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贝尔凹陷位于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的中南部,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和不同的应力场作用,盆地内断裂带比较发育,南贝尔凹陷东次凹纵向上发育上下2套断裂体系,断陷期断裂体系和断坳期断裂体系,其构造演化和整个塔木察格断陷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是一致的,纵向上经历了断陷期、断坳期、坳陷期等多期构造运动,即铜钵庙组—南屯组断陷发育期,大磨拐河组—伊敏组断坳期、伊敏组末—至今坳陷期。其构造活动对油气聚集成藏起到了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沉积的发育;控制烃源岩的展布;形成了多种圈闭类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油气运移通道作用。主要研究了南贝尔凹陷的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总结了油气分布规律,对今后的油气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大的产油区,贝西次凹是贝尔凹陷最大的生烃次凹,是呼和诺仁、苏德尔特和霍多莫尔含油气构造的主要油源区,亦是贝西斜坡带复合油藏的主要目标区。通过成藏条件、油藏类型和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认为,贝西次凹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岩性油藏,具纵向多层位、平面分带的分布特点,反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构造高点油气最为富集,建立了贝西次凹"源储一体、断砂匹配、复合成藏"的复式油气聚集模式,为该区油气勘探和规模增储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藏的类型、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生油洼陷控制着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藏的分布,生油洼陷周围、潜山翘倾断块披覆背斜构造带、有利构造岩相带区以及复式油气聚集带为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4.
六盘山盆地含油气系统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盘山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类克拉通、中生代断陷和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三个阶段 ,至少经历了三期原型盆地充填 ,沉积盖层厚度大 ,发育三套海陆交互相和断陷湖盆较深湖相烃源岩 ,从而形成了三套含油气系统。这些含油气系统的发育、分布与构造运动息息相关。盆地北部兴仁堡凹陷后期改造以隆升为主 ,仅发育一套含油气系统 ,保存条件差 ;盆地中部海原凹陷晚期构造反转 ,以逆冲褶皱变形为主 ,后期改造较弱 ,发育多套含油气系统 ,勘探前景最好 ;盆地南部后期强烈挤压 ,形成多个逆冲块 ,含油气系统保存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5.
塔木查格盆地为一中、新生代裂陷盆地,受后期强烈构造作用影响,盆地结构及演化过程十分复杂。在系统解释南贝尔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从形成机制上将断层划分为张性正断层、张扭性或扭张性正断层和逆断层。主要断裂在发育期次上分为早期发育、晚期发育、长期发育,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下部断层走向以NNE向、NE向为主,上部为近SN向、NNW向为主,断裂系统自下而上,以T22地震反射层为界,可划分为下部伸展断裂系统和上部走滑断裂系统。南贝尔凹陷构造样式可归纳为伸展型、张扭型、扭压反转型3类,不同的断裂系统对油气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指导南贝尔凹陷油气勘探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鄱阳凹陷为白垩系-下第三系叠加在前白垩系地层之上的叠合盆地。构造演化的复杂过程决定了其构造体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通过对南鄱阳凹陷的基底形成和盆地整个构造演化过程系统的分析,及构造演化过程中对烃源岩的沉积、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储集及二次生烃的影响,来指导油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7.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且还赋存有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天然碱矿床。 通过对已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形成碱矿所需的巨量物质来源以及盐(碱)矿、油气资源共生问题,讨论了含碱建造的形成背景及成因,分析了泌阳凹陷天然碱、石油天然气与邻区桐柏矿集区金属矿床之间可能的成因联系。 研究表明:南襄盆地是形成在特殊地质背景上的构造断陷盆地,深部软流圈地幔异常凸起,盆地内深大断裂发育。 泌阳凹陷的含碱建造中发现大量的热液矿物和幔源物质,其组分特征显示深部幔源热流体活动强烈。 整个含碱建造包括白云岩、盐(碱)、油气(或油页岩)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幔源烃碱流体,是幔源烃碱流体经盆地内深大断裂向上运移进入盆地形成的,盆地深部应该有基岩油气藏。泌阳凹陷含碱建造中的油气、盐碱矿与桐柏矿集区金属矿产可能是在同一个完整的幔源流体成矿系统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伊拉克的区域构造背景与地层充填序列分析,明确被动大陆边缘期和前陆盆地发育期是伊拉克油气形成的主要时期。在评价与类比伊拉克中东部油气盆地的基础之上,详细分析典型油气田成藏特征,总结出迪卜迪拜盆地和伊拉克北扎格罗斯褶皱带石油地质条件形成整体上呈现南早北晚的规律,而区域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期次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其中,南部的迪卜迪拜盆地和中部的美索不达米亚盆地油气聚集成藏时期以晚中生代—古近纪为主,相对较早。北部的扎格罗斯盆地受晚中新世扎格罗斯造山运动的影响,油气藏最终定型较晚。另外,通过分析伊拉克中东部含油气盆地的成藏特征,指出北部的扎格罗斯褶皱带勘探潜力大于美索不达米亚和迪卜迪拜盆地,渐新统的砂岩是主要勘探对象。伊拉克中西部和西北部沙漠地区以发育古生界志留系的Akkas含油气系统为主。  相似文献   

9.
潜江凹陷王场盐构造的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潜江凹陷王场盐构造的油气分布规律,促进油气勘探与开发,在对地震、钻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盐构造特征、形成机制、成藏特点,认为王场背斜为一个潜四下段盐韵律层上拱形成的北西向隐刺穿长轴背斜,潜二段沉积时期背斜雏形后缓慢隆升,到荆河镇组末期定型;具有临近富烃中心、多套储盖组合和易形成自生自储或古生新储式油气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含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下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通过对中部断陷带进行平衡剖面模拟,结合盆地的充填特征、叠加性质,明确了中部断陷带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含油气区带形成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海塔盆地由残留盆地和被动裂谷盆地两期不同性质的盆地叠加而成的。文中又进一步将被动裂谷盆地期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初始裂陷期、强裂陷期、断坳转换期和坳陷时期。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控制了中部断陷带3种类型含油气聚集带的发育:反转构造带、中央背斜或中央隆起带和掀斜隆起带。反转构造带控制着上部含油气系统的形成,形成时期为断坳转换阶段。中央隆起带和中央背斜带控制着中部含油气系统,形成时期为强裂陷期。掀斜隆起带控制下部含油气系统的发育,形成时期为初始裂陷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