工作面试验,实现急倾斜工作面最高月产约5万t,无安全事故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9.
党章 《山东煤炭科技》2021,(3):52-53,56
基于综采工作面在揭露断层时受构造应力、回采应力以及上覆岩层重力等作用下,煤体破碎、片帮,导致工作面端面距加大、支护难度大、局部冒落等现象,降低了工作面回采效率,威胁回采安全。隆安煤业通过技术研究,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主要存在的技术难题及常见过断层回采工艺,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20.
郑州地区登封煤田、新密煤田、荥巩煤田(巩义行政区除外)煤矿开采时间长,小煤矿数量曾经超过1 000个,兼并重组以来,大批小煤矿关闭,但采空区、废弃井筒、不良钻孔等引发煤矿事故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遍存在,同时还存在断层、褶曲等致灾地质因素。由于煤矿技术装备的落后,技术资料的欠缺,致灾因素不清楚,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极易引发事故。利用数学公式分析的方法,预测各矿区导水裂隙带和瓦斯含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对瓦斯、导水裂隙等主要致灾因素有了一个量化的分析。结合郑州地区煤矿实际情况,从整个郑州市辖区存在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剖析,同时系统分析郑州地区煤矿存在的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为郑州辖区煤矿制定灾害防范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