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山北麓阜康—准东山前倾斜平原第四纪松散堆积地下孔隙水含水系统水化学成分形成,主要受补给水源(冰雪融水,基岩山区较高矿化地表洪水)水化学性质影响,水中离子含量比例关系受矿化度影响明显,含水系统水循环交替迅速使排泄区中等矿化水淡化,地下水中Sr含量较高,普遍达到饮用矿泉水指标。  相似文献   

2.
徐扬  吕华 《矿冶》2011,20(1):96-99
依据大汶口盆地东北部的水文地质条件将其地下水系统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古近系裂隙水、寒武-奥陶系岩溶水,分析地下水系统中主要离子、矿化度和水化学类型的特征。结果表明,第四系孔隙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严重,古近系裂隙水第一含水层水质较好;第二含水层受含水岩性等因素影响,水质变差,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变为SO4-Ca型;寒武-奥陶系岩溶水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少,水质较好。通过开采性抽水试验研究古近系第二含水层水质变化,发现长时间抽水可以改善水质,但不能从根本上使水质变好。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9,(12):73-75
结合熵权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合层排采水源识别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判识合层排采过程中含气系统间流体相互干扰程度。研究表明:在煤层气井合层排采过程中,中部含水系统具有较高的储层压力,先排水降压,抑制了上部含水系统储层水的产出;随着中部含水系统储层压力不断下降,上部含水系统储层压力随之下降,使得该含水系统储层水自井口流出。对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合层排采过程中的动态进行诊断,结果与实际排采情况一致,为有效控制含气系统间干扰,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序开采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含水松散层下风氧化带内煤层安全开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现场观测结果及含水松散层下风氧化带内煤层开采实践为依据,论述了含水松散层下风氧化带内煤层开采时,风氧化带内煤层安全开采机理和覆岩破坏移动演化规律。提出了含水松散层下风氧化带煤层开采无基本顶关键层,受采动影响后,具有阻水和抑制导水裂隙带继续发展的双重作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梁晓钢 《现代矿业》2018,34(9):227-228
结合矿井瞬变电磁场在突水构造中的传播规律,采用瞬变电磁法对某矿120803综采工作面导水断层进行了超前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了解译。结果表明:在巷道掘进前方0~20 m和56~100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较高,为正常岩层反映;20~56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偏低,反映该层段岩层含水为弱含水,对巷道掘进影响不大,但也不排除是由前方岩性变化所引起的低阻异常,地层总体为不含水或极弱含水地层,对巷道掘进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5,(12):147-149
煤层预抽后需对其抽采效果进行评价,煤层原始瓦斯含量是评判依据之一。受煤层含水较大影响,现场无法准确测定煤层瓦斯含量。为满足现场需要,及时准确地测定瓦斯含量,采用现场实测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值,结合朗格缪尔方程可逆向推算煤层瓦斯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含量逆向推算法克服了煤层含水影响,能准确、方便地计算煤层瓦斯含量,为煤层瓦斯抽采后效果评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峻德矿区受特殊的地质条件影响,煤系地层上部直接发育含水丰富的第四纪砂层,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砂层水的疏干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采矿扰动下形成的特殊含水空隙类型,将废弃矿井中的受扰动含水介质概化为井巷管道型集水疏水介质、似层状分布的采掘垮落岩体强渗透网络裂隙介质、非均匀不规则分布的扰动裂隙介质和离散分布的区域控水构造断裂介质4种类型。通过不同含水介质的水动力学特征描述,指出巷道系统地下水流为紊流,其他介质中基本为渗流,并提出了废弃矿井地下水回升时水流由巷道向围岩渗透的径流过程。最后,根据水均衡理论和补排关系,提出了不同介质相互间交换水量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耦合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矿柱在长期地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蠕变破坏受其含水状态影响的问题,利用岩石蠕变-冲击试验机,开展了干燥、饱水和浸水状态下的砂岩分级加载蠕变试验。超声波特性能够反映岩石 内部结构和力学特性,因此基于超声波测试分析含水岩石蠕变过程中的声学特性,探索水对岩石力学特性弱化作用机理;研究含水状态对岩石蠕变破坏特性的影响,揭示含水矿柱蠕变破坏前兆和时间规律。基于干燥 和饱水砂岩分级加载蠕变过程超声波测试,讨论了加载过程中超声波波速、主频和幅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增加,干燥和饱水砂岩的主频及幅值都在降低,出现“频率漂移”现象,砂岩饱水后表现 出低通滤波特性;与干燥状态下的砂岩相比,饱水状态使其损伤量增大。初始含水状态影响蠕变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浸水砂岩和饱水砂岩破坏的时间和应力水平低于干燥试样;试样破坏前都有蠕变应变从缓慢增大到 急剧增大的一个拐点,蠕变应变过了拐点后0.5 h之内试样破坏。干燥、浸水和饱水岩石蠕变破坏模式分别为X型破坏、整体破碎为多块和沿轴向张拉破坏。  相似文献   

10.
贵州珠藏向斜煤系含水系统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燕燕  傅雪海  李鑫  李升  乔雨 《煤炭学报》2015,40(2):403-411
为了揭示贵州省织纳煤田珠藏向斜煤系含水系统对多层叠置含气系统中煤层气赋存及开采的影响,利用地勘探阶段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匹配的含气性测试成果,分析表明珠藏向斜属于开放-半开放且局部伴随自封闭型的煤系含水系统,具有渗入-沉积的水压系统特征,垂向上多层叠置含气系统间的含水层水头高度也同样表现为多层叠置含水系统;依据含水空间特征、水力性质及富水程度认为红梅井田具有2个含水系统,而少普、肥二和肥三井田则可划分出3个含水系统,且各含气系统含气量的区域分布与煤系含水系统的水动力空间展布形态具有较为一致的对应性;利用K-R-q图解对比研究了珠藏向斜原位条件及合层排采时的含水系统特征,结果表明:珠藏向斜煤层气储层所处含水系统对煤层气的储存较为有利,煤系各含水系统含水性弱,导致合层排采的煤层供水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扩展降压漏斗,使得气井的供气源受限,在近井地带难以向远端扩延,最终影响后期产气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单纯的合层排采并不能解决储层渗流通道疏通较差和降压范围较窄的现状,需要考虑其他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仝重宇 《煤》2024,(2):95-97+101
北辛窑井田地质构造复杂,且已发生多起突水事件,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掘进开采。本文从成因的角度系统研究北辛窑井田的地质构造特征,明确地质构造对煤层赋存条件和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控制作用,提出充水性受NE向大型断裂构造及断裂构造交汇区控制,且分割成多个NE向次级含水系统,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曾成  刘再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2013,27(2):196-200,221
岩溶水—碳通量的定量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岩溶水资源和深入揭示岩溶作用碳循环规律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通常采用水化学—径流法,以岩溶水系统为单元,通过野外监测来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岩溶水—碳通量的影响。岩溶水系统包含岩溶水流系统与岩溶含水系统,岩溶水流系统的边界和径流排泄量通常难以确定,而岩溶含水系统,虽然其边界和径流排泄的测量误差较小,但是由于它的面积尺度较大,常使得汇水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并具有局部小气候效应,上述两种情形均不利于定量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岩溶水—碳通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主要是通过对岩溶水系统上部表层岩溶带的产流机制与土壤CO2量的影响来改变原有的岩溶水—碳通量,但是由于表层岩溶带的边界、排泄路径和径流场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使得野外实验研究常无法定量化。为此,可以构建具有隔水边界的岩溶水!碳通量大型模拟试验场,然后开展控制性实验,从而定量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岩溶水—碳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坑柄矿井的地下水系统包含4个子系统,即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煤系基岩裂隙含水岩组、栖霞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老窑水。通过对4个子系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建立了相应的4个含水模型,作为判别矿井突水水源的依据,以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制备混凝土用细磨镍冶炼水淬渣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干强  李清望  杨仕教 《有色金属》2005,57(4):113-115,130
研究以细磨镍冶炼水淬渣制备低标号混凝土的工艺。结果表明,细磨的镍冶炼水淬渣部分作骨料,部分作胶凝剂制备低标号混凝土是可行的,可用于路基填充等适宜工程。镍冶炼水淬渣粉活性随磨粉比表面积增加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受镍冶炼水淬渣粉比表面积、用量及添加剂的影响。碱性氧化物含量低、SiO2含量高的酸性镍冶炼水淬渣,欲获得较高的活性,须磨到足够大的比表面积和选用适宜的活化剂。  相似文献   

15.
祁东煤矿7130工作面回采将受四含水和砂岩裂隙水的危害,为确保安全回采,建立了防治水预警系统,优化确定了防治水方案,施工了泄水巷,提高了工作面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6.
某煤矿下组16煤层底板下存在含水丰富的徐奥灰含水层,受底板奥灰水威胁严重。为解放煤炭资源和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该矿在合理分析地质条件与实际情况下,实施了疏水降压工程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实现了受水威胁煤层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7.
皖北矿区主要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桂和荣  陈陆望 《煤炭学报》2004,29(3):323-327
在皖北矿区的临涣、海孜等矿对4个主要突水含水层采取了38个水样,做了放射性同位素氚含量分析,绘制了四含水、太灰水和奥灰水氚含量等值线图.四含水氚含量出现在任楼矿、海孜矿和临涣矿3个高值区,w(T)=10~14Tu;煤系水最大氚含量在任楼矿,为6Tu,其余测定均小于5Tu;太灰水最大氚含量出现在张庄和杨庄矿,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奥灰水在二电厂和物探队出现w(T)=16~20Tu的高值区.在此基础上,得出皖北矿区主要突水、含水层的循环特征及其相互间的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18.
田螺形矿井地下水系统包含四个子系统: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煤系基岩裂隙含水岩组、栖霞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老窑水。通过对四个子系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四个含水模型,作为判别矿井突水水源的依据,以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淮南矿业集团潘谢矿区A组煤层瓦斯含量高、受承压水影响等状况,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压裂水与瓦斯共治等技术,优化采区系统巷道布置,减少采区系统巷道及瓦斯治理工程,缩短采区准备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康武平 《山西煤炭》2006,26(2):36-38
介绍了采区走向式布置在受水患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建立集中排水系统,并依托旧系统布置倾斜开采工作面的具体做法,探索了解决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含水丰富煤层的开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